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图)
 
唐风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话吗?

【人民报消息】“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出自《论语》子路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话不可以这样说啊。不过,人们说:‘做国君很艰难,做臣下也不易。’如果真能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了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话不可以这样说啊。不过,人们说‘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敢违抗我。’如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了吗?” 孔子认为,如果君主知道“为君难”,出言必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知道“为臣不易”,就会礼遇臣下,广开言路,虚怀纳谏,而不会暴戾恣睢。这样,君臣同心,国家有治,就等于“一言兴邦”。 反之,如果君主刚愎自用,独裁专制,那么如果这个君主说得对倒也罢了;如果说得不对,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臣子投其所好,阿谀奉迎,直臣进谏则忠言逆耳难听,最终就要自食恶果。这样,就等于“一言丧邦”,也就是决策者的言行关系到国家兴亡,不可不慎。 一言而丧邦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经常被后人引为殷鉴的亡国暴君之一,他同商纣王颇有雷同,天资过人,绝非昏庸之辈。但是他恃才矜己,傲慢自大,从不听人劝谏,短短十四年就断送了文帝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开创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河山基业。 隋炀帝曾经公开对虞世南说:“我生性不喜人劝谏。如果是达官,还想进谏以求官,我更不能饶他。如果卑贱士人,我还可以饶他,但绝不让他出人头地。你记住吧!”甚至还说:“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 隋炀帝即位不久,倚仗他父亲节俭勤政创下的基业,大兴土木,赏赐无度,追求享乐,四处游玩。一些忠直大臣都担心这样下去将不利于隋朝的长治久安,纷纷劝谏或议论,但却都遭到隋炀的诛杀。 大业三年, 炀帝下诏收集北齐、北周故乐人及天下散乐。太常卿高颖劝谏说:“此乐久废,现在要征集,恐怕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会放弃原来的正宗而追逐这些末流,相互教习传播开来。”炀帝听了很不高兴。 为了向突厥启民可汗炫耀富有,炀帝令人制造大帐,可容纳数千人,在帐内设宴款待启民可汗及其部落人众,又赏赐启民帛二十万段。炀帝还下诏征发丁男百余万修筑长城,尚书左仆射苏威直言劝谏,炀帝不听。高颖、贺若弼、宇文弼等人都极力劝谏,隋炀帝非但不反省自己,反而扣上诽谤朝政的罪名,把他们全部处死。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的暴政已激起天怒人怨,农民起义的烈火在四处燃烧,可是竟无人敢向炀帝讲真话。宰相苏威不愿意说假话,在炀帝问起“盗贼”情况时就将身体隐藏在廊柱后面,不敢让炀帝看到。 一次,炀帝特地把他叫到跟前来问,他只好回答:“我不主管这些,不清楚有多少,只担心贼众离我们越来越近。”炀帝问他是什么意思,苏威说:“他日贼占据长白山,现在已近在汜水。”炀帝听了很不高兴,后来找茬将苏威削职为民。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炀帝还打算从洛阳到江都去游玩。右侯卫大将军赵才劝谏说:“如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回京城,安定黎民百姓。”炀帝勃然大怒,将赵才逮捕下狱。 建节尉任宗是个小官,上书极谏,当天炀帝就将他在朝堂上杖杀。奉信郎崔民像也是一个小官,在建国门上表劝谏,炀帝怒,先卸了他的下巴,然后杀掉。 炀帝一行走到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又上表请示还京城长安,炀帝杀掉他后继续前走。到了梁郡,郡上有人拦住车驾上书说:“陛下若是去了江都,天下就不再是陛下所有了!”炀帝又将来人杀掉。当时大官不敢劝谏;小官被杀,又让无官的百姓来谏。而隋炀帝则是来一个杀一个,毫不手软。 大臣虞世基知道他“恶闻”农民起义的消息,看到这方面的报告,便“仰损表状,不以实闻”。东都的越王杨侗被瓦岗军攻得招架不住,派元善达到江都向炀帝告急,求援,反而被认为是诳骗圣上。 有个宫女向炀帝报告:“外闻人人欲反。” 炀帝竟令将她杀死。宿卫的禁军士兵有时也偶尔谈起这方面的情况,萧皇后明知是真情,也不得不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忧烦耳。”从此就再无人提及这方面的事情了。 不久,宇文化及等人发动政变,将隋炀帝勒死在江都宫中,隋朝随之灭亡。但炀帝至死也没有反思已过,当反叛他的亲信马文举等要杀他时,他还问:“我有何罪,该当如此?”马文举说:“你置宗庙于不顾,轻动干戈,游玩不息,穷奢极侈,荒淫无度,专任奸邪,拒听忠言。使得丁壮死在战场,女弱填入沟壑,万民失业,变乱四起,你还能说没有罪吗?”隋炀帝叹道:“我确实对不住老百姓。至于你们跟着我享尽荣华富贵,我没有对不住你们。”司马德勘说:“天下同怨,何止一人!” 一言而兴邦 唐高祖李渊认为“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唐太宗更加深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他曾经对大臣说:“我读《隋炀帝集》,文辞深奥博大,隋炀帝也知道赞扬尧舜批评桀纣,为什么做事却不是这样呢!” 魏征回答:“自古以来,人君为难,只因为出言即成善恶。如果人君出言后能听一听臣下对自己过错的劝谏,国家就会兴盛;若出言后只想让人服从,国家就会灭亡。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所以即使是圣人,也应该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智慧的人会献出自己的谋略,勇敢的人也会竭尽全力。隋炀帝仰仗自己有才,十分骄横和自以为是,说的是尧舜的话,做的却是桀纣的事,还不自觉,最后导致灭亡。” 太宗说:“这些事情过去没有多久,我们得记住其中的教训。” 为了了解施政的得失,及时改过迁善,唐太宗鼓励臣下进谏,扩大谏官职权,要求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比如喜欢直谏的魏征,虽然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但唐太宗却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而且爱护备至。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孙伏伽、戴胄、魏征、王珪、褚遂良、马周、张玄素等都因为敢于直谏而被嘉奖赏赐或者委以重任。唐太宗以人为镜匡正自身言行的坦荡胸怀,群臣不避逆鳞直言敢谏,这无疑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删减)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唐太宗治国 公平最重要(图) 2017/5/25 (39,975次)
戒贪养德 避祸得福(图) 2017/5/1 (46,721次)
向唐太宗学治国之道(图) 2017/4/20 (48,647次)
不谋私利的唐朝宰相 魏征(图) 2017/3/25 (49,396次)
房玄龄推功让能(图) 2017/1/23 (43,532次)
唐太宗赞姚思廉忠义(图) 2016/12/26 (44,765次)
《群书治要》谏书的匡政著作(图) 2016/11/27 (45,410次)
太宗下诏赞赏韦挺(图) 2016/8/16 (32,514次)
李大亮直言劝谏 竟得唐太宗赐《汉纪》(图) 2016/4/13 (19,934次)
江泽慧受贿450万 副省长王怀忠为此被灭口(多图) 2017/6/10 (655,922次)
十六大前 江窃国200亿元 刘金宝险遭灭口(图) 2017/6/9 (606,979次)
攻击王岐山,曾庆红吩咐供钱无上限(图) 2017/6/8 (634,411次)
预测英国大选:首相谢幕 工党上台(多图) 2017/6/7 (192,857次)
永远的迷!俄红旗歌舞团精英离奇覆没(多图) 2017/6/5 (324,429次)
小行星滋润逆行 科学家杞人忧天(多图) 2017/6/2 (271,906次)
糊弄咱!最高检拿老百姓的钱赔冤民(图) 2017/5/31 (186,867次)
权当小笑话:吴官正留下了一句话(图) 2017/5/30 (320,156次)
黄奇帆,你站在那儿,算是哪头大瓣蒜(多图) 2017/5/29 (638,346次)

