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爲什麼退休稱爲"懸車"?(圖)
李靖畫像。

【人民報消息】在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記載:「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爲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又《漢‧蔡邕‧陳實碑》載有:「及文書赦宥,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四門備禮,閉心靜居。」另有《漢‧班固‧白虎通道德論‧卷四‧致仕》上說:「臣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爲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這些古文裏的懸車之年、懸車告老、懸車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爲七十歲﹚辭官退休。那麼,爲什麼用「懸車」來表示退休呢? 其實中國古代早有官員的退休制度,稱爲致仕、致事、致政、告老、請老,就是「還祿位於君」,即年老或多病而辭去官職在家休養閒居。如《公羊傳‧宣公元年》載有:「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何休注:「致仕,還祿位於君。」又《左傳‧魯襄公三年》︰「祁奚請老」,《左傳‧襄公七年》︰「冬十月,晉韓獻子告老。」另《禮記‧曲禮上》說:「大夫七十而致事。」鄭玄注︰「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 而據記載,中國古代退休制度緣於周朝,正式形成制度則在漢朝,而於唐、宋時代得以完善和發展。自西周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記載後,其後的各朝代大都規定官吏七十歲致仕,到了明清兩代,才改爲六十歲退休。 歷代官員退休後,在政治上、物質上均享有優待,許用官家專車送回,沿途接待。政治上待遇主要有加銜晉級、參聽朝政及恩蔭子孫等;經濟上待遇則有給俸和賜物。但各個朝代的待遇不盡相同,漢代規定,年俸祿在兩千石以上者,可帶原俸祿的三分之一作爲養老金。魏、晉時期的官吏或賜給實物,或採授之「顧問」性質的閒職,供養終身。唐代一至九品官吏告老之後,賜給「永樂田」可傳子孫。清代對四品以下官員正常退休者給予厚品休致。 也有的人退而不休,年歲雖老,依然受朝廷重用。如《晉書‧王祥傳》就記載了晉武帝對王祥不僅十分尊寵,還照顧他安享晚年,在朝廷有大事時仍諮詢他的意見。 當然也有貪戀權勢不肯退休的人,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寫《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可憐八九十,齒墮雙眸昏。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金章腰不勝,傴僂入君門。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時共嗤誚,晚歲多因循。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寂寞東門路,無人繼去塵。」用以諷刺他們,並在當時的長安傳誦一時。 不過也有爲人風骨清高,備受史家所稱讚的。如唐太宗時的李靖,一生功績卓著,六十四歲時患了足疾,自感行動不便,就「上表乞駭骨,言甚懇切」。另外還有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郭子儀,同樣也在六十四歲時請求退休,謂「願罷此官,庶禮讓興行由臣而致也」。 而把退休稱爲「懸車」是有其典故的。《漢書‧薛廣德傳》上載有︰「與丞相定國、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馬、黃金六十斤,罷。廣德爲御史大夫,凡十月免。東歸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爲榮,縣﹙同懸﹚其安車傳子孫。」這是說薛廣德和丞相趙定國、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一起上書要求退休,皇帝便賞賜他們每人由四匹馬拉的、舒適的馬車和六十斤黃金。薛廣德便駕車東歸沛地退隱,當地太守等在邊界上來迎接他,沛這個地方的人們也以他的到來感到榮耀。後來,薛廣德就把皇帝賜的安車懸掛起來,留給後世子孫。 顏師古對這段文字裏的「懸車」下過註解。師古曰︰「縣其所賜安車以示榮也。致仕縣車,蓋亦古法。韋孟詩云『縣車之義,以洎小臣』也。」是說薛廣德懸車以示光榮。而此種作法,在古代早已有退休時將馬車懸起的習慣了。另韋孟詩也有解釋︰「懸車的意思就是讓小臣安定下來,不用再辛苦奔波了。」 所以「懸車」象徵着自己年歲已大,不能再四處奔走了。因此,後人就將退休稱爲懸車,也含有讚美的意思﹙光榮退休﹚。△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各地維權簡訊(圖) 2016/12/6 (47,125次)
