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6年12月19日
发表
人气:47,008
分享:
|
|
|
| 爱心蔬菜温暖贫困村民(图) |
| |
芙蓉区西湖小区内,志愿者将待用蔬菜送到生活清贫的居民家中。
【人民报消息】据《长沙晚报》2016年12月11日报导,每个星期,长沙市芙蓉区湘湖街道西湖小区的志愿者会为老人送来一份“待用蔬菜”,因为居民们在买菜的同时,还会多买一份留在店里,并由小区安排专人为辖内特困群体送上门。
从年初启动行动到滚雪球般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近一年时间里有多少蔬菜变身邻里守望相助的“爱心使者”?“粗略一算已经送出近500公斤。”西湖小区居民伍紫琴说。
蔬菜送上门 解老人买菜难题
“吴奶奶,上次您说想吃齐心白,今天特意带来两把,你看水灵不?”打开家门,接过那个装满蔬菜的塑料袋,80岁的吴汝娥紧握住小区志愿者的手,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几把小蔬菜却解决了我这个老婆子的生活大问题。”体弱多病的吴汝娥经历过多场手术,平时爬楼走路都不方便,要出门买个菜更是难得。自从一袋袋“待用蔬菜”送上家门,老人的餐桌“新鲜货”就多了。
90后助公益 待用蔬菜温暖小区
“待用蔬菜的灵感其实来源于意大利的待用咖啡,买一杯自享的同时预存一杯,留给有需要的人。”一边清理刚刚送到的一批蔬菜,伍紫琴感慨地说,“舶来概念在西湖小区的落实,得益于一群创业大学生。”
从湖南商学院毕业后,90后何亮在长沙城郊租地打造起生态农场,和一群大学毕业生做起“新农人”。由于所种的蔬菜生态环保,送菜上门的方式也很新颖,很快就在包括西湖在内的长沙许多小区拥有顾客群。
“创业走上正轨后,我们希望通过公益反哺社会;另一方面,小区也需要一条纽带,实现邻里之间的真心互助。”两个爱心团队牵手互动,今年初待用蔬菜行动在西湖应运而生,立刻一呼百应。
西湖居民在生态农场购菜时,通过自愿的方式,可付款或刷积分预留一份或多份蔬菜,每周何亮与同伴会将待用蔬菜和农场义捐的蔬菜一起运到小区,再由小区工作人员等志愿者分袋送往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户家中。
不愿留姓名 爱心人士不知多少
“我真的没算过送出多少份蔬菜,但有一次随同志愿者上门,看到老人们的感动开心,自己也很高兴。”居民何旗在待用蔬菜行动推出后不仅积极响应,还带动身边人纷纷加入义捐的行列。
“蔬菜虽轻情谊重。”65岁的曹国家不满足于一份份送菜,干脆推出爱心升级版。他找到何亮,主动要求租下一块菜田委托年轻人打理,同时要求满足其自家用菜所需后,产出物全部捐赠给贫困家庭。
许多居民在留下待用蔬菜时不愿留下姓名,因此爱心使者的人数至今都没法统计,但每周运来的蔬菜,小区却一笔笔记录在册,如今小区正在谋划将更多食材纳入“爱心食库”。
善良和爱心是可以流通的物质,当这种物质越多的时候,这个社会就越稳定和温暖。△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6/12/19/64723.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