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李鹏宣读工作报告时主席台上的广角镜头 (图)
 
【人民报消息】上午九时,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第二排,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领导人齐齐现身。江泽民落座,拿起桌上的人大常委会报告,浏览一番,就与紧坐他身边的朱镕基小声探讨起来,还不时用蓝色铅笔在报告上圈圈画画,朱镕基侧身细听,时而颔首。顷刻,江泽民闭目养神。朱镕基则开始批文件。摆在他左手边的一摞文件高达尺余,粗略一估,也有二百份。显然,会议的文件,他早就看过,因为公务甚冗,连开会的时间亦要“见缝插针”。

图:中南海瀛台“昨夜星光灿烂”


朱镕基用的是一支黑头红笔身的软笔,只见他左手轻扶文件,右手悬腕,写得飞快。偶尔手托太阳穴,掩眼沉思,逾数十秒,又手不停笔。批完一份文件,就将它用一白色塑料公文袋装好,放置左边。文件堆的高度一点一点地矮下去,朱镕基的速度却一直未减。九点四十五分,最后一份文件批完,朱镕基将它们全部理顺放好,极快地翻了翻另外几份材料,随即在首日封上签名。看起来他很喜欢用软笔,运笔极圆熟流畅。

江泽民的亢奋时刻

十点零一分,二十个首日封写完,朱镕基略一整理,以一浅蓝色塑料公文袋装好,轻轻地将它推给一旁的江泽民。江泽民似乎没有任何反应,朱镕基看了江泽民一眼,把公文袋又向右推了推。这时候,江泽民醒过神来,两人相对莞尔。江泽民写首日封用的是钢笔,可能因为连日来签得太多,驾轻就熟,他写起来毫不费劲,不过信封之间有点粘连,似乎给他带来少少麻烦:每写完一封,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将两封信分开。写至第十一封,江泽民可能觉得不够尽兴,放下自己的钢笔,抓过朱镕基的红色软笔就径直写起来。

写完首日封,江泽民卸下眼镜,从一黑色眼镜盒内另外取过一副黑框眼镜戴上,转而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东西。完毕,他朝后面稍使眼色,很快,坐在主席台第三排的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一路小跑过来,趋前,站至江泽民身后。江泽民低声“耳提面命”一番,王刚点点头,返回原座。当王刚展开江泽民的纸条时,坐在他旁边的一女代表情不自禁地倾斜身子,往纸上偷觑,似乎有点好奇。

那边厢,正在作报告的李鹏两次猛烈咳嗽,每次均持续数秒,一时间,全场静穆,江泽民微抿嘴唇,似有担心之意。好在李鹏清了几下嗓子,报告又继续进行。

或许是“昨夜星光灿烂”,江泽民此时又显得有些困倦,恰巧一位身穿浅绿套装的年轻女服务员来到跟前续水,江泽民脸上困意顿时全无,圆睁二目直钩钩地盯着这位女服务员“飞想”了好一会儿……当她掀起江泽民的杯盖一看,仍然很满,江泽民赶忙端起茶杯连饮数口,服务员笑着替他重新加满。


图:江泽民的亢奋时刻

胡锦涛细阅报告

与人大开幕那天不同,一直不苟言笑的胡锦涛却鲜有地与旁边的尉健行交谈。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尉健行在讲,胡锦涛在听,而且仍然是神情严肃。胡锦涛审阅报告时,例牌要摘下眼镜,看完才戴好。他喜欢用红色的铅笔,手部不时有一些“小动作”,比如将铅笔倒转过来,在手中轻转一圈,又或者用铅笔头轻触报告。相隔数席,李瑞环、丁关根、李长春三人一直在说着什么,手势语言颇多,李瑞环与李长春有时甚至探过身子,隔着丁关根说话。

十点十五分,会议结束,代表纷纷起身,江泽民第一个离席。朱镕基最后离席,他似乎没有一下子站起来,服务员赶过来,帮他拉开椅子,朱镕基报以一笑。他右手夹着文件往出口走,服务员替他拎着黑色公文包。未几,秘书趋前,接过所有的物品。是时,一位机灵的女代表走至朱镕基身边合影,朱镕基敛敛衣襟,粲然一笑,显得极为配合。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11/1961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