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励志型电影《火战车》(图)
 
2016年7月28日发表
 
电影《火战车》海报。

【人民报消息】《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是一部于1981年出品的英国电影,由休.哈德森担任执导,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音乐、最佳服装、最佳创作剧本四项大奖,它拍出了体育竞技场上的美姿,配乐悠扬动听,故事感人,是80年代励志型电影之一。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以两名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哈罗德.亚伯拉罕(Harold M. Abrahams)和埃里克.利德尔(Eric Liddell)之经历为蓝本,描述他们在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期间,怎样透过努力成为英格兰及苏格兰的奥运田径选手,而最后分别赢得100米及400米短跑金牌的故事。 用跑步光耀神 故事发生在1919年。20岁的英籍犹太人亚伯拉罕考入了剑桥大学。他虽然家境富裕,但在当时的英国,犹太人备受歧视。他擅长跑步,在朋友奥布里和林赛勋爵的帮助下,他成功地打破了「三一学院短跑」700年未破的记录。亚伯拉罕更立志成为赢得奥运会百米赛金牌的第一个犹太人,以此来破除种族偏见。 而此时,在苏格兰也有一位短跑好手利德尔,是虔诚的基督徒,他认为自己跑得快是神特意造就,运动员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精神,他将用跑步光耀神。利德尔说:「我相信上帝造我必有目的,祂让我跑得快,我跑步时,可以感受到祂的喜悦!」 1920年,苏格兰和法国举行田径比赛,利德尔代表苏格兰出赛。比赛情况胶着之际,利德尔忽然摔倒,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终于抢先到达了终点。亚伯拉罕在看台上目睹这场意志创造奇迹的比赛,十分受到激励。 1923年,伦敦举行全国田径赛,亚伯拉罕和利德尔同场较量,亚伯拉罕太过在意胜负,所以跑时看了对手一眼,就这一眼让他落后两码败北。亚伯拉罕的女友安慰他下次定能有更好的成绩,但亚伯拉罕痛苦地说,他的速度似乎已达到了极限,再也无法提高了。在场的一位名教练萨姆看到在这个失败者身上有一种渴望拼搏的精神,决定助他一臂之力,便对他说:「那两码包在我身上」。教练针对亚伯拉罕训练不足的弱点,指导他从基本动作开始系统地进行训练。失去自信的亚伯拉罕渐渐恢复了信心。 之后亚伯拉罕和利德尔都被英国选为奥运选手,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夏季奥运。英国代表队起程赴法时,利德尔才知道百米比赛将在星期天举行。因为星期天是安息日,他考虑再三,最后决定退出比赛。英国王子韦尔斯亲王亲赴巴黎督战,领队恳切地要求最有希望获得百米金牌的利德尔为国王的荣誉参加比赛。利德尔回答说:「国家、国王也都是上帝所造。」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际,英国队的400米选手林赛勋爵主动把自己参加400米赛的权利让给了利德尔,因为那场比赛不在安息日举行。利德尔在最短的时间内刻苦锻炼耐力。比赛时,利德尔不仅夺得400米赛冠军,而且还打破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观众向他欢呼,同伴把他抬在肩上。利德尔高举起紧握的双手,向无私地成全了他的林赛勋爵致敬。 面对自我挑战的勇气 另一方面,亚伯拉罕虽然没有与利德尔同一场比赛,但和他角逐的选手全是美国短跑名将,亚伯拉罕在200米的项目时没有跑出好成绩。在休息准备100米项目时,亚伯拉罕向朋友吐露出内心的不安,他说自己汲汲营营的追求社会认同、想要胜过所有人的想法,到底是为了什么?上场前,教练一封信鼓励他,专注于自己,不要受外在认同束缚。最终,亚伯拉罕领悟到,面前最大的障碍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的信心不足。他克服了心理障碍,信心百倍地参加了百米赛,并夺得冠军。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如今再拿出来谈论,意义非凡。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堕落了,往往为了拿冠军而不择手段,比赛里充斥着丑闻。至于说争取获胜是为了荣耀神,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地位,就更让现代人不可理解了。但在十九世纪20年代,神在利德尔身上展现神奇,虔诚的信徒们就更加敬畏和倚靠神。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神是真实存在的,人不偏离神引导的路,人就会收获神奇。△

 
分享:
 
人气:29,47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