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2月30日发表
人气:28,214 分享:
|
|
从农民工和牛肉面看中国经济的颓败(图) |
|
【人民报消息】“汕头这边现在生意特别不好,每个工厂都没有订单,”几年来一直从甘肃带工人去江苏、广东打工的工头马海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工厂缺订单 工人没活干
“我起初带到工厂两百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现在只有三十个人。工人离开的原因一方面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工作辛苦。另一方面是工厂没有订单,不得不辞退很多工人。”
马海良表示,他原本想著带著工人去江苏那边一位台湾老板的工厂工作,得到的回复是那里的情况和汕头非常相似,也不需要工人。据他介绍,汕头澄海区大部分是玩具加工厂,几年前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工厂的效益也不错。疫情后,没有订单再加上中国百姓消费能力不足,很多小厂纷纷倒闭。按照中国现在的 形势,估计没有办法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他强调:“另一个影响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因素是,工厂现代化进程,使每条生产线只需要三个人左右就可以运转,而过去则需要二三十人。以后农民工越来越难在城市找到工作了。”最后马海良无不伤感地告诉美国之音,现在沿海城市经济都不行,更别说西北的经济状况了,大多数老百姓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一份新的调查显示,受房地产行业不断暴雷影响,中国沿海城市建筑业的农民务工者回流增多。此外,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资产业转移和部分加工制造企业没有订单而倒闭的影响,和这些行业相关产业的员工今年都提前返回家乡。这份报告指出,影响和决定此类农民工回流的不利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全部化解。
“之前我在老家开小饭馆,生意不错。疫情影响关了店到广州打工。家门口找的工作一个月只有两三千,交完物业费、电费等,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的钱就很紧张,”刚从广州返回河南新乡的沈梅告诉美国之音。她说,在工厂工作每个月有七八千元的收入,比在家门口挣得多。“我们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很多时候要加班。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我上的是夜班,晚上十一点提供第一顿饭,”沈梅向美国之音介绍。
从今年九月开始,河南郑州、新乡等地的火车站就已出现拎著大包小包的“包袱队”,显示农民工开始从各地提前返乡。今年的“返乡潮”来的这么早实属罕见。河南统计部门近期对全省五十个县的情况调查显示,该省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已开始陆续返回家乡。河南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大省,任何沿海实体经济的好坏,这种影响会首先传到河南。
沈梅介绍说,家乡像她一样年纪的年轻人基本都出门打工。“今年不光老家这里挣不到钱,全国各地都不好挣钱,很多工厂倒闭,家门口找工作也很难。”
同样在广州务工来自青海的马丽娟向美国之音介绍:“今年厂里不收新员工,工厂效益不好,很多老员工因为工资待遇降低,选择了提前回家过年。现在的收入是疫情前的一半,没有办法了。”
马丽娟是一家玩具加工厂的厨师,她看到现在来吃饭工人比过去少了很多,老板告诉她主要原因是没有订单,工厂不需要大量工人。
城市务工人员减少导致小饭馆纷纷关门
在深圳富士康工业园区附近开牛肉面店的马鑫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今年整体生意不好,工厂很多工人因为没有订单已经回家了,对我的生意影响很大。过去店里客人很多,每天的营业额在7000元以上,今年每天只能做1800元左右。现在只能撑著,每天的收入刚好够付房租和店员工资。现在中国大部分生意都不好做,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我看到媒体上说光深圳在十一月离开人员的数量在100万以上。”
马鑫表示,深圳今年离开的人特别多,一方面是物价高,打工的收入现在没有办法支付这里的高额消费。还有一方面是很多人都在想办法离开中国去国外生活、工作,尤其是深圳本地的人。如果按照之前的生意,他和他儿子一年的收入在十多万元。现在的这种情况只够交房租及员工工资,他和他儿子有口饭吃,仅此而已。
另一位在上海开牛肉面店的阿里告诉美国之音,今年生意特别难做:“大家的生意都不好。老百姓口袋里没有钱,消费能力没有了。相比于过去上海现在流动人口少得可怜。在这里的很多小工厂都倒闭了,周围的餐厅主要客源来自于这些工厂的农民工,现在餐厅也只能选择关门。” 他感叹道,像他们这种小规模的餐厅关门歇业看来是在劫难逃了。
在义乌开牛肉面馆的王创对美国之音说:「疫情前我和我妻子开的夫妻店,雇了两个跑堂的,那个时候生意好,义乌人多,外地来打工的人很多都会选择吃 牛肉面,经济实惠。疫情期间我们关掉了餐厅回了老家。”
