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近期重點推薦文章 
2018年12月1日
 

比利時漁民騎馬入海捕蝦 全球僅見(圖)
 
陳俊村
比利時濱海小鎮東代恩凱爾克,是全球唯一一個保留騎馬捕蝦傳統的地方。

【人民報消息】東代恩凱爾克(Oostduinkerke)是比利時濱臨北海的一個城鎮,當地漁民迄今仍保持一項傳承幾百年的傳統──騎馬捕蝦。目前在世界各地,只有這個地方保存這種特殊的捕蝦方式,而這項傳統也於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名錄中。 東代恩凱爾克的漁民表示,騎馬捕蝦的傳統在13或14世紀時就已經存在,迄今已經有大約700年的歷史。而該鎮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仍在使用這種方法捕蝦的地方。 騎馬捕蝦通常在退潮前後大約一個小時進行。漁民會騎着馬先將載着漁網等工具的拖車拉到海邊,再換穿經典的黃色外衣。待所有工具都備妥之後,他們會騎着馬、拖着漁網在海水中緩緩行進,藉以捕捉本地產的灰蝦。 漁民騎乘的馬都是本地的挽馬,身體強健而且能吃苦,但必須經過一年左右的訓練才能下海捕魚。當牠們在淺海區行走時,海水只到牠們的胸部位置。 在馬匹於海水中行走約半個小時後,漁民會讓牠們休息一下,同時整理漁獲,如果是小魚、螃蟹或太小的蝦子,就會放生。而捕獲的灰蝦則會放在馬匹兩側的籃子裏。他們一天大約能捕到10至20公斤的蝦子。 由於社會的變遷,再加上捕蝦所得不多,因此騎馬捕蝦在東代恩凱爾克也逐漸式微,目前僅剩少部份漁民依然使用此法。所幸在有關當局與觀光客的支持下,這項傳統還能繼續傳承下去。 對於這些漁民而言,即便騎馬捕蝦逐漸式微,這項傳統仍將存留在他們心中,成爲其文化的一部份,而他們也將永遠以擁有它爲榮。△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8/12/2/6834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18年12月1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