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積德行義 安邦強國(圖)
 
宋 馬麟繪《商湯王像》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
【人民報消息】《二十四史》中收錄許多集古人智慧的名句警言、道德理念,讓我們能防患於未然,在生活中可以少走一些彎路,非常值得借鑑學習。一起來看以下的名句摘錄。 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在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譯文: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多少,在於是否知道百姓的苦樂。 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最長的帝王,他性情寬厚,節儉,善於納諫,能夠採納他人的建議,並約束克制自己。 有一年初秋的一天,有官員獻上蛤蜊給仁宗,仁宗問從哪裡弄來的,官員說是遠道運來的,仁宗問多少錢,官員說每枚一萬錢,總共二十八萬錢。 仁宗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儉,現在吃幾枚蛤蜊就要這麼多錢,我吃不下。」他最終沒有吃。 有一天早晨起來,仁宗對侍臣說:「我昨天夜裡睡不著覺感到很餓,很想吃燒羊。」 侍臣說:「那您為甚麼不降旨讓他們準備呢?」 仁宗說:「你聽說過宮中每次索取東西,外面的臣民百姓就會跟風效仿嗎?我怕我開口後,下人們會每天夜裡都宰殺,以備我隨時之需,這樣久而久之,會殺害多少生命啊!我何不忍下一時的飢餓,而避免無窮的殺戮呢?」 宋仁宗統治期間,天下太平,國富民強,文化繁榮,被後人稱為「仁君」和宋朝的「明君聖主」。 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為草芥。 譯文:要使國家興盛,就要關愛百姓,愛民如子;國家敗亡,是因為百姓被當成泥土草芥。 漢高祖劉邦為沛公的時候,帶領軍隊西入函谷關。攻占了秦都咸陽後,便召集關中各下縣德高望重的老人和豪傑,對他們說:「父老們,你們受前朝苛刻法律的壓迫之痛已經很長時間了,『議論朝政的會被滅族,兩人在一起聊天說話會被推到大街上斬首』。今我在關中稱王,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以死刑,傷人及偷盜的人依法治罪,其餘苛法統統廢除。」 他說完後,又派人與秦朝從前官吏一同巡行各縣、鄉、村,把「約法三章」和廢除秦朝苛政的事廣泛告知關中百姓。關中百姓非常高興,爭著搶著用牛羊美酒犒勞漢軍士兵。 古之聖賢君子無不保民、濟民、教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把民眾的痛苦作為自己的痛苦。當政者貴在寬厚、仁德,「民貴君輕」是治國道理啊! 知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 譯文:智者順應天象與時勢而為,愚者卻違反天理而動。 這句話出自《後漢書.朱馮虞鄭周列傳》,感慨春秋鄭國共叔段的不知足,超越做諸侯及弟弟的本分,甚至勾結母后發動叛亂,突襲鄭國。 春秋時代,鄭國鄭武公夫人姜氏生莊公時難產,所以一直不喜歡這個大兒子,而偏愛小兒子共叔段。姜氏想立小兒子為君主,可是武公不同意。及至莊公繼位,姜氏一意幫著小兒子討封地,最後發展成和共叔段一起陰謀造反,想要推翻莊公。 莊公平定共叔段之亂後,將其母安置到城穎,並且當面發下重誓:「不及黃泉(即陰間、死後),無相見也。」 後來莊公既思念母親,又不願違背誓言,就叫人修築了一座高大的土台,思念母親時,就登台向城穎方向眺望。後來人們把這夯土台叫「望母台」。 當時在穎谷管理邊境事務的穎考叔看出莊公的心思,就給莊公出了個主意。說:「只要挖條隧道,能看見黃色泉水,就不算違背誓言了,如此就能完成見母的願望。」莊公聽到後,便立即派人動工挖掘。 隧道挖好後,莊公在地下見到母親,十分感慨地唱道:「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母子情意恢復如初。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譯文:希望樹木長得茂盛,必定要使樹根牢固;要想使河流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一定要多積累道德、仁義。 商朝開國之君成湯在他的盥洗盆上刻着一句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自己每日潔身體也潔內心。 一次,他外出到郊外的田野中,看見有人四面張著羅網捕鳥雀,嘴裡還祈禱說:「從天上墜下的,從東西南北飛來的,都要落在我的網裡。」 成湯聽了心中不忍,嘆息著說:「要是這樣的話,那鳥雀一個也逃不出去了,為何傷害物命、不仁至此!」於是叫隨從過去將那網的三面都解去,只留一面,並為那捕鳥人從新祈禱說:「鳥之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任從你飛翔。只是捨命要死的,乃落吾網中。」 成語「網開一面」就是來自於這個故事。多少鳥會來自投羅網不得而知,然而人心為成湯之大仁德所感化是顯而易見的。 成湯施仁於飛鳥的事傳到南方,當時漢江以南的列國諸侯們聽說這件事,都稱說:「湯王的仁德可謂至盡了。他對鳥獸都如此仁義,不忍加害,更何況對待百姓了。」於是,一下子便有三十六國同時歸順商湯。這也是商湯被後世頌為聖賢之王的原因之一。△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2/78406.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內鬥新動向!中共國務院祕書大洗牌;李強就任總理7個月過去,
內鬥新動向!中共國務院祕書大洗牌;李強就任總理7個月過去,
《崇禎》新書圖片熱傳: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
《崇禎》新書圖片熱傳: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
💥地下金流揭祕!中國富豪如何轉移資金?近年來因遭中共打壓,
💥地下金流揭祕!中國富豪如何轉移資金?近年來因遭中共打壓,
令計劃之禍(1)圍繞車禍的爭奪戰!
令計劃之禍(1)圍繞車禍的爭奪戰!
🔥清華書記、特工出身,袁永熙之悲催人生!他胸懷理想為何卻走入歧途?
🔥清華書記、特工出身,袁永熙之悲催人生!他胸懷理想為何卻走入歧途?
🔥朝野上下失信心!習當局「回鍋」毛主義的行為,
🔥朝野上下失信心!習當局「回鍋」毛主義的行為,
 
