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衆院一天三決議譴責 中共惱羞成怒 (圖)
 



美國衆院正在審查三項譴責中共的動議。(BBC圖片)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楊嘯6月14日綜合報道)美國國會衆議院全院星期一(6月12日)一口氣通過了三項法案,譴責中共人權記錄。衆議院通過了第608號決議案和804號決議案,譴責中共宗教迫害活動日益加劇以及譴責中共在沒有得到授權情況下任命大陸教區主教。同時,衆議院還以362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第794號決議案,紀念天安門屠殺事件17週年。

三項決議都是稍作討論之後,便以壓倒性的票數獲得通過,一天裏一次通過三項與中共有關議案,是美國衆議院前所未有的事。

* 譴責中共迫害宗教




決議案發起人、共和黨議員撒迪厄斯-麥科特爾。(圖源:麥科特爾個人網站)

針對譴責中共對宗教的迫害日益加劇,提出此議案的共和黨議員撒迪爾斯-麥科特爾表示,這項決議案的目的是要中共政權停止對宗教迫害,並讓他們知道,「美國國會不會袖手旁觀,眼看着人們不言而喻、不可剝奪的權利被侵犯」。決議案要求衆議院對中共關押宗教領袖和信徒進行譴責並敦促中共釋放這些宗教人士。

麥科特爾認爲,中共對宗教的迫害活動近幾年來有趨於惡化的現象,中共將散發聖經的人關進監牢,並繼續用殘酷的方式鎮壓法輪功,許多法輪功成員也遭到被關押或拷打的命運。所以這個決議案也是要提醒美國人,共產主義仍然沒有消失,中國人民仍然無法享受宗教自由。

* 譴責中共自任主教

中共在1950年代和梵蒂岡斷絕關係,雖然近年中梵接觸逐漸增加,但中共爲了牢固控制天主教的官方性質,一直自行任命大陸教區主教,不給天主教在中國自由發展的空間。

對此問題,美國過去從不曾表達意見,這次美國國會第一次就中共擅自任命大陸教區主教問題發出了譴責的聲音。

* 不忘天安門屠殺

除了麥科特爾議員,幾位關注中共人權情況的美國國會議員也對這些決議案發表了評論。

紐澤西共和黨議員史密斯宣佈:「衆議院一天內通過三個決議以紀念,併爲所有今日受苦,但終將在中國取得勝利的政治犯、宗教信徒、民主人士和人權鬥士爭取自由,是前所未見但完全恰當的。」

加州民主黨衆議員佩洛希說,中共政權縱容軍隊在天安門廣場對付手無寸鐵的人民已17載,「今天,衆議院要對當年挺身爭取自由,結果卻遭槍林彈雨鎮壓的英魂致敬」。

加州民主黨衆議員蘭託斯指出,中南海希望世界忘卻天安門廣場的屠殺,但是美國國會會確保不會忘卻那一天在天安門廣場上爲了爭取民主而失去生命的人們。

* 布什政府受到批評

此前,儘管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會見了來自中國大陸的維權人士,並且美國國務院還發表聲明,敦促北京說明六四事件死難者、被逮捕者和失蹤者的人數,以及中共當局在這場屠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並鼓勵中共推行六四運動參與者所要求的政治改革。但美國國會仍對布什政府在推動中國人權問題上的表現感到失望。

人權議員團的主席福蘭克-沃爾夫仍在衆議院全院發表講話時慷慨激昂地說「我對布什政府的表現感到十分失望。」他在講話中批評了布什政府沒有向受到迫害的中國異議分子提供足夠的聲援,並且對中共政治和宗教迫害情況沒有給予充分的譴責,「你從布什政府聽到的,是沉默。」

* 中共惱羞成怒

與此同時,中共外交部星期二對美國國會通過的這三項譴責中國人權和宗教狀況的決議案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稱美國衆議院此舉「粗暴干涉」了中共暴政。並「奉勸美國國會議員」,停止利用人權、宗教等問題干涉中共暴政。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6/14/4076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