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圖)
 
唐風
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滅亡,有這樣的話嗎?

【人民報消息】「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出自《論語》子路篇。 魯定公問:「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興旺,有這樣的話嗎?」孔子回答:「話不可以這樣說啊。不過,人們說:『做國君很艱難,做臣下也不易。』如果真能知道做國君的艱難,不就近於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旺了嗎?」 魯定公又問:「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滅亡,有這樣的話嗎?」孔子回答:「話不可以這樣說啊。不過,人們說『我做國君沒有別的快樂,只是我說什麼話都沒有人敢違抗我。』如果說的話正確而沒有人違抗,不也很好嗎?如果說的話不正確而沒有人違抗,不就近於一句話可以使國家滅亡了嗎?」 孔子認爲,如果君主知道「爲君難」,出言必會謹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知道「爲臣不易」,就會禮遇臣下,廣開言路,虛懷納諫,而不會暴戾恣睢。這樣,君臣同心,國家有治,就等於「一言興邦」。 反之,如果君主剛愎自用,獨裁專制,那麼如果這個君主說得對倒也罷了;如果說得不對,沒人敢提出反對意見,臣子投其所好,阿諛奉迎,直臣進諫則忠言逆耳難聽,最終就要自食惡果。這樣,就等於「一言喪邦」,也就是決策者的言行關係到國家興亡,不可不慎。 一言而喪邦 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經常被後人引爲殷鑑的亡國暴君之一,他同商紂王頗有雷同,天資過人,絕非昏庸之輩。但是他恃才矜己,傲慢自大,從不聽人勸諫,短短十四年就斷送了文帝克勤克儉、勵精圖治開創的經濟繁榮、政治穩定的河山基業。 隋煬帝曾經公開對虞世南說:「我生性不喜人勸諫。如果是達官,還想進諫以求官,我更不能饒他。如果卑賤士人,我還可以饒他,但絕不讓他出人頭地。你記住吧!」甚至還說:「有諫我者,當時不殺,後必殺之。」 隋煬帝即位不久,倚仗他父親節儉勤政創下的基業,大興土木,賞賜無度,追求享樂,四處遊玩。一些忠直大臣都擔心這樣下去將不利於隋朝的長治久安,紛紛勸諫或議論,但卻都遭到隋煬的誅殺。 大業三年, 煬帝下詔收集北齊、北周故樂人及天下散樂。太常卿高穎勸諫說:「此樂久廢,現在要徵集,恐怕那些沒有見識的人會放棄原來的正宗而追逐這些末流,相互教習傳播開來。」煬帝聽了很不高興。 爲了向突厥啓民可汗炫耀富有,煬帝令人制造大帳,可容納數千人,在帳內設宴款待啓民可汗及其部落人衆,又賞賜啓民帛二十萬段。煬帝還下詔徵發丁男百餘萬修築長城,尚書左僕射蘇威直言勸諫,煬帝不聽。高穎、賀若弼、宇文弼等人都極力勸諫,隋煬帝非但不反省自己,反而扣上誹謗朝政的罪名,把他們全部處死。 大業十二年,隋煬帝的暴政已激起天怒人怨,農民起義的烈火在四處燃燒,可是竟無人敢向煬帝講真話。宰相蘇威不願意說假話,在煬帝問起「盜賊」情況時就將身體隱藏在廊柱後面,不敢讓煬帝看到。 一次,煬帝特地把他叫到跟前來問,他只好回答:「我不主管這些,不清楚有多少,只擔心賊衆離我們越來越近。」煬帝問他是什麼意思,蘇威說:「他日賊佔據長白山,現在已近在汜水。」煬帝聽了很不高興,後來找茬將蘇威削職爲民。 就是在這種形勢下,煬帝還打算從洛陽到江都去遊玩。右侯衛大將軍趙才勸諫說:「如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回京城,安定黎民百姓。」煬帝勃然大怒,將趙才逮捕下獄。 建節尉任宗是個小官,上書極諫,當天煬帝就將他在朝堂上杖殺。