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湖北萬民反垃圾焚燒廠 警察暴力清場(圖)
 
2019年7月8日發表
 
湖北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上萬人進行遊行示威,抗議當地政府建垃圾焚燒發電廠。

【人民報消息】繼6月28日之後,湖北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於7月2、3日持續爆發上萬人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反對修建陳家衝垃圾焚燒場項目。當地政府不但不解決民衆訴求,反而調動警力進行暴力鎮壓,有民衆被打傷,但是民衆依舊堅持維權。 據公開數據顯示,陳家衝垃圾填埋場隸屬於市管企業,2007年投產。佔地1,005畝,總容量1,400萬立方米,設計日處理量爲200噸。一期投入使用僅僅5年,填埋量已超過320萬噸,處於超填狀態。過去10年所產生的惡臭經常覆蓋8公里範圍內的陽邏全鎮以及陽邏港口,嚴重影響陽邏發展和居民生活。 該發電項目承建單位是武漢環投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國企),今年4月17日才成立。目前,焚燒站的選址在開發區中心城區的上風口(選址地也是十多年的垃圾填埋場),覆蓋新城區和全陽邏街道居民區,方圓3公里內聚集着兩所高校、二十多個小區,數十家工廠企業,受影響民衆達到30萬人。 一名居民表示,6月17日民衆得知要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消息,6月23日百餘名民衆就在新城附近保利圓夢城處維權,他們身穿白色T恤,發傳單。結果有二十餘人被抓,第二天才獲釋。 但民衆的維權並沒有因此而中斷,至6月28日,事件迅速升級,上萬名民衆走上陽邏街的街頭遊行,齊聲高呼「還我綠水青山」的口號,整個陽邏街陷入癱瘓狀態。 一名現場民衆透露,28日早上8時起,遊行隊伍從陽邏政務中心,經過大轉盤,再到中商、武商、量販到保利圓夢城,一路三四公里長全部都是人,最後遊行到經濟開發區地鐵站處。 但是,上萬民衆的抗議活動最終以警方暴力清場的方式結束。根據視頻和社交媒體用戶的消息,防暴警察用警棍毆打民衆,有一些人被壓倒在地,一部份人被拖走。 一張照片顯示,一名男子躺在一輛救護車上,頭部流着血。另一照片顯示,警察將一名老婦人壓倒在地,並用膝蓋按住她的脖子。 在民衆抗議活動遭鎮壓之後,每天晚上仍然有大批民衆上街散步,至7月2、3日晚,整個陽邏街人山人海,抗議人數再度達到萬人。同時,街上也隨處可見警車、黑衣保安、手持盾牌和警棍的防暴警察。 一名現場民衆表示,所謂的「警察」是從武漢市內調來的黑社會人員以及不明身份的保安、城管等冒充的,還有倉埠、靠山等地的「民兵」,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10元(人民幣)的補助和在新港大酒店的一頓聚餐。 7月2日晚,民衆和往常一樣在大轉盤、中商、柴泊湖廣場等地聚集,一名現場民衆表示,初步估算至少有上萬人。 另一名現場民衆表示,地方政府由於調動的警力不足,初期只是將民衆攔起來,雙方一直處於對峙狀態。後來有人散播假消息,騙走部份人前往圍觀後,警察就開始暴力清場。 視頻顯示,有一名民衆倒在地上,頭破血流,已被送往醫院。 7月3日晚,仍然有上萬名民衆聚集在陽邏的街上,面對的還是大批的警力佈陣。 但是,陽邏民衆在遭到多次暴力鎮壓後,擔心自己與外媒聯繫被說成「間諜」、「反華勢力」等,都不敢發聲。 而當地媒體也集體噤聲,地方政府更是極力封鎖消息,微博、抖音等視頻被刪除,微信羣、QQ羣大量被封殺。 有民衆表示,工地一直處於施工狀態。 7月4日開始,當地政府變化招數,派出大批工作人員進入小區進行威逼利誘,並利用宵禁等手段持續打壓。 有民衆透露,7月4日中午,陽邏街各小區都有工作人員挨家「走訪」,逼迫民衆簽字同意(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威脅不簽字就取消各種福利待遇、養老金等。更有小區工作人員欺騙無知的老人簽字,或以金錢誘惑,簽字就發500元,以此製造假民意。 此外,當地政府還使用各種奇招來阻止民衆上街,讓放暑假的學生、社會人員穿上警服每天晚上到街上「值班」。在各條大街上,除警車、特警、防暴警察之外,還安插許多便衣人員監視民衆的一舉一動。 同時實行宵禁,商業街的店鋪要在晚上6時準時關門閉店,不許營業。 7月5日,當地政府更是變化招數阻止民衆上街,在各小區門口安排人員進行盤查登記,只准進不準出,讓民衆無法走出小區。 不過,各種招數都沒有動搖民衆維權的決心,每天晚上仍然有大批民衆走上街頭「散步」。 7月6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承建單位發佈《關於招標網上陳家衝填埋氣相關招標項目的說明》,聲稱是陳家衝現有垃圾填埋氣治理工程,不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落款並沒有任何公章。 有民衆表示不會相信任何網絡傳出的消息,只看當地政府正式發佈的蓋有公章的紅頭文件。 據悉,廣東在近期也曾發生同類事件。6月19日起,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數萬民衆持續遊行示威,反對在該縣民堂村建垃圾焚燒發電廠。3天后,鬱南縣政府發公告取消該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另外,湖北仙桃市已經開工2年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市民大規模抵制運動下,6月26日,仙桃市政府官網也宣佈停止該項目。△

 
分享:
 
人氣:86,28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