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漢服大賽評委:風格正統功底深厚 大賽水平高(多圖)
 
2008年10月21日發表
 


10月19日,新唐人電視臺首屆「全球漢服迴歸設計大
獎賽」曼哈頓決賽現場,評委正在凝神觀看漢服走臺。
(攝影:戴兵/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特約記者朱江、戴宜葳10月21日紐約報導)新唐人首屆「全球漢服迴歸設計大獎賽」於10月19日晚落幕,頒獎後的記者招待會上,部分評委與設計師與媒體見面,評委們總結了這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設計師的漢服盛會,並回答了媒體問題。

評委之一樊弘女士介紹漢服迴歸設計大賽總體水平很高,有很多作品有很深的美術功底和時裝功底,看得出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漢服迴歸的期待和熱情。也能看出來作品是經過很多研究和考察,花了很多心血完成的。她對選手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表示祝賀,也感謝他們的參與。



10月19日,新唐人電視臺首屆「全球漢服迴歸設計大
獎賽」曼哈頓決賽現場。(攝影:明國/大紀元)

設計師功底深厚

樊女士說,獲得金獎和銀獎的服裝,在效果圖上也可看出設計師有很深的美術功底和時裝功底,結合的非常好。朝代考證精準,從結構,製作方法,工藝打板都非常正宗,花形,藝術造詣都很高超。

樊女士說,「大賽的宗旨是提倡純善純美、傳統的、正統理念的漢服文化。從這次作品中來說,很多都對漢服有很好的理解和表現,主要體現在款式非常正宗。比如說這次評選出的金獎和銀獎作品,幾乎是完美的。可以從考古出土的資料文獻來對照一下,包括結構、製作方法、工藝打板。另外其花型、設計的創新與藝術性都非常好,體現在花色配料、圖案上,都非常協調又有對比。」



漢服「桃源·憶故人」(第一套)獲「全球漢服迴歸
設計大獎賽」日常生活類金獎。(攝影:戴兵∕大紀元)

日常服金獎——宋代工藝

樊女士舉金銀獎設計爲例子解釋:例如日常服裝類金獎,Elsie He的「桃源·憶故人」第一套,帶有非常明確的宋朝襦裙的結構和造型,是典型宋朝家居女子服裝。

宋朝女子服裝多爲文靜,婉約、修長的造型。非常正宗,非常美。結合現代花布和色彩,就能把那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特點保留的很好。既適合現代人穿,也沒有對傳統正宗的服裝做不必要的改動,因此是非常好的作品。

不只是它的造型上,還要看工藝。你把衣服打開來看,裏面的結構,那種做法是不是宋朝的傳統做法,或者是五千年來的典型做法。比如裏面還配了褲子,那種大檔褲沒有鬆緊帶,是紮帶子的。這種扎法實際上延續了幾千年,古代的褲子就是那種穿法。

它的上衣叫短襦,是宋朝女子家居穿最普遍的樣式。交叉領短上衣,袖子是比較窄的,下身是長裙。短襦(上衣)和長裙中間紮帶子的方式和配的玉墜都非常搭配。

藝術造型上,就是它布料的選擇和花樣上,上衣的細膩的小格子是很復古的圖案,符合宋朝那個年代的審美。小碎花是很柔和女性化的花色,結合邊裾的搭配,是比較典型的宋朝的款式。



禮儀類漢服金獎王昭清的「瞬」(第一套)。
(攝影:戴兵∕大紀元)

禮儀類金獎——大唐經典

禮儀服裝類金獎是王昭清的「瞬」第一套。樊女士介紹,款式上展現了大唐時期的一個經典款式,也是非常美的造型。同樣的短襦長裙,但唐朝的穿法與其它朝代都不一樣,它長裙的造型是紮在胸上面,腰線非常長。裏面其實是一件真正的小汗衫,左右交叉領的小汗衫。

這樣的衣服真被這位設計師做出來了,它的結構正確,短襦長裙,裙子紮在外面,裏面要配一條襯裙。它的搭配法、結構、標準尺寸、袖長、衣服的長短、打結的方式、裙子多少層、褲子的結構與穿法,都是非常符合當時的穿法與樣子的,是非常完美的。



「全球漢服迴歸設計大獎賽」禮儀類銀獎BiQiong Gong
的「天地春」(第一套)。(攝影:戴兵/大紀元)

