爲什麼皇帝之妻稱爲「後」?(圖)
 
心語
 
2006年10月10日發表
 

唐太宗李世民的賢惠之妻長孫皇后。
【人民報消息】在中國古代,皇帝的妻子稱爲「皇后」,也有些古籍上簡稱爲「後」;而尊稱皇帝的母親爲皇太后;皇帝的祖母則尊爲太皇太后。可是,爲什麼要稱皇帝之妻爲「後」呢?

「後」原爲君主之意。在《詩經.商頌.玄鳥》上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鄭玄箋曰∶「後,君也。」又《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說∶「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書經.說命中》說∶「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這些「後」都是指君主。所以在上古時代,「後」是帝王的稱號。如大禹的兒子啓稱爲「夏后氏」,還有傳說中射日的后羿。

後來,古代公卿諸侯也稱「後」。如《書經.舜典》載有∶「覲四嶽羣牧,班瑞於羣后。」另《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羣后。」《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庶尹羣后,靡扶靡衛,五服崩離,宗周以隊。」因此,諸侯又稱「羣后」,天子則稱爲「元后」,如《書經.泰誓上》:「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約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稱爲「妃」,周朝開始則稱爲「後」。如《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爲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爲皇后的后妃制度。不過,較完備的后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後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爲天下先。」另《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後」是一會意字,「後」在甲骨文裏,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攏起的手,但自金文將字型成鏡像般翻轉,攏起的手移到了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說文解字》上載∶「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因爲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發號施令者爲女性的權威,所以「後」的意思爲有權威的女性長輩。在甲骨文的卜辭中,「後」還經常被用來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領。所以,也因而引申爲帝王的正妻等涵義。

在中國古代,皇帝之妻應該是遵循婦德儀節的楷模,她們的一切言行舉止都得符合禮教的規範,母儀天下,並制定婦禮。所以皇后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如《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后帥六宮之人。」

歷史上最被人推崇的賢惠皇后當數唐太宗的皇后——長孫皇后。

雖然貴爲至高無上的皇后,但長孫皇后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賢良恭儉的美德。長孫皇后出身顯貴之家,又富擁天下,卻一直遵奉着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爲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長孫皇后的公正與明智,深得宮中各類人物的敬佩,誰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她的所作所爲端直有道,憑着自己的端莊品性,無言的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後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軍國大事,連唐太宗也對她十分器重。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爲自己而影響國事,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長孫皇后以她的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品德,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器重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爲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爲「文心順聖皇后。」

 
分享:
 
人氣:12,88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