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贫不足忧 人应忧德之不建(图)
 
2022年7月22日发表
 
有道德这个基础,国家才能强盛,有美德大家就会快乐,人民快乐,国家就能保持长久;心存宽恕来发扬美德,美名就会载着德行走向四方,因此远方的人会来归附,近处的人也安下心来。

【人民报消息】古籍中记载的很多事例说明贫不足忧,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富而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以下为春秋时期的故事。 子产劝范宣子轻币 晋国的政事由范宣子主持,郑国大夫子产听说诸侯朝见晋国时贡品很重,对此事感到很忧虑。 一次,郑简公到晋国去,子产托随行的大夫子西带一封信给范宣子,信上说:「您治理晋国,四邻诸侯没有听到您美好的德行芬芳远扬,却听说您要的贡品愈来愈重,我对此感到忧虑。我听说治理国家,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美德。诸侯的财货如果都聚集在晋国,那么诸侯就会离心离德;如果您贪图这些财物,晋国人就会离心。诸侯离心离德,晋国就会受到损害;晋国人离心离德,您的家族也会受到损害。为什么执迷不悟呢?到那时哪里还需要财货?」 「说到美名,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治理国家的根基啊。有道德这个基础,国家才能强盛,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有美德大家就会快乐,人民快乐,国家就能保持长久。《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快乐的君子,为国立根基),说的是有美德啊!《诗经.大雅.大明》说『上帝临女(同汝),无贰尔心』(上帝看护着你,不要使你的心背离),说的是有美名啊!心存宽恕来发扬美德,美名就会载着德行走向四方,因此远方的人会来归附,近处的人也安下心来。宁愿让别人说『您的确养活了我们』,而不是让别人说『您榨取我们的财物养活自己』。大象因牙齿而丧生那是因为象牙值钱。」 范宣子看了信很高兴,减轻了诸侯的贡品,致力于修德。(参考资料:《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季文子贵德荣 季文子任鲁宣公、成公的国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 孟献子的儿子仲孙于是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上卿,可是你的家人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恐怕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吝啬,而且也不会给国家带来光彩。」 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家人穿得好,马吃得好。然而,我看到老百姓,他们的父兄吃粗食穿破衣的还很多,我因此不敢那样做。别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的家人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恐怕这不是国相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衣着和马匹来给国家增添光彩的。」 孟献子闻知,怒而将儿子仲孙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的家人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青草。 季文子听闻后说:「有过错而能改正的人,可以为他人楷模。」任命仲孙做上大夫。 季文子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他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参考资料:《国语.鲁语》) 晏子节俭恤民 辞景公之赐 晏子任齐国宰相二十余年,「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对百姓体恤有加,为国为民办了很多有益的事情。晏子看到齐景公爱好奢华,就常以自身节俭去规劝他。 齐景公看到晏子「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要给他换一座高大明亮的宅第,晏子回绝说:「我先人久居此处,若我因不满足而舍旧宅更新居,未免过于奢侈。再说这里买东西方便,又能体察民情。」 不久,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利用这个机会派人迁走晏子左右的邻居,在原地从新盖了一座大宅第。晏子在出使归来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便把车停在城外,派人请求齐景公把新宅拆掉,请搬走的百姓再搬回来住,给百姓建房子。齐景公同意后,晏子才驱车进城。 齐景公看到晏子平时总是「乘敝车、驾驽马」,便派人送来新车骏马。晏子推辞说:「您派我管理百官,我要求他们节俭,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若是君臣奢侈,上行下效,大家都贪图衣食享受,不顾品行,到那时想禁也没法禁了。因此,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齐景公贪图享乐,大造宫室,又要严加讼狱,晏子于是一劝再劝。一次,齐景公问晏子:「我近来感到精神衰退,身体疲惫,百姓有不满情绪,诸侯议论纷纷。现在我打算准备好珪璧等祭品,让祝官宗官敬献给天帝和祖宗神灵,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回答:「我听说过,古代君主求福的时候,行为必定顺应天意,朝政必定符合民心;修建宫室、饮食有节制。祝官宗官祭祀神明时,只是悔过,不敢求福。现在您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任用奸佞之人,司过官列举出您的过错,祝官宗官却为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矛盾的吧!古代的圣王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之人不能接近;不曲从私党,阿谀之人便没有市场;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感化诸侯,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如《诗经.大雅.大明》说『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齐景公听从晏子的谏言,省躬修德,恤民惠民,祝官宗官祭祀的时候向神明悔过,不敢求福。后来邻国都敬畏齐景公,百姓归附,燕国、鲁国等国一起入齐朝拜。 (参考资料:《晏子春秋》)△

 
分享:
 
人气:30,08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