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高層小道!江組織的兩次問卷調查結果蓋了帽兒
 
姜平
 
【人民報消息】很多人都不知道江澤民當總書記的時候,有一個外號,叫「最高擔心」。

擔心什麼呢?擔心「我們黨的思想建設」,「如果在中國出現象前蘇聯那樣的事,一夜之間共產黨員會不會全倒戈了?」

儘管江澤民一天提拔152名將軍,一年提拔500名將軍,把自己的人馬安插在各個重要部門和省市自治區,但還是看到黨內不斷出現和自己離心離骨的事,江十分十分擔憂。

時間長了,幕僚們背後給江起個外號叫「最高擔心」。「最高擔心」周圍有一幫出謀劃策的人,爲了驗證老江的擔心是否有必要,在2000年末到2001年初就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黨內無記名調查,內容是(非原文):如果我們國家發生了突發事件,你持何種態度?(同意哪項在後面打∨)。

1、堅定不移的跟着黨走,維護黨的最高利益。
2、隨大流,跟着新潮流走。
3、支持突發事件的組織者。

統計最後結果是: 

第1項 20%以上

第2項 40%─50%以上

第3項 20%以上

把第2、3項加到一起超過60%到70%以上。也就是說,有70%以上的黨員,在關鍵時刻不打算跟黨走,甚至支持反黨份子。當調查結果送到手握黨政軍大權的江澤民的辦公桌上時,江看了之後,震驚的半天都沒回過神兒來。江說:「我們黨對黨的思想建設歷來十分重視……從明年開始一定要進行整黨教育,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作好整黨教育準備……。」

十六大以後,新班子上臺後,賴在軍委主席位子上的江澤民又組織了一次問卷調查,江說上次調查的結果可能是那些地區因生活不穩定有怨恨所造成的。江提議在全國選一個生活穩定的地區再進行一次調查。於是,只選了江家幫把持的什麼都優先的上海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與前次雷同,3項結果竟然與前次沒有任何差別!

也就是說,江澤民發家的老地盤上海在關鍵時刻不會跟着他走。這次調查的結果找不到任何藉口說不準確了,江澤民當晚既沒找宋祖英,也沒約李瑞英。

後來江澤民被擠出中南海,回上海居住時,常常到外地轉悠、到處流竄,就是那次上海問卷調查後留下來的後遺症。

江澤民對胡錦濤提出,一定要花大力氣在全黨進行思想建設,每個人都要發言、表態,表現不好的要開除,不動真的,就沒有震攝力。

江澤民沒想到,2004年11月19日《九評共產黨》出世,形勢大變,不是中共開除黨員,而是黨員開除中共。黨員動了真的,震攝了中國共產黨。一個星期後,中共成立了中央級「保先」辦,全名是「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辦公室」。被網友戲稱爲:「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想想黃菊、周永康、薄熙來的十色大全,還真貼譜兒。

2004年12月7日,互聯網上發表了以真名退黨的著名作家、畫家、原中宣部文藝局局長孟偉哉先生。他在聲明中最後說,「我以七十歲的經驗 、五十歲的黨齡號召大家:退出共產黨!」

2005年,中共中央「保先」教育辦公室負責人,在第一批「保鮮」教育結束時指示:「……對黨員要求退黨的,全部不辦理,等到後期再看。」這個「後期」是誰的後期沒有明確指出。各級黨組織都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執行了。

在1100多萬人退出中共及其相關組織之後,2006年7月1日新華網低調刊登出兩篇文章,一篇是《孟偉哉怒斥"退黨"鬧劇 我和共產黨不能分離!》,另一篇是《孟偉哉:「我和共產黨已經不能分離!」》,真是蓋了帽兒的黑色幽默。

現在,江澤民的那個問卷調查是不敢再拿出來「問」了,高幹都表示「憋不住了」,要以真名退黨,還有誰可問的呢?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7/3/4092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