奉信郎崔民像也是一個小官,在建國門上表勸諫,煬帝怒,先卸了他的下巴,然後殺掉。 煬帝一行走到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又上表請示還京城長安,煬帝殺掉他後繼續前走。到了梁郡,郡上有人攔住車駕上書說:「陛下若是去了江都,天下就不再是陛下所有了!」煬帝又將來人殺掉。當時大官不敢勸諫;小官被殺,又讓無官的百姓來諫。而隋煬帝則是來一個殺一個,毫不手軟。 大臣虞世基知道他「惡聞」農民起義的消息,看到這方面的報告,便「仰損表狀,不以實聞」。東都的越王楊侗被瓦崗軍攻得招架不住,派元善達到江都向煬帝告急,求援,反而被認爲是誑騙聖上。 有個宮女向煬帝報告:「外聞人人慾反。」 煬帝竟令將她殺死。宿衛的禁軍士兵有時也偶爾談起這方面的情況,蕭皇后明知是真情,也不得不說:「天下事一朝至此,勢已然,無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憂煩耳。」從此就再無人提及這方面的事情了。 不久,宇文化及等人發動政變,將隋煬帝勒死在江都宮中,隋朝隨之滅亡。但煬帝至死也沒有反思已過,當反叛他的親信馬文舉等要殺他時,他還問:「我有何罪,該當如此?」馬文舉說:「你置宗廟於不顧,輕動干戈,遊玩不息,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專任奸邪,拒聽忠言。使得丁壯死在戰場,女弱填入溝壑,萬民失業,變亂四起,你還能說沒有罪嗎?」隋煬帝嘆道:「我確實對不住老百姓。至於你們跟着我享盡榮華富貴,我沒有對不住你們。」司馬德勘說:「天下同怨,何止一人!」 一言而興邦 唐高祖李淵認爲「周,隋之季,忠臣結舌,一言喪邦,諒足深誡。」唐太宗更加深以隋煬帝拒諫飾非爲鑑,他曾經對大臣說:「我讀《隋煬帝集》,文辭深奧博大,隋煬帝也知道讚揚堯舜批評桀紂,爲什麼做事卻不是這樣呢!」 魏徵回答:「自古以來,人君爲難,只因爲出言即成善惡。如果人君出言後能聽一聽臣下對自己過錯的勸諫,國家就會興盛;若出言後只想讓人服從,國家就會滅亡。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所以即使是聖人,也應該謙虛接受別人的意見。這樣,智慧的人會獻出自己的謀略,勇敢的人也會竭盡全力。隋煬帝仰仗自己有才,十分驕橫和自以爲是,說的是堯舜的話,做的卻是桀紂的事,還不自覺,最後導致滅亡。」 太宗說:「這些事情過去沒有多久,我們得記住其中的教訓。」 爲了了解施政的得失,及時改過遷善,唐太宗鼓勵臣下進諫,擴大諫官職權,要求凡詔令不妥須當奏明,不得阿從。比如喜歡直諫的魏徵,雖然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屬,但唐太宗卻不計前嫌,任他爲諫官,允許直接詢問政事得失,而且愛護備至。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太宗均虛心納諫、擇善而從。孫伏伽、戴冑、魏徵、王珪、褚遂良、馬周、張玄素等都因爲敢於直諫而被嘉獎賞賜或者委以重任。唐太宗以人爲鏡匡正自身言行的坦蕩胸懷,羣臣不避逆鱗直言敢諫,這無疑是貞觀之治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刪減)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唐太宗治國 公平最重要(圖) 2017/5/25 (39,975次)
戒貪養德 避禍得福(圖) 2017/5/1 (46,721次)
向唐太宗學治國之道(圖) 2017/4/20 (48,647次)
不謀私利的唐朝宰相 魏徵(圖) 2017/3/25 (49,396次)
房玄齡推功讓能(圖) 2017/1/23 (43,532次)
唐太宗贊姚思廉忠義(圖) 2016/12/26 (44,765次)
《羣書治要》諫書的匡政著作(圖) 2016/11/27 (45,410次)