更多文章導讀
 
 
 
 
 

1. 習近平試用新版監控器 發現李克強祕密 (138,444次)

2. 習說李書磊該打屁股 蔡奇主動認錯擔責 (136,435次)

3. 外交部故意炒作「獨裁者」 習啞巴吃黃蓮 (128,653次)

4. 嚴歌苓:中國知識分子的覺醒與幻滅 (126,999次)

5. 習用監控器偷看王岐山表演 被王發覺了... (123,392次)

6. 習近平親自指揮了哈瑪斯戰爭? (120,304次)

幾成美國中情局副局長 超級間諜潛伏美國40年(視頻)
7. 幾成美國中情局副局長 超級間諜潛伏美國40年(視頻) (117,528次)

8. 中南海內鬥不止 「李蔡不和」引關注 (116,383次)

9. 獨裁與惡政的螺旋效應:再談「斯大林邏輯」 (115,599次)

10. 中國就業市場空前萎縮 大學畢業生薪資期望低落 (114,692次)

最大敵人姓趙!習派膽戰心驚(視頻)
11. 最大敵人姓趙!習派膽戰心驚(視頻) (114,411次)

疑影射習近平 「勤政的亡國君」中國下架
12. 疑影射習近平 「勤政的亡國君」中國下架 (113,495次)

13. 美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現在不是美中緩和的時候 (113,261次)

習近平與普京成為世界棄兒 有苦難言(圖)
14. 習近平與普京成為世界棄兒 有苦難言(圖) (112,539次)

15. 辛灝年揭穿小米加步槍的真相:中共執政沒有合法性 (112,435次)

16. 中共數百專家研究對臺灣動武後如何應對美國制裁 (112,043次)

17. 加薩地帶的歷史與現實 (111,754次)

18. 郭臺銘拼臺灣總統大位 中共不爽 調查他旗下公司 (111,004次)

習近平爲什麼單單要對他下狠手?
19. 習近平爲什麼單單要對他下狠手? (110,743次)

20. 中共罪行錄之一百六十八:賀龍之死 (109,569次)

張召忠烏鴉嘴:共軍核潛艦受困自家陷阱無一活口(圖)
21. 張召忠烏鴉嘴:共軍核潛艦受困自家陷阱無一活口(圖) (109,054次)

遼寧一廳長賣官起步價50萬 情婦家搜出億元
22. 遼寧一廳長賣官起步價50萬 情婦家搜出億元 (108,522次)

宋美齡評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上)
23. 宋美齡評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上) (108,196次)

習近平全球「點火」 哈馬斯奇襲以色列
24. 習近平全球「點火」 哈馬斯奇襲以色列 (107,866次)

習仲勳晚年為何在深圳住了12年?
25. 習仲勳晚年為何在深圳住了12年? (106,662次)

中共高級軍官蔡鐵根爲何被槍斃?
26. 中共高級軍官蔡鐵根爲何被槍斃? (106,552次)

27.  一帶一路峯會落幕 專家指習近平繼續畫餅(圖) (106,292次)

宋美齡評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下)
28. 宋美齡評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下) (105,773次)

29. 華春瑩稱上海曾庇護猶太人 評論翻車:不要臉 (104,945次)

鄧小平的最恨就是習近平的最愛
30. 鄧小平的最恨就是習近平的最愛 (103,371次)

31. 紅二代「擊鼓傳花」為何傳給了習近平 (102,938次)

亞運「64」圖片遭封殺 7月1日將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圖/視頻)
32. 亞運「64」圖片遭封殺 7月1日將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圖/視頻) (101,570次)

33. 滄州銀行儲戶恐慌性擠兌 恆大效應剛開始 (100,715次)

34. 習又作夢呼籲官員「勿躺平」 訪民: 先把中共解決掉 (100,109次)

35. 普京被通緝後第二度與習近平握手 (99,817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