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7月16日发表
人气:11,874 分享:
|
|
央媒万言文硬销习近平「改革功绩」 无异于「高级黑」 |
|
【人民报消息】中共20届三中全会开幕当天党媒发过万字长文,盘点习近平权力登顶以来的「掌舵领航的改革功绩」。但另有官媒刊出与改革相悖的习近平「制度自信」文。专家认为官媒对习近平倒车的讴歌文实则为「高级黑」。学者也认为在官方响亮的改革口号下绝不会触及政治改革。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延迟了将近一年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周一(15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同日早晨6时发表了万字长文,盘点习近平2012年上任总书记以来的「改革功绩」。
文章称,自中共18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掀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春江大潮」。
而该大潮的起点,即是上月末刚刚通车的伶仃洋大桥。文章指习近平在此炸响了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以及「吹响了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嘹亮号角」。
事件对应的是在2012年11上旬中共在18大上登顶权力高位,出任中共总记。20多天后习近平首次出京南下广东,表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姿态。在四个月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在2013年11月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习近平当时形容:「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文章渲染的「硬骨头」:习近平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触动体制内的乳酪开始。既从2018年起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裁减21个部级机构等。
司法改革倒退为党大于法
官媒盘点的其他习近平的「功绩」还包括: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废止劳动教养制度、七次提出司法改革、农村改革等。但舆论认为,习近平不断强化「依法治国」的口号下,在其治下,2015年709大抓捕后,中国维权律师几乎可谓全军覆没,中国被形容倒退回党大于法的境地。
军队越打越贪,习近平亲信也落马
本次三中全会前夕,中共当局宣布对两任前国防部长魏凤和李尚福的党内处理决定,被疑将继续在三中全会完全对军队的政治清洗。此次中共官媒文章中,著墨重点既是习近平进行精减军队、进行军中改革及反腐。今年6月,习近平还曾亲赴中共老巢延安召开军委政治会议,强调「政治建军」和「枪杆子要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在经济方面,文章也讴歌习近平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打开中国改革开放之门」、建立上海、海南、新疆自贸区、激发社会活力等。但随著《国安法》等的推出,外资不断退出中国,中国经济更是断崖式下跌。《华尔街日报》最新报导指:中国地方政府积累了高达11万亿美元的账外债务,这些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项目大多都以失败或烂尾告终。
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也是未强先死,多家龙头科技企业被美国制裁,令最关键产业,例如晶片和人工智慧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水平。
杨海英:党媒文章更像是「高级黑」
日本静冈大学教授杨海英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共党媒试图用谄媚之词美化习近平的倒车,更像是「高级黑」。
杨海英说:「『习博士』只有倒退,没有改革,但是他们能把倒退说成改革,它把以前所有用过的词汇都用过来了。中国人并不傻啊,谁都知道现在经济一塌糊涂,军队处在血洗当中,党内没有目标,人们没有温饱和保证……,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说这些话,这是一种高级黑,因为也只能这样,再不能提有什么问题,只能是歌功颂德。」
杨海英也指,中共官媒释放出的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基调,只是维护政权和其个人权力的口号而已。而其提出的「制度自信」才是真正的目的。
杨海英说:「『习博士』他对经济什么都不懂,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他在这个宝座能坐多长时间,所以他在这个会议以前,不远万里回到「延安圣地」。他现在天天考虑的是这些事情,他怎么能考虑到现代化的经济问题呢,那李强手上也没什么权力,他天天害怕会变成李克强啊,我对『习博士』不抱希望。」
邓聿文:习只能在财税和土地政策作修改
旅美学者邓聿文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指,中共官媒一面盛赞习近平「改革功绩」,一面强调习近平的「制度自信」,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恰恰是中共一直以来的叙事,显示中共的开放是非常畸形,因此出现习近平治下的经济方面「内循环」、外交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上「突破卡脖子」等荒唐作法。