太宗下詔讚賞韋挺(圖) 2016/8/16 (32,514次)
李大亮直言勸諫 竟得唐太宗賜《漢紀》(圖) 2016/4/13 (19,934次)
江澤慧受賄450萬 副省長王懷忠爲此被滅口(多圖) 2017/6/10 (655,922次)
十六大前 江竊國200億元 劉金寶險遭滅口(圖) 2017/6/9 (606,979次)
攻擊王岐山,曾慶紅吩咐供錢無上限(圖) 2017/6/8 (634,411次)
預測英國大選:首相謝幕 工黨上臺(多圖) 2017/6/7 (192,857次)
永遠的迷!俄紅旗歌舞團精英離奇覆沒(多圖) 2017/6/5 (324,429次)
小行星滋潤逆行 科學家杞人憂天(多圖) 2017/6/2 (271,906次)
糊弄咱!最高檢拿老百姓的錢賠冤民(圖) 2017/5/31 (186,867次)
權當小笑話:吳官正留下了一句話(圖) 2017/5/30 (320,156次)
黃奇帆,你站在那兒,算是哪頭大瓣蒜(多圖) 2017/5/29 (638,346次)

三代四口被雷劈 科學家嘔心瀝血無結論(圖) 2017/5/28 (111,952次)
人間將發生大事 天文學家竟說壯觀(圖) 2017/5/26 (280,742次)
世界看似很亂 金正恩的七寸就是中共(多圖) 2017/5/25 (213,947次)
光輝燦爛的太空 科學家看是一片昏暗(多圖) 2017/5/24 (266,651次)
逃離魔窟!馬三家求救信主角現身美國(多圖) 2017/5/23 (293,138次)
江綿恆沒出國,出事了!(多圖) 2017/5/22 (686,407次)
一個慘烈車禍竟得到網友的如此評論(多圖/視頻) 2017/5/20 (254,161次)
公元前的古文明在告訴我們什麼(多圖) 2017/5/19 (271,689次)
不可思議的離奇猝死…這還不算完(下)(多圖) 2017/5/18 (287,010次)
應勇會見捷克總統 韓正去大學遛彎(圖) 2017/5/17 (197,132次)
韓總統文在寅的陽光 金正恩爲這拒收(多圖) 2017/5/16 (591,600次)
瞬間空中爆炸 女傘兵大難不死之因(多圖/視頻) 2017/5/14 (257,170次)
神奇!連美國副總統級的將軍都驚動了(圖) 2017/5/13 (116,027次)
BBC喊疼!美軍智能炸彈定點剷除IS(圖) 2017/5/12 (199,089次)
江寫交代材料時中風 江綿恆圈起來了 (圖) 2017/5/11 (613,993次)
張德江:10月起,滿8歲孩亂議國事可批捕(圖) 2017/5/9 (217,597次)
國妖張德江屁股長刺兒 又跑去澳門(圖) 2017/5/8 (211,946次)
法國順天意而行 擁抱歐盟前景亮(圖) 2017/5/8 (192,616次)
宋美齡評二姐: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下)(多圖) 2017/5/7 (613,139次)
不可思議的離奇猝死…觀音之鄉的悲哀(中)(多圖) 2017/5/6 (278,864次)
他們向天呼救,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了(圖/視頻) 2017/5/5 (246,209次)
不可思議的離奇猝死…寫給活人看(上)(多圖) 2017/5/3 (318,206次)
宋美齡評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塗(上) (圖) 2017/5/2 (635,558次)
印度八歲女「猴孩」衣衫乾淨成謎(圖) 2017/4/30 (106,359次)
歐盟離婚條件太…英相哭了,勒龐蹦高兒(多圖) 2017/4/29 (191,871次)
震驚世界的偉大演出 爲何你必看(多圖) 2017/4/28 (282,36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