退休金免費供飯 希望幫助需要之人(圖) 2016/11/26 (50,166次)
退休教師節衣縮食 捐款數十萬資助貧生(圖) 2016/10/31 (45,088次)
退休山村老校長 街頭賣瓜救孫女(圖) 2016/7/11 (47,670次)
百病纏過身的四川退休女教師遞冤狀(圖) 2016/1/1 (29,512次)
100歲奶奶工作85年不願退休(圖) 2015/11/17 (26,267次)
河北退休大學教師控告江澤民(圖) 2015/7/18 (20,494次)
小笑話:烏鴉嘴張召忠退休奇遇(圖) 2015/7/9 (245,165次)
逾千江蘇民辦教師省府上訪遭鎮壓(圖) 2014/12/18 (30,664次)
川普給阿薩德吃了59個大黑棗之後(多圖) 2017/4/10 (217,799次)
銀河系被誰推動 科學家的解釋笑掉大牙(多圖) 2017/4/6 (276,686次)
清明節江系在新華網暗咒習近平(多圖) 2017/4/5 (215,034次)
三條腿的倫蒂尼靠他自己的殘疾爲生(圖) 2017/4/4 (86,835次)
明鏡被封!何頻無意點火燒到江老闆(圖) 2017/4/3 (637,046次)
天上三恆星衝突 人間英格蘭奪位(多圖) 2017/4/2 (281,554次)
不同時期的11張古地圖讓我們學會謙卑(多圖) 2017/4/1 (294,075次)
小笑話:港人"治"港 林鄭被任命(圖) 2017/4/1 (298,805次)
今年七一宣誓就任港首的不是曾俊華(多圖) 2017/3/31 (219,488次)

新華網透露中聯辦張曉明成臭襪子(多圖) 2017/3/28 (200,499次)
小笑話:得罪誰,林鄭也不敢得罪他(圖) 2017/3/27 (297,404次)
新華網首頁這宣傳畫要整死習近平(多圖) 2017/3/25 (250,774次)
慘不忍睹的NASA新發現(圖) 2017/3/24 (276,694次)
習近平,香港什麼時候不再需要一國兩制(圖) 2017/3/23 (204,650次)
四位因公殉職的優秀共產黨員猝死(多圖) 2017/3/22 (310,275次)
南蘇丹客機墜毀只剩尾巴 全部逃生(圖) 2017/3/21 (77,779次)
神的眷顧!美國男子神奇打盹逃過死劫(多圖) 2017/3/21 (111,731次)
大難正在臨頭!加州沙漠成花的海洋(多圖) 2017/3/20 (302,173次)
《麻醉師》全國巡演 爲抖落江那點醜事(圖) 2017/3/19 (612,012次)
扯!時空漣漪探測機能引發那啥(圖) 2017/3/19 (264,639次)
磚家隨哈勃起舞 歪批衆恆星爆炸(多圖) 2017/3/18 (264,356次)
預兆!金正男全家離中共赴美國 提供DNA(圖) 2017/3/15 (203,213次)
萬里哭了!人大會議修改兩項最重大民法(多圖) 2017/3/12 (205,505次)
唐代奇緣:第一仙人許狀頭(圖) 2017/3/11 (68,233次)
危機之際 金韓松爲何選擇避難美國(多圖) 2017/3/9 (192,221次)
兩會一瞥 三十年河西(多圖) 2017/3/7 (601,448次)
習近平在兩會上海團講話 靜安寺的鐘掉下(多圖) 2017/3/5 (645,188次)
判曾蔭權入獄在敲打港首競選者(多圖/視頻) 2017/3/2 (420,637次)
英國脫歐舉步維艱 莫非天人不合一(圖) 2017/3/1 (178,573次)
法制晚報爲江澤民翻案 新浪網助陣(多圖) 2017/2/27 (598,991次)
蔣經國寬嚴並舉 禁賭有妙招(圖) 2017/2/26 (565,134次)
哪裏有黑洞?!天文學家的眼睛耽誤事(圖) 2017/2/25 (268,953次)
習得學川普!江系疾呼留江蛤一條命(多圖) 2017/2/24 (212,673次)
小笑話:三呆婊有了新暱稱(多圖) 2017/2/24 (301,807次)
有幾人知!福份用盡就沒命(圖) 2017/2/23 (258,52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