「去年我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加盟店,想著疫情过去后生意会好起来。但是谁会想到现在的生意会如此糟糕。现在每天赚的钱刚好够开销,没有结余。我也问过在 西安、广州、上海开餐厅的老乡,大家的情况都比较相似,都在勉强撑著,都在希望明年会好一点。”
外出务工进退两难的窘境
在上海经营牛肉面店的阿里年迈的父亲独自一人在青海老家生活,阿里的女儿每周会从县城赶往村里探望爷爷。 「不出门打工不行,孩子上学需要钱,家里很多开销没有著落。出门打工家里老人只能自己生活。挺对不起老人。活人难啊!」阿里哭著说。
河南新乡的沈九岁的儿子由她父母照顾,她说:「我们出门打工,只能让父母替我们照顾孩子,没有其它办法。我知道现在孩子很需要母亲,但是不出门去打工,家里就会断粮。”
「中国局势现在特别不好,很多人对这个政府咬牙切齿,敢怒不敢言。除了在政府工作的人之外,没有人是开心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惨状无法形容。不是个别人的生活 是这样,是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沈九岁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恨和不满。
在义乌开牛肉面店的王创的父母的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王创的妻子只能回家照顾公婆。 王创说:“家里赚不到钱,出门打工照顾不到老人。没有办法两全齐美。只希望生意会慢慢好起来,趁著年轻赚点钱,然后回家孝敬父母。”△(转自美国之音)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30/79684.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3/12/30) |
-
墙倒众人推 十三道坏消息催命中共(图) (209,603次) 2023/12/12
-
秦刚被注射氰化钾 十名将官一同被处死(图/视频) (200,526次) 2023/12/11
-
传中共中央警卫局长涉中南海两命案(图) (189,463次) 2023/12/12
-
斯大林毛泽东情妇吐露的秘密 (187,736次) 2023/12/26
-
董军能坚持一年吗?姚诚称其为「草包」(图) (187,015次) 2023/12/31
-
心知大事不妙 习近平学老毛耍「阳谋」(图) (183,741次) 2023/12/24
-
专家爆料:习近平2024年面临极端的危险 (182,142次) 2023/12/23
-
毛泽东一生中的女人们 (180,108次) 2023/12/29
-
习近平整肃秦刚和火箭军 竟是普京告的密? (178,966次) 2023/12/18
-
火箭军70人被抓 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178,467次) 2023/12/19
-
惊心动魄的七月兵变(图) (175,125次) 2023/12/24
-
温家宝罕见露面 与老上司微笑合影(图) (173,949次) 2023/12/21
-
罕见陪习出访期间国内维稳异常 王小洪有野心(图) (173,259次) 2023/12/23
-
李克强火化后 习像换了一个人(图) (170,637次) 2023/12/10
-
中共贪官被带走留置后瞬间崩溃丑态曝光
(170,596次) 2023/12/10
-
秦刚死讯六大疑点 习近平或被弄死 (169,552次) 2023/12/10
-
被爆毒死李克强 武警上海总队司令陈源失踪? (169,198次) 2023/12/15
-
传马兴瑞将任中办主任 分析:习有多个政治意图 (168,574次) 2023/12/14
-
相信共产党 东北男投资被骗讨债无果反被拘(图) (167,656次) 2023/12/26
-
中共军方反习的人很多 (167,596次) 2023/12/31
-
2023年 中共高官「被失踪年」 (167,476次) 2023/12/11
-
习统治危机即将爆发 盼其暴毙心态弥漫中南海 (166,651次) 2023/12/18
-
消息:习逼红二代交钱帮他救急 否则「上手段」(图) (166,330次) 2023/12/12
-
被习“压着打” 传李强已提辞呈(图) (166,292次) 2023/12/20
-
魏京生:外援没戏 内需通缩 路在何方? (165,280次) 2023/12/15
-
歌后曝朝鲜出演内幕:自己遭监听,李雪主脸苍白(图) (164,875次) 2023/12/19
-
夜话中南海:二十大上落选中委的那批人 (164,184次) 2023/12/17
-
「你竟敢公开声明是『国民党』」 (163,918次) 2023/12/18
-
又一亲信被查 赵乐际下场不妙? (163,784次) 2023/12/14
-
1994年克拉玛依的那场火灾是过失还是故意? (163,718次) 2023/12/18
-
继李克强后 57岁公安部特勤局高官心脏病猝死(图) (163,539次) 2023/12/15
-
中共诱台飞官驾机叛逃 分析:意图山寨CH-47 (163,442次) 2023/12/14
-
周恩来为何两次化名非法入境苏联 (162,969次) 2023/12/12
-
青海旧部连续被抓 知情人:赵乐际很危险 (162,962次) 2023/12/15
-
经济利益受损 中共体制内官员对习近平极为不满!
(162,451次) 2023/12/1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