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兩將軍亡!中共軍方大空難揭迷(圖)
 
瞿咫
 

中共空警-2000預警機。(人民報資料)
【人民報消息】中共空軍和俄國空軍進行過聯合軍事演習,中共的空軍寵兒把白吃飽的德行全散出來了,讓俄國空軍大飽眼福。

6日3日下午,3時50分,一架隸屬中共空軍司令部特三師的「KJ(空警)-2000」預警機在安徽宣城市廣德縣上空爆炸後墜毀。機上二名將軍、五名特級試飛員、五個軍事科研小組的專家共40人全部死亡。

當天下午4時20分,中央軍委戰備值日辦當即下令:「南京軍區負責到現場搶救,和當地駐軍嚴密封鎖現場,統一對外發布消息」。不管怎麼搶救、怎麼發佈消息,還是一個活人沒有,半架飛機不剩,中共想稱霸世界的企圖因爲此次空軍專家的慘重損失而面臨破產。

本來中共中央軍委規定,同一軍機最多限乘二個專家組,超過二個專家組是違規的。但此次飛機乘五個專家組!

這實在是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無論怎樣檢討也沒有人能說明白,爲何敢違規,爲何起飛前通過安檢,飛機會空中爆炸,機碎人亡,沒有留下一個專家?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兩具身掛降落傘的不全屍體掛在樹上,特級試飛員彈出機艙居然也沒逃過死劫!

動向雜誌6月刊報導,這次空難中死亡的40人中還有二名「將軍」。據聞一是丁少將,職務是空軍研究院副院長兼六所所長,另一個是李少將,職務是空軍司令部作戰部副主任。

其實此前摔大餅的事經常有,但都是軍事機密,只見墳堆增,不見報導傳。據透露以前最嚴重空難是文革期間的1968年10月7日,北京軍區一架「伊爾-18」運輸機在河南安陽下降時發生爆炸,機上28名軍官和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此次空難是中共空軍建軍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6月1日至6月6日空軍總部和南京軍區空軍、濟南軍區空軍進行代號爲「空警6-1-6」空戰聯防演習和戰術調試中。失事的「K」(空警)-2000)」預警機主要負責中遠距離監視、指揮奪取制空權、制海權。

夢作的挺好,一出事計劃徹底泡湯。這大災是在遲浩田和朱成虎叫囂爲了中共的生存,要清場美國,準備犧牲7億中國人之後發生的,原因恐怕沒有那麼單純。

據悉,「KJ(空警)-2000」預警機,原來是由中國、俄羅斯、以色列三國共同研製的,後來由於美國對以色列施壓,以色列方面中止了合同。中共沒輒了,決定邊派科技間諜偷取他國科技資料,邊研製。空軍研究院第十四所承擔雷達的研製,機體採用俄製「伊爾多」型運輸機,2000年設計,2003年10月裝配第一架預警機,2004年1月通過試飛技術考覈,2006年6月3日空中爆炸。


中共空警-2000預警機。(人民報資料)
空軍是中共的貼心寶貝兒,指望用它收拾臺灣收拾美國,所以中共除了派出間諜特務,收買媒體、拉攏政要外,認爲武力侍候是最終讓超級大國就範的殺手鐧。

就在空軍誇口,中共預警機的先進雷達技術,如何比美、俄還要領先一代,如何稱霸世界的時候,一個跟頭跌下去,一切玩兒完。

6日4日上午,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空軍司令員喬清晨、軍事科學院院長鄭申俠、常務副總參謀長葛振峰、總裝備部常務副部長李安東、空軍作戰辦主任王建國等趕到飛機失事點視察,召開現場會議。

郭伯雄哭咧咧道:「這是空軍建軍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軍機空難事故,這是空軍科研、裝備試驗專家人員最慘烈的一次損失,從政治上、人才上、科研上都是很沉重的代價!」

中共要交換什麼而付出「政治、人才、科研」的最慘烈「代價」呢? 遲浩田講明了:那就是中共要「困獸猶鬥、死中求生、決戰人類」。

所以,老天爺動動小手指頭,把這事給攪和了。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6/20/4081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