邓聿文说:「《人民日报》从各个方面为习近平歌功颂德,为所谓三中全会来造势。《求是》发的是「自信自立」,这似乎是很矛盾的一个信号,但是对它们来讲一点也不矛盾。中共在它的话语体系里一直都是这么强调的。无论习近平如何强调对外开放,「自信自立」会成为它基本的立场和政府的主轴。开放它也是一个以我为主的开放。」
邓聿文也指出,把此前相关人士透出的消息,此次中共当局可能在财税上做出一定的改革,以缓解地方财政府破产的危机;另外可能允许农民承包的土地流转,以及在分配体制上做出一点让步,这亦是化解社会危机的手段。但无论如何,习近平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政治改革。
邓聿文说:「有可能在一些具体的政策上会有一些变化,相对过去会有一些突破,但是政治上那是丝毫不会改变的。我们看到政治局会议上第一个原则就是:政治上,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坚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说白了就是必须坚持习近平的领导。在政治上,它是不会有丝毫放松的!」
上个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据新华社消息,二十届三中全会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370多名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会议,会议将在最后一天发表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决定。
会前还有分析人士认为,会宣布对李尚福、秦刚两名中央委员的处理决定。另外还有传言认为,彭丽媛有可能上位。△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16/83951.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7/16) |
-
魏凤和李尚福谁的问题更大 秦刚软著陆(图) (190,887次) 2024/6/28
-
丁薛祥任新职 中南海释放三大政治信号(图) (186,451次) 2024/6/27
-
破天荒!中共两任防部长被同时双开 专家:内乱的开始(图) (165,372次) 2024/6/28
-
当党魁被中共抛弃时 习的下场跟他们一样惨?(图) (159,251次) 2024/7/8
-
他们的下场 习的前车之鉴(图) (154,533次) 2024/7/9
-
干了这事必倒大楣 哈尔滨四任政法委书记全落马(图) (152,286次) 2024/7/3
-
传贪腐超27亿 落马唐山医院院长背后有大人物 (图) (142,489次) 2024/6/27
-
习近平内部讲话曝光 三中全会倒退70年!(图) (141,004次) 2024/7/6
-
中共一天清算两防长 重演明末亡朝败象(图) (140,808次) 2024/6/29
-
习近平恫吓军头 准备打内战(图) (134,523次) 2024/7/8
-
袁红冰:中南海重重危机 三中全会后加速败亡 (133,532次) 2024/7/10
-
李强遭暗批 房地产三信号大不妙!(图) (130,731次) 2024/7/3
-
中共火车头不行了 上海一举动引网友热议(多图/视频) (130,259次) 2024/7/3
-
路线思想未统一致延迟? 三中全会终于宣布7月15日召开 (122,683次) 2024/6/27
-
喊「中国经济不能下猛药」 李强言论为何遭下架?(图) (118,196次) 2024/6/29
-
宋祖英被抓狱中寻短见 传习对曾庆红哥俩出手了(图) (117,210次) 2024/7/17
-
三中全会逆天保党 习近平敲向中共历史丧钟(图) (114,813次) 2024/7/13
-
史上最邪恶的大屠杀仍然在中国继续发生(图) (114,379次) 2024/7/6
-
江泽民把军队变烂泥 习深陷其中难自拔(图) (111,394次) 2024/7/4
-
三中全会乱象 习近平还没放大招就被放鸽子(图) (109,907次) 2024/7/15
-
中共史上的特大外交丑闻 (109,904次) 2024/7/9
-
习近平的政治清洗是否告一段落? (109,690次) 2024/7/17
-
调查:在英港人赞成取缔香港驻英经贸处(图) (97,794次) 2024/7/2
-
央媒三中全会前定调 把党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97,626次) 2024/7/14
-
天意!灵隐寺发大水这件事有关?(图) (95,366次) 2024/6/29
-
银行坏账惊涛骇浪 金融业担心的消息来了(视频) (79,721次) 2024/7/7
-
洛杉矶「六四」抗议活动参与者家属在中国遭警方恐吓(图) (78,573次) 2024/6/29
-
发表言论触怒中共 吉林大学外籍教授被驱逐 (77,789次) 2024/6/29
-
异议作家邓聿文及家人遭中共网暴(图) (76,425次) 2024/6/28
-
中国异见人士权平抵美欲申请庇护 现正拘留中 (74,900次) 2024/6/29
-
热情被折腾完了 外资另择良配撤离中国(图) (73,840次) 2024/6/29
-
日本使馆降半旗致哀胡友平 告诉中国人两件事(图) (70,701次) 2024/6/29
-
数百中国游客在越南挥血旗 旅行社被罚5150万盾(图) (70,282次) 2024/7/1
-
金正恩像章公开亮相 曾经的毛像章去哪儿了(图) (69,928次) 2024/7/1
-
孩子在校验血不通知家长 细思极恐(图) (69,367次) 2024/6/2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