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史實證明康熙大帝是最博學的帝王(圖)
 
舒琴
 

康熙讀書圖 絹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人民報消息】幾年前,電視劇《康熙王朝》(也叫作《康熙帝國》)曾經火了一把。但這不是真正的歷史,也不是《康熙王朝》劇作者的原來腳本,而是從未沾過電視劇的小說家朱蘇進被臨時拉進劇組,按照江澤民的旨意,在短短兩三個月內亂編瞎造,把康熙寫成一個遊手好閒、胸中無全局、腦裏缺大事、只知道逛妓院的皇帝。

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康熙大帝

其實,真正的康熙大帝是與唐太宗李世民齊名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他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康熙帝八歲即位,清除鰲拜集團,南部裁撤三藩,北部平定噶爾丹,征服蒙古,滿蒙聯盟;東北抵禦沙俄入侵籤,簽定和約;統一臺灣,穩定江南;安定西藏、西南;等等。康熙大帝開疆擴土,奠定了中國版圖,使清朝時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康熙大帝體恤民情,在位期間爲百姓造福無數,曾多次親自參與治理黃河、運河,蠲免錢糧,懲治腐敗,提倡節儉,重視士子,使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天下太平,犯罪記錄很少。最好的時期,每年勾決的犯人僅10餘人。當時的國民生產總值在相當長的時期佔世界51%,是全世界國力最強大的國家。康熙帝開創了一個盛世,一個新時代。

康熙帝是政治家,軍事家。他懂數學,幾何,天文,地理,水利。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帝王。

最博學的帝王:康熙皇帝

歷朝歷代皇帝中,最博學的帝王當屬清朝康熙皇帝玄燁。「國學網」上刊登了康熙如何博學這方面的史實。

康熙身上有着三種血統、三種文化和三種品格。他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誨,又向蘇麻喇姑(蘇墨爾,孝莊皇后隨嫁貼身侍女)學習蒙古語,向滿洲師傅學習騎射,跟漢族師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與奮進,受到了滿洲文化的影響;高遠與大度,得益於蒙古文化的薰陶;仁愛與韜略,來自漢族儒學的營養;後來,他的開放與求新,則是受了耶穌會士西方文化的薰染。康熙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悠久而又新進、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營養,具有當時最高的文化素質。這爲他展現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奠定了基礎。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後來他要求皇子讀書,讀滿百遍,還要背誦,這是他早年讀書經驗的傳承。

康熙繼位後,學習更加勤奮,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爲消遣,而是爲「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國、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宮,談《周易》,看《尚書》,讀《左傳》,誦《詩經》,賦詩著文,習以爲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

康熙帝重視史籍,下令編纂《清文鑑》(滿文字書)、《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皇輿全覽圖》等,開一代整理與雕印文化典籍之風。他還有《御製文集》(三集)、《御製詩集》、《幾暇格物編》等傳世,留下1147首詩詞。

康熙皇帝對醫學很有興趣,也很有研究。他說自己「年力盛時,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把箭」,可見他體格強健長於弓馬。他也得過幾場大病,使他很早留心醫藥學。康熙40歲那年得了瘧疾,中醫藥未能治癒,耶穌會士洪若翰、劉應進金雞納霜(奎寧)。康熙服用後,很靈驗,病好了。他召見洪若翰、劉應等,在西安門內賞賜房屋,後這裏成爲天主教北堂。曹寅得了瘧疾,康熙賜金雞納霜治好了他的病。此後,康熙便對西藥發生興趣,命在京城內煉製西藥,還在宮中設立實驗室,試製藥品,親自臨觀。他提倡種痘以防天花。關外的遊牧族羣,特別怕患上天花。順治因患天花而死,康熙也出過天花,臉上留下麻子。清朝在塞外建避暑山莊、木蘭圍場,原因之一是蒙古貴族可以不入京朝覲,減少出天花的機會。他破除因循,推廣種痘,命先給自己子女及宮中女子種痘,還給蒙古49旗及喀爾喀蒙古部民種痘,這就使千萬人因種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劇。