禮儀類銀獎——大明氣派

禮儀服裝類銀獎是BiQiong Gong「天地春」第一套。樊女士介紹,比較有大明的氣派,是根據明朝的經典款式設計製做。明朝婦女的襦裙是非常普及的。造型是領子寬、袖邊也寬,所以比較祥和大氣一點,不像宋朝的秀氣。

日常生活類銀獎是陳麗卿的「漢古緣」系列。其中一套是唐朝款式,高腰長裙大袖衫,在唐朝中期是比較流行的,主要是宮庭流行的造型。宮廷流行的禮服往往很快就流傳到民間去了,一般富貴的人家都是可以穿這樣的款式的。



日常生活類函覆銀獎是陳麗卿的「漢古緣」中的唐朝款式。



「漢古緣」另一套服裝則是典型的秦漢款式-曲裾深衣。

評選標準嚴格 爲未來參考

樊弘總結此次評選標準爲保留傳統漢服特點,現代前衛的不能成爲經典漢服,也有服裝採用中國元素的花布但含西方款式和裁剪,如超短裙、西服袖的設計未能獲獎。

此外,也看到非常正宗的戲服、舞臺服裝設計參賽,雖然也是漢服,富麗堂皇,也費了許多心血,但大賽方向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服裝,因與宗旨有點距離而給予其他方面的獎勵。也許是設計師對大賽宗旨理解有差距,希望此次評選細則爲其他服裝設計師確立更明確的大賽方向參考。

樊女士也解釋了這次評選的方式:「這次評獎是系列的某一件或某幾件獲獎,是爲了給大賽的未來樹立一個更明確的方向。所以在系列作品中,再選出一件最有代表性的,最嚴格的獲獎作品,這樣更有明確性。例如禮儀金獎系列有四套作品,整個來說都是非常好的,但嚴格的從結構、板型各方面來說,我們選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指定它獲獎。」

樊女士希望這次有些優秀作品出臺後,能對大家對漢服的發展、研究的方向有所幫助。正宗的,傳統的設計,是將來大賽的方向。「中國有五千年文化,有足夠的款式讓我們來回歸了。非常強烈的現代的、前衛派的、絕對西方性的,跟東方的、中國的漢服是兩個不同的體系,所以我們不提倡硬是給它加進來。漢服如果生硬的加上這些東西,嚴格的來說也就不是漢服了。另外,有些作品在各方面都非常完美,但加上了設計師本地民族的一些特色,比如越南等東南亞民族、朝鮮族等,所以就不成爲經典的漢服了」。



頒獎後的記者招待會上,部份評委與設計師與媒體
見面並回答了媒體問題。中發言者爲評委周麗麗。
(攝影:明國/大紀元)

選材迴歸自然

另一位評委周麗麗從事20多年服裝設計,她說看到這麼多高水準的服裝很感動,「一度感動的幾乎要落淚了」。

她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豐富的歷史與傳統。古人很有內涵和內在美,他們依照與自然融合的原則製衣。服飾不只是時髦,而是與修養、內涵、人性有關,而中國古時被稱爲「禮儀之邦」。

她注意到這次參賽作品用的材質真是多彩多姿,很多作品使用了自然的材質,「古時人們使用自然的麻、棉、絲,我們希望把這些找回來,相信會對現在的污染問題有幫助。我們不強調性感與華麗,而是希望展現內在美,把失傳的傳統找回來,這是我們想傳遞的出來的重要信息。

我成長的時候正是文化大革命,在學校裏沒有學到什麼是傳統的中國文化,我在海外很努力的學習才學到的。這次參賽有一些非常難見、幾乎失傳的傳統的技術,例如藍染,這是非常難的技術,許多人不知道怎麼做了,我們要把它找回來。20年前,你提到中醫、鍼灸,人們會說這是什麼奇怪的東西,現在大家都接受它們了。漢服也一樣,我們要重新介紹漢服給世人並推廣它。」

兩位評委說有許多優秀服裝,可惜獎項有限,頗有遺珠之憾。樊女士說,「一提到漢服,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會很激動,想要穿到漢服,但是沒有機會。新唐人電視臺做這個大賽就給大家這個平臺和良好的機會,讓那些想參與的人,有更多的機會來展現他們的才華。比如戲服工作者、教師、時裝設計師,都可以參與進來。只要對漢服有一些了解,對背景做一些調查,都可以做出很好的漢服來。」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賽公告


 
分享:
 
人氣:16,21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