三代四口被雷劈 科学家呕心沥血无结论(图) 2017/5/28 (111,952次)
人间将发生大事 天文学家竟说壮观(图) 2017/5/26 (280,742次)
世界看似很乱 金正恩的七寸就是中共(多图) 2017/5/25 (213,947次)
光辉灿烂的太空 科学家看是一片昏暗(多图) 2017/5/24 (266,651次)
逃离魔窟!马三家求救信主角现身美国(多图) 2017/5/23 (293,138次)
江绵恒没出国,出事了!(多图) 2017/5/22 (686,407次)
一个惨烈车祸竟得到网友的如此评论(多图/视频) 2017/5/20 (254,161次)
公元前的古文明在告诉我们什么(多图) 2017/5/19 (271,689次)
不可思议的离奇猝死…这还不算完(下)(多图) 2017/5/18 (287,010次)
应勇会见捷克总统 韩正去大学遛弯(图) 2017/5/17 (197,132次)
韩总统文在寅的阳光 金正恩为这拒收(多图) 2017/5/16 (591,600次)
瞬间空中爆炸 女伞兵大难不死之因(多图/视频) 2017/5/14 (257,170次)
神奇!连美国副总统级的将军都惊动了(图) 2017/5/13 (116,027次)
BBC喊疼!美军智能炸弹定点铲除IS(图) 2017/5/12 (199,089次)
江写交代材料时中风 江绵恒圈起来了 (图) 2017/5/11 (613,993次)
张德江:10月起,满8岁孩乱议国事可批捕(图) 2017/5/9 (217,597次)
国妖张德江屁股长刺儿 又跑去澳门(图) 2017/5/8 (211,946次)
法国顺天意而行 拥抱欧盟前景亮(图) 2017/5/8 (192,616次)
宋美龄评二姐: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下)(多图) 2017/5/7 (613,139次)
不可思议的离奇猝死…观音之乡的悲哀(中)(多图) 2017/5/6 (278,864次)
他们向天呼救,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了(图/视频) 2017/5/5 (246,209次)
不可思议的离奇猝死…写给活人看(上)(多图) 2017/5/3 (318,206次)
宋美龄评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上) (图) 2017/5/2 (635,558次)
印度八岁女“猴孩”衣衫干净成谜(图) 2017/4/30 (106,359次)
欧盟离婚条件太…英相哭了,勒庞蹦高儿(多图) 2017/4/29 (191,871次)
震惊世界的伟大演出 为何你必看(多图) 2017/4/28 (282,36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