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黨魁訪!日本遭85年未遇特大地震(圖)
 
李曉

5月7日,胡錦濤在東京會見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
次日就發生85年來未遇大地震!

【人民報消息】 雖然日本是島國,對地震並不陌生,但1923年的地震死傷14萬人以後,直到現在沒有發生過創傷性地震。

5月6日至10日,胡錦濤以中共國家主席的名義訪問日本,5月7日,胡錦濤還在東京會見了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

5月8日,東京時間凌晨1點45分發生6.8級地震,30分鐘後,此震中地區又發生5.3級地震,使災區的災情雪上加霜。

有人經驗談的說:誰把中共當朋友,誰就給自己招來大禍。果不其然。

據合衆社報導,震中在距離東京東北面100英里,震源深度爲25英里,據專家估計,餘震還會發生,具體損失還沒有報告出來。

日本氣象局說,1923年以來,85年了,首次發生如此出乎意料的嚴重地震。這和中共黨魁去日本的時間怎麼安排的如此巧合?

5月8日,胡錦濤沒有向地震中的日本人民表示慰問,是胡不知道呢,還是隨從們不讓胡知道呢,就不得而知。新華網上沒有任何一點跡象表明中共黨魁出訪日本,日本發生了近百年未有的特大地震。

中共到哪兒,哪兒就遭殃,這個連中共官方媒體都心知肚明。日本政府裏那些甘願給中共當馬弁的人應該清醒了,胡錦濤也應該清醒了。△

(人民報首發)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賽公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推出宋祖英撐臺 江臉又突然塌陷(多圖) 2008/5/11 (53,214次)
這麼大動靜,新華網沒報導(多圖) 2008/5/10 (52,510次)
【九評之九】評中國共產黨的流氓本性 (多圖) 2008/5/9 (5,535,945次)
曝驚天內幕!京奧邪火登頂珠峰失敗 2008/5/9 (55,428次)
中共黨魁訪!日本遭85年未遇特大地震(圖) 2008/5/9 (55,349次)
廣州站第四次熄邪火極具戲劇性(圖) 2008/5/8 (47,173次)
薄熙來祕密治療過性病(圖) 2008/5/8 (69,010次)
劉淇說話不怕閃舌頭 京奧經費五千億煞不住閘(多圖) 2008/5/8 (49,808次)
沒救兒!江澤民不行了(多圖) 2008/5/7 (70,073次)

圖片指南!衛生部長:誰來幹,我讓座兒(圖) 2008/5/7 (53,864次)
DNA把中共給閹了 2008/5/7 (57,180次)
萬人到紐約大街齊唱《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因(圖) 2008/5/6 (56,786次)
度2009!從嚴州乞丐預言到今年米貴(圖) 2008/5/5 (65,820次)
聖母發怒!中共腦子少根弦兒(圖) 2008/5/5 (57,981次)
看着美吧,但它會要你的命(圖) 2008/5/4 (71,647次)
小笑話:北京目前的治安情況 2008/5/4 (71,678次)
來了!湖北省讓人揪心 北京更出大事(多圖) 2008/5/4 (72,449次)
中國要發生大事(多圖) 2008/5/3 (85,716次)
最大敗筆!新華網報導的香港傳遞(多圖) 2008/5/2 (65,770次)
想清楚沒有?奧運會到底誰是大爺(多圖) 2008/5/1 (65,781次)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No, 此功夫不來自少林寺(多圖) 2008/5/1 (85,291次)
小笑話:中南海里的福利分配 2008/4/30 (63,923次)
?!中共要在紐約…玩兒死自己(圖) 2008/4/30 (63,985次)
一個圖片!這個消息實在讓人心驚(圖) 2008/4/29 (74,750次)
頭沒了!「奧運第一列」血肉橫飛 (多圖) 2008/4/28 (95,819次)
亂套了!中央政治局各侍其主 2008/4/28 (95,269次)
日本大雨!中共在懊火圖片動手腳(多圖) 2008/4/27 (84,468次)
新華網多羅嗦這一句就壞事了(多圖) 2008/4/27 (72,478次)
周永康說這場戲一定上座 2008/4/26 (88,492次)
怪了,每逢這天江澤民就犯病(多圖) 2008/4/26 (100,545次)
壞了!薄熙來最近笑容很燦爛(圖) 2008/4/25 (94,163次)
軍隊先斬後奏 政治局大眼瞪小眼(多圖) 2008/4/24 (110,581次)
一個趣聞,中共在西雅圖喝涼水塞牙(圖) 2008/4/24 (64,280次)
來源英國!中共高層機密被破解 2008/4/23 (113,659次)
【九評之二】評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起家的(多圖) 2008/4/22 (4,845,46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