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上帝为啥给了中国煤,而不是石油?
——中国的能源问题及其与世界的互动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记者尚农综合报导)分析国际地缘政治的人士经常注意的,是世界资源的区域性分配和可开采资源的再分配。而今天人们最关注的,不是钻石和黄金蕴藏在哪里,而是有“黑色的金子”之称的石油在哪里、为谁拥有的问题。自称为天之骄子的犹太人,也不得不经常调侃自己,解释不清为什么上帝把石油送给了他们的近邻和敌人,而不是神的子民 - 他们自己,虽然以色列就在富有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中间。

中国90%以上的化石能源储量是煤炭

中国人更要问的,还是为什么上帝给了中国煤,而不是石油。中国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就是因为烧煤,东方日报指出,中国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据专家说,北京就空气污染上正面临三“C”问题:汽车(Car)、煤(Coal)和建筑工地(Construction site)。北京上空厚厚的肮脏空气和三“C”密不可分。

此外,中国能源的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而水资源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本不应该成为问题。但是,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这样了。

从石油出口国转为进口大户

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还是个石油出口国。但从90年代始,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石油消费的上升。1993年,中国石油进口超过出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原油进口逐年增加。
  
PFC能源谘询公司资深主管罗杰尔斯认为,中国原油需求的强劲增长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2002年,中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240万桶。2003年,中国进口了6亿7千万桶原油。2004年,中国的进口量达7亿3千万桶。
  
中国的石油最终可采储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41位。分析人士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石油能源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导致中国日益依赖外国市场。
  
据美国能源部预测,中国2010年对外石油依存度为50%,到2020年将上升到60%;而国际能源署预测的程度更高,分别为65%和76%。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为争取石油供应四面出击也四面树敌

不久前,《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中国对苏丹石油工业投入巨资”的报导,描述了中国石油公司在北非荒漠上钻井采油的景象。报导强调指出,中国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因苏丹人权记录而撤走的情况下扩大投资,充份显示了北京急于在全球寻找石油、扩大供应渠道的紧迫心理。
  
但是,这种饥不择食的方法是有代价的,并且这个代价恐怕不是北京能够负担或者愿意负担的。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在师生们的压力下,本星期决定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PetroChina)撤出投资,以对中国的石油公司继续跟苏丹政府合作表示抵制。
  
为了石油,中国和伊朗签署了700亿美元的石油交易,合作开发伊朗北部的一个油气田;2002年8月,和澳大利亚西北壳牌石油公司签订140亿美元的合同;2002年9月,与印度尼西亚国营石油公司签署85亿美元的合同,后与哥伦比亚签订了上亿美元的和同,铺设从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的输油管道,以便委内瑞拉向中国出口原油。
  
为了石油,中国也在四面树敌。在北面,中国与俄国因为石油管道问题不欢而散;在东面,中国与日本就东海大陆架上的石油纷争,第二次甲午战争如箭在弦。这还给中日在联合国安理会问题上的争论增加了变数。在南面,围绕南海石油,中国与菲律宾、越南、文莱等国冲突不断。在西面,进入阿拉伯地区石油的努力也因美国的反恐策略和伊拉克策略受到阻碍。
  
四面出击和四面树敌的结果,给中国与世界能否所谓的“和平共处”留下了微妙的问号。美国PFC能源谘询公司投资组合和商业发展部资深主管罗杰尔斯认为,中国巨大的石油需求以及对外依存程度将加剧国际竞争,使中国的能源安全充满变数。里根时期的智囊杰克-威勒先生说,民主国家之间从来没有打过仗。但能源危机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极权国家和世界民主国家之间时,世界的和平就是让人们值得担心的问题了。

资源耗费巨大

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是以什么方式在制造产品和消耗能源和资源。这就好比家里有一个老旧的汽车,每加仑汽油只能跑5英里,而现在的新车都可以跑35英里。在中国,煤的使用量占能源总用量的三分之二。
  
据加拿大艾尔伯它大学蒋文仁(译名)教授的估计,中国创造每一美元国民生产毛额的能源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日本的七倍,比巴西及印尼的能源使用效率还低。 中国的钢铁厂单位产品耗煤量是日本或韩国的两倍。只有5%的民用燃煤装置符合国家最低节能标准。能源的浪费导致石油进口增加,从而对全球油价产生深远影响。
  
物质消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比发达国家高出10%到25%,污水回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25%。中国官方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按购买力计算,排名世界第七,能源消耗却排名世界第二。

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人民日报1月22号报导,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今年1月水质报告显示,淮河,海河,辽河水质污染严重,与前期相比水质有所下降。新华网1月22号报导,在春节期间,河南省中牟县一村庄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毁林事件,上千棵20年以上树龄的防护林木被恶意砍伐。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现在任何一个国家谋求可持续性发展都要面临的课题。
  
中国国务院决定于2007年搬迁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因为首钢的能源以燃煤为主,每年排放一万八千吨粉尘和其他污染物。

煤炭出现短缺危险

中国媒体警告说,中国急速的经济正造成最重要的能源--煤炭出现短缺的危险,对全世界都可能产生影响。该刊指出,煤炭短缺可能对全球造成冲击,由于国内的需求日益增加,可能会迫使政府减少出口配额,继而导致全球煤炭价格上扬。
  
在这样低效率、高污染的生产状况下,中国大陆今年需煤量二十一吨,以正常产量估算至少不足四亿吨,因煤矿事故频传,中央单位下达全面安检与不得率然开工的指令后,近期煤产量更加锐减。专家指出,煤炭供应紧张会是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生活常态。
  
中国官方资料显示,二零零三年以来全球的煤年产量约五十亿吨,中国占百分之三十五,换算即约十七亿吨,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今年大陆煤炭总需求量二十一亿吨,至二零一零年将多达二十五亿吨,严重短缺问题已明显浮现。
  
中华工商时报引述专家说,煤炭是大陆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几十年内仍是大陆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势难改变。
  
最近以来,国际能源投资者正在从中国撤出,他们显然嗅到了什么东西。也因此,中国计划在十五年内兴建约四十座核电机组,将核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三千六百万千瓦至四千万千瓦。
  
问题在于如何利用煤或石油

所以,中国的问题还不是为什么上帝给了我们这么多煤而不是很多更抢手、更方便的石油,而是我们怎么样在利用这些煤或石油。如果我们继续在低水平上利用这些煤炭,这不但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继续恶化,还危及全球的生态环境。如果世界是一个村子,一架老牛破车在过度地浪费世界资源,还把自家的后院弄得又脏又乱,我们可真应该为这架牛车担心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4/7/3532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