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聚焦中共「神話」後的騙局(一)(圖)
 
2005年9月16日發表
 


9 月7日晚,「聚焦中國」研討會在渥太華大學舉行。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李芸9月16日報道、石具攝影)9月7日晚,「聚焦中國」研討會在渥太華大學舉行。資深國會議員、國會外交委員會人權小組前任主席大衛-喬高(David Kilgour),社會學教授巴克雷-約翰遜(Barclay Johnson),加拿大資深外交官布萊恩-麥克亞當(Brian McAdam)和弗蘭克-葉(Frank Ye)博士進行了演講,現場觀衆反應熱烈。

*五個「神話」的騙局

曾經擔任加拿大外交官達三十年之久的麥克亞當,作爲加拿大少有的中國問題專家曾於68年、89年兩次被派駐香港。演講中,他從中共製造的五個所謂的「神話」入手,一一解析,戳穿謊言,將焦點集中在了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西方社會認識中共的盲點和誤區。

1、「同中國做生意有益加拿大」的「神話」

針對第一個神話:「同中國做生意有益加拿大」,麥克亞當說,事實上,加拿大同中國的貿易在迅速失衡,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有節制的平衡貿易關係」。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以加元爲統計基礎,加拿大從中國的進口4倍於對中國的出口。加拿大自93年來,同中國貿易的赤字已經增加了幾乎10倍,2004年達到最高紀錄175億加元。

另外,根據「勞改研究基金」估計中國有680萬人被監禁在1,100多箇中國的勞教所中,被迫做奴工產品供西方社會消費,而西方人恰恰忘卻和漠視了那些困境中的靈魂。

2. 「中國有13億消費者」的「神話」

「中國有13億消費者」是麥克亞當認爲的第二個神話。但是,根據美國紐斯邁(Newsmax)老牌調查記者費爾-布萊農(Phil Brennan)的說法,再冷靜一點的看,13億消費者會立刻萎縮:9億多是收入甚微的農民,大多數人恐怕連一瓶可樂都很難負擔。1億是移居到城裏找工作的失業的農村工人;在剩下的同美國人口相近的3億人中,新興的中產階級的收入只是美國人的人均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且中國是共產專制國家,龐大的腐敗官僚體系將觸角伸到中國人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3. 「中國正變得民主」 的「神話」

麥克亞當認爲「中國正變得民主」是第三個神話。他說,雖然有一些說法認爲中國走向資本主義,將使其最終變得民主。但據哥倫比亞和普林斯頓等大學的學者稱,中國的精英階層持不同的看法,他們「看不出中國在向自由民主演變。」

麥克亞當認爲,中國共產黨不會從共產主義過渡到自由民主的政權;有些人認爲中共正在成爲成熟的法西斯政權。

4. 「中國在改善人權」 的「神話」

「中國在改善人權」是麥克亞當認爲的第四個神話。麥克亞當說,中共應當爲4千7百萬到7千5百萬(這一數字比希特勒和斯大林陷害人數的總和還多)中國人的非正常死亡負責;也要爲踐踏人權的惡劣記錄(強制墮胎、宗教和政治鎮壓、出賣囚犯器官、大量死刑、酷刑等)負責。

麥克亞當說,據大赦國際代表上週證實,中國的人權記錄不但沒有改善,而且更糟了。

5. 「中(共)國是善良的」 的「神話」

「中(共)國是善良的」是麥克亞當認爲的最後一個神話。麥克亞當從間諜行爲;中共同(華人組織的)犯罪團伙相勾結;政治干預以及軍事威脅等方面加以解釋爲什麼中共決非良善。

關於間諜,麥克亞當說,最近投誠者揭示,中共在加拿大派駐1000多名間諜,韓廣生也透露,頻繁到國外出訪的許多中共官員是間諜,而間諜活動也是中國使領館的部分官員的例行公事之一。加拿大因技術和軍事信息被中國間諜竊取造成的損失估計每個月10億加元,相當於加拿大對華出口的兩倍。

關於同犯罪團伙相勾結,麥克亞當說,同過去一樣,黑幫、中共官員和軍隊再次熔鍊成了一個邪惡聯盟。他們合作購買和刺探高科技機密、施加政治影響。亞洲犯罪專家、作家博臺爾-林特納(Bertil Lintner)2003年出版的《流血兄弟:亞洲罪犯的下層社會》(Blood Brothers: The Criminal Underworld of Asia)一書中說,「如果不與下層社會的罪犯相勾結,北京根本就不會將其命令傳達到國界之外;正因爲如此,中國現任領導人同三和會的新關係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關於政治干預,麥克亞當引用「環球郵報」中「感受中國的長臂」一文說,根據對政治家、社區活動家的採訪和以及環球郵報獲的文檔,中國駐多倫多領館和他的朋友們反覆的對聯邦級、省級和市級與中共利益衝突的決策施加政治影響。有跡象表明,加拿大的司法系統已經被中共的錯誤信息毒害。

關於軍事威脅,麥克亞當說,「美國政府將中共視爲威脅全球安全的頭號敵人。」他引用大紀元時報最近報道,中國前任國防部長遲浩田還在以核武戰爭相威脅。

(待續)

 
分享:
 
人氣:20,54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