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藏在贵州关岭之中的红崖天书。 |

2002年6月在贵州境内黔南州平塘县掌布乡桃坡村掌布河谷风景区发现了2.7亿岁的六字天书。 |
【人民报消息】贵州省至今还是个经济上落后其它省市的地区,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正因为那里的经济落后,所以很少有人关注,正是这个原因,那里保存着令人吃惊的发现。 ◎ 红崖天书 红崖古迹,原名「红岩碑」,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十五公里晒甲山半山。 清道光《永宁州志》载:「晒甲山即红岩后一山也,崔巍百丈……俗传武侯南征晒甲于此」。又称「红岩山」。与关索岭对峙,紧靠滇黔公路。从公路到红岩前,约半公里。 红崖向西,如墙似屏,长五十余米,高二十余米,呈浅红色。偏北平整处,有形如古文字、非镌非刻、非阳非阴的铁红色神秘符号书于浅红岩面。字不成行,排列不整齐,错落参差,大小不一,共有十九字。大者一米见方,小者十几厘米。若篆若隶,古朴浑厚。虽经风雨剥蚀,但其色历久不退。 《安顺府志》:「殷高宗石刻,在永宁州(按当时州治,即今关岭自治县永宁镇)东五十五公里红岩山;《永宁州续志》,诸葛碑「在红岩晒甲山悬岩上。约二十余字。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篆非隶,不可辨认。字若朱画,并非镌刻。」 据报道说,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永宁州官想得拓本,因字是天成,并非镌刻,无法拓取,派工匠架脚手架,用桐油石灰填糊字画四周,成其阴文拓取。后被地方人士知晓,群起谴责,州官令人将桐油石灰铲平,致岩面铲脱一层,字形亦有改变,失去本来面目。现存字体,与《安顺府志》、《永宁州志》、《永宁州续志》等原载不同,数目亦有差异。民国《贵州通志》载字体三种,其中一种是最后的字体。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邵元善《红岩诗》,是最早对红岩碑的记载。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潘祖荫首倡研究红崖碑。道光、咸丰年间,对红岩碑的研究盛兴。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日本学者德丸作藏和法国学者雷柏如与弗南海尔等人,均前来考证,但都未获结果。雷柏如说:「此碑含有绝对之神秘性,谁也无法窥破其中的奥秘。」 ◎「藏字石」的发现 要说贵州境内最大的神秘,那就非「藏字石」莫属了。这是地地道道的、货真价实的天书。 2002年6月在贵州境内黔南州平塘县掌布乡桃坡村掌布河谷风景区发现了2.7亿岁的「藏字石」,五百年前崩裂的巨石断面内惊现六个排列整齐的大字「中国共产党亡」,其中那个「亡」字突出的大。 五百年了,没人发现的原因是根本无人能靠近,据目击者说,有一条大蛇常年伏卧在那里,到2002年江泽民当政的最后一年,那条大蛇才悄然离去。 桃坡村掌布河谷风景区,全长6公里,有奇山、奇水、奇石、奇洞、奇竹、奇树、奇鱼等景观。景区距县城63公里,有公路直达,交通便利。 2002年6月,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推荐该景区为摄影采风点,原任村支书王国富在清扫景区时,无意中发现一巨石上有「产」、「党」两个大字,他把长期堆放在巨石旁的秸秆搬开后.发现石壁上隐约出现酷似「中国共产党亡」六个横排大字,字体匀称方整,每字约一尺见方,笔划突出于石面,如浮雕。 最不可思议的是「国」和「产」两个字是正体字,剩下的就是「中」「共」「党」「亡」了。 前来探奇的游客先后给它取了「天书」、「藏字石」、「太阳石」、「神石」等名称,「藏字石」成了掌布河谷风景区的「七奇」之首,令人称奇叫绝。但是没有人敢提那第六个字「亡」,纷纷报导前五个字「中国共产党」,但每一个亲眼观看的人都心知肚明。中共十六大政治局九常委都低调去看过,看完后一声不响的走了。 ◎ 北京专家考察结论:「藏字石」已有2.7亿岁 2003年8月中旬,平塘县邀请了贵州省地质专家到掌布作考察,写出了详细考察报告,认定「藏字石」是从河谷左岸陡崖上坠落下来的一块巨石,在陡崖上仍可看到崩塌岩体留下相应凹槽,崩塌岩体坠地后,分裂为左右两块巨石,「中国共产党亡」几个大字就清晰地显现在右边巨石的内侧断裂面上,由此得名「藏字石」。这几个大字中的「亡」字特殊的大。 随着「藏字石」 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不少人担心省专家鉴定的权威性不够。事隔三月,应平塘县委、县政府的邀请,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土、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专家刘宝君,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著名古生物学专家李凤麟等15人组成的「贵州平塘地质奇观-中国名家科学文化考察团」,于2003年12月5日至8日深入掌布河谷重点对「藏字石」进行实地考察。 专家一致认为,掌布河谷景区「藏字石」上的字位于距今2.7亿年左右的二迭统栖霞组深灰色岩中。字的均匀排列现象,专家们认为出现这种事情的概率是1,000亿分之一,几乎不可能。虽是极其罕见的小概率,但均可从地质科学特别是沉淀地质学上得到解释和说明,「藏字石」上至今未发现人工雕凿及其它人为加工痕迹,堪称世界级奇观,具有不可估量的地质研究价值。 刘宝君院士说:「平塘出现这一现象从科学的角度是可以解释的,奇怪的是它的概率太微乎其微了,这个现象在平塘出现,对于我们这样专业的人也觉得十分罕见,因此我们要保护,要研究,要利用它。」国土资源部教授毕孔彰说:「我们这个考察团是由区域地质学家、层积学家、地球化学家、古生物学家、构造地质学家、国家地质公园专家、规划专家以及著名教授、学者等人员组成,是很全面的,能够保证考察的综合性和完整性。」 这次考察,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旅游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20多家媒体记者随团采访报导,包括人民网、新浪网、东方网、搜狐网、雅虎、新华网等互联网在内的100多家报纸、电视、网站转发了这一科学考察活动消息。但没有一个人敢报导自己看到了第六个字──「亡」! ◎ 中共笔杆子不敢承认亲眼目睹六个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