康熙帝命耶穌會士巴多明將西洋《人體解剖學》書籍翻譯成滿文、漢文。他曾命將一隻冬眠的熊進行解剖,並親自參加。

康熙又喜愛、研習自然科學。他學習和研究自然科學的一個動因,是曾經因爲不懂自然科學而在處理政事時遇到困難。欽天監楊光先狀告湯若望,朝廷會議展開了一場關於天算曆法的大爭論。當時,康熙命各位大臣在午門前觀測日影,但在九卿中沒有一個懂得天文曆法的,康熙自己也不懂。他想:自己不懂,怎麼能判斷是非呢?因此發憤學習。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白晉、張誠等6位法國科學家在乾清宮受到康熙帝的召見,他們獻上了從法國帶來的 30件科技儀器和書籍作見面禮。這些非同尋常的禮品,令康熙帝「天顏喜悅」,當即決定讓他們入宮,擔任自己的科學顧問。從此開始了外國科學家在清朝宮廷從事科學活動長達數十年的局面。

白晉等人入宮後,與康熙相處很融洽,工作也很順利。他們對康熙熱衷科學的態度給予了高度評價,曾把他們的見聞寫在給路易十四(1643~1715年)的報告中。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晉著《中國皇帝康熙傳》中有過如下記述:

康熙帶着極大的興趣學習西方科學,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同我們在一起,白天和晚上還要用更多的時間自學。他不喜歡嬌生慣養和遊手好閒,常常是起早貪黑。儘管我們謹慎地早早就來到宮中,但他還是經常在我們到達之前就準備好了,他急於向我們請教一些他已經做過的一些習題,或者是向我們提出一些新的問題……

有時他親自用幾何方法測量距離,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寬度。他自己定位,調整各種儀器,精確地計算。然後他再讓別人測量距離。當他看到他計算的結果和別人測量的數據相符合,他就十分高興。

對從法國帶來的科技儀器,白晉說康熙「最喜歡的是用於觀察天體的雙筒望遠鏡、兩座掛鐘、水平儀,這種儀器精確度很高,他讓把這些儀器擺放在自己的房間裏」。他「把着直尺和圓規愛不釋手」。

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2003年曾舉辦了「康熙大帝展」,展出故宮珍藏的康熙年間西洋科學儀器,至今仍運轉自如,光彩耀人。這些展品主要有:(1)手搖計算機。世界上第一臺手搖計算機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如於1642年製造的,通過裏面的齒輪進位進行計算。故宮博物院收藏10臺手搖計算機,都是康熙年間製作,能進行加減乘除運算。(2)銅鍍金比例規。原是伽利略發明的計算工具,可以進行乘、除、開平方等各種計算。康熙的比例規增加平分、正弦等不同的計算。(3)康熙角尺:尺上鐫刻有「康熙御製」四個字。(4)平面和立體幾何模型,全部由楠木精製,是清宮造辦處爲康熙學習幾何學所製作的教具。(5)繪圖儀。質地有銀、木、漆、鯊魚皮等,每套6至20餘件不等。盒內裝有比例規、半圓儀、分釐尺、假數尺、兩腳規、鴨嘴筆等。爲適用野外作業,有的還配有刀子、剪子、鉛筆、火鐮、放大鏡、黑板、畫棒等。這類儀器是康熙時期清宮造辦處仿照西洋繪圖儀器製作的,用於野外繪圖。(6)御製簡平地平合璧儀:它是集簡平儀、地平儀、羅盤、象限儀、矩度爲一儀的多功能測量儀器,攜帶方便,具有適合野外作業的特點。它共分六層,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製造。

白晉、張誠之後,又陸續有不少西方科學家來到清宮。他們最大的成績,莫過於促使康熙創建了被他們稱爲「中國科學院」的蒙養齋算學館,和促使康熙實施了中國地理大測繪這一偉大創舉。

康熙組織的這次地理大測繪,對世界地理學的貢獻不容低估。法國科學家們也因此而有機會到中國各地考查,在其他方面的收穫也相當大。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杜德美參加了赴東北的勘測隊。他在長白山見到採參的情況後,把參的性能、產地、採集、保存等等,寫成文字、繪出圖樣寄回法國發表。沒想到4年後,另一位法國科學家參照杜德美有關人蔘的文章,在加拿大與長白山緯度相近的魁北克一帶,也發現了相似的參。它產於西洋,就有了「西洋參」這個名字。

按照江澤民的旨意重新拍攝的電視劇《康熙王朝》雖然很火,但那毫無歷史根據,不是歷史劇,而是一出肆意醜化康熙、歪曲歷史、氣死歷史學家的戲說劇、娛樂劇。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3/6/3963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