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文化 › 文章: | |
明察善断 古代官员巧判盗牛案(图)
【人民报消息】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耕牛的地位相当重要,古代一些王朝禁止随意屠杀耕牛,偷窃耕牛更是犯罪行为。古籍中记载不少古代官员巧断侵吞他人耕牛和盗牛案的故事。 顾宪之让牛自己认主 晋代著名书法家顾恺之的孙子顾宪之,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曾任建康县令,南朝齐时被拜为衡阳内史、豫章太守等职务。他为官公正清廉、体恤百姓,多次拒绝有权势之人的请托,唯按照法律公正处理,因此得到百姓的爱戴。史家称赞顾氏祖孙「时移三代,一德无亏,求之古人,未为易遇」。 在任建康县令时,顾宪之曾断过一起盗牛案。有一个村民的耕牛被盗后,在一户人家发现自己的耕牛,但该户人家坚称牛是自家养的。没办法,两人对簿公堂,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前任县令根本无法决断,案子就一直这么拖下去了。 顾宪之上任后,两家又来打官司。顾宪之了解整个案子后,对两家人说:「不用多说了,我知道怎么办。」 他下令解开牛的缰绳,让牛自己随意地走,结果牛直接回到原来的主人家。盗牛者哑口无言,只得服罪。 顾宪之断案公正又足智多谋,时人号曰「神明」,加之他「性又清俭,强力为政」,故京城内饮酒者得到好酒都称「顾建康」,以赞美顾宪之为官如美酒一样清醇。 于仲文巧断争牛案 于仲文是北周和隋朝时有名的大臣。他自幼好学,年少时就十分聪敏,读书不倦。长大后,他最初在北周任赵王宇文招的属官,不久迁任安固太守。后被征为御正下大夫,封延寿郡公。隋朝时被授予右翊卫大将军,掌管文武官员人选事宜,后进位光禄大夫,深得皇帝信任。 在任安固太守时,于仲文曾处理过一起失牛案。当时有任、杜两家各丢失一头牛,后来有人找到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家的,州郡官员无法判断谁是谁非,因此迟迟不能决定牛的归属。 当时的益州长史韩伯俊说:「安固太守于仲文自小聪明细心,可以请他来决断这件事。」 于仲文了解事情经过之后说:「这案子很容易解决。」 他让两家把各自的牛群赶过来,然后把找到的那头牛放开,结果那头牛跑到任家的牛群中。只有这样可能理据还不够充分,于仲文又暗中派人给牛弄出了点儿小伤。看到牛的伤口之后,任家人叹息难过,而杜家人却安然自若。 于是,于仲文判定牛归任家,并斥责杜氏作假,杜氏承认欺瞒的罪行后离去。 裴子云出奇策断案 唐代裴子云曾在卫州新乡担任县令,他在断案时常常能想出奇策。 一天,有个叫王敬的年轻人来状告自己的舅舅。原来,五年前王敬应征入伍,被派去戍边,临行前,他请舅舅李进代养自己的六头母牛。待他回来后得知,母牛在这五年间共生了三十头小牛,价值超过十贯钱。 王敬找舅舅打算要回母牛和小牛,但舅舅却说这五年间已经死了两头母牛,也没有生下小牛,只能归还他四头母牛。王敬很生气,到县衙状告舅舅。 裴子云仔细研究这个案子后,想了个办法。他先将王敬关在县衙的监狱中,然后将李进传唤到县衙,对他说:「本县发生一起偷牛案,现在偷牛贼已被抓获,指证说是与你一起偷的三十头牛,并把牛藏在你家了。」说罢用布衫将李进的头蒙上,让他站在南墙下,当面与偷牛贼对质。 李进吓坏了,惊慌之下吐露实情:「家中的三十头牛都是我外甥寄养的母牛所生,实在不是偷来的。」还说外甥可以为自己作证。 裴子云命人除去李进头上的布衫,李进这次看到眼前站的「偷牛贼」正是自己的外甥。 裴子云道:「既然牛是外甥的,那就把牛还给他吧。」李进这下无话可说了。 紧接着裴子云又道:「念在你辛辛苦苦养牛五年的份上,可以给你数头小牛作为报酬,其余的都归还外甥。」 王敬和李进都很满意,案件得到圆满的解决,全县都佩服县令的精察之力。 (参考数据:《梁书.顾宪之传》、《隋书.于仲文传》、《朝野佥载》)△ (有删减) | |
| |
| |
相关文章: |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