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朝野歎服的東漢名醫郭玉(圖)
 
劉曉
 
2020年11月21日發表
 



郭玉醫術精湛,尤其在鍼灸和切脈上更爲突出。

【人民報消息】華佗,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神醫,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因此被後人稱爲「外科聖手」。東漢、三國時期,與他齊名的神醫除了後世所熟知的張仲景、董奉外,還有一位姓郭名玉的醫學家。

郭玉,字通宜,廣漢雒(今四川廣漢北)人,生活在漢和帝時期。他師從程高,而程高是涪翁的再傳弟子。涪翁,西漢末、東漢初涪縣(今綿陽市區)的一位隱士,其真實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詳。他之所以被稱作「涪翁」,是因爲他常常在涪水邊釣魚。他醫術精湛,亦有悲天憫人之心,有時他在遊歷時遇到患者,馬上施針救治,無不立時見效。他撰寫了《針經》、《診脈法》兩本醫書,流傳於世。

喜好醫術的程高聽說涪翁的大名後,到處尋找他的蹤跡,終於找到了涪翁。涪翁感念其對醫術的渴求,在考察了他的人品後,將自己的醫術全部授予了他。程高學得高超的醫術後也選擇隱跡不仕,只在民間行醫,造福百姓。

郭玉年少時跟從程高學習「方診六微之技,陰陽隱側之術」,習得了精湛的醫術,尤其在鍼灸和切脈上更爲突出。他高超的醫術在民間廣爲稱道。他不僅通過診脈就可以辨出男女,而且用他的辦法治病多有療效。

漢和帝聽說了郭玉的大名,就將他召入皇宮,任命他爲太醫丞(古代醫官名),對於他神乎其神的醫術,和帝很好奇,想測測他的本事。

於是,有一天,和帝讓手腕漂亮的一名近臣和一名宮女一起待在帷帳中,然後各伸出一隻手來,讓郭玉診脈。郭玉診脈後,馬上判斷出是兩個人,而且有一人爲男子。他說:「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和帝爲之嘆服。

郭玉爲人仁愛而且不妄自尊大,醫德高尚,不攀附權貴,也不輕視貧賤之人,對患者一概盡心盡力救治。不過,在醫治普通百姓時,郭玉通常是針到病除,而醫治權貴時,有時就沒有那麼快,需要治療一段時間。

和帝有些納悶,就讓權貴之人穿上貧苦者的衣服,在貧苦者的房子裏接受郭玉的診療,結果郭玉也是針到病除。

和帝便召見郭玉詢問原因,郭玉對曰:「行醫的時候要用心意。皮膚肌肉和它們的紋理都很小,隨氣運使用巧術,鍼灸的時候,一絲一毫的差異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意念在心手之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爲權貴處於高位臨臣,所以臣以恐懼的心情接待。貴人療疾有『四難』,一難是他們自以爲是,不聽醫囑,自作主張;二是飲食起居沒有規律,膏粱厚味,不懂得調理;三是筋骨柔弱,不能使藥;四是四體不勤,好逸惡勞,導致氣血瘀滯,經脈不通。鍼灸需要有分寸,時間有破漏,加上臣有恐懼之心,所以臣不能一心一意,這對診療沒什麼好處,這就是他們不能很快被治癒的原因。」

和帝聽罷,深以爲然。後來,郭玉年老時在任上去世,平生着有《經方頌說》。

(參考數據:《後漢書.郭玉傳》)△

(有刪減)

 
分享:
 
人氣:14,50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