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歷史需要!84次扮演毛澤東的古月招搖死了(多圖)
 
鮑光
【人民報消息】演毛澤東次數最多的演員、66歲的古月(原名胡詩學)7月2日死了。從1981年在《西安事變》中第一次扮演毛澤東至今,他已經先後在《四渡赤水》、《開國大典》、《重慶談判》等影視作品中扮演過84次毛澤東。

據新華社報道,古月是與幾名領袖扮演者一起在廣西臨桂縣參加了「中國電影百年走近臨桂暨臨桂縣影視之家基地破土動工奠基儀式」後,來到廣東省三水區的。生前最後去的地方是三水區某桑拿中心。

古月剛洗完澡,便開始感到胸悶,後來越來越嚴重,家屬在晚11時03分叫急救車,車在5分鐘內趕到,此時,古月一見醫生,立即兩手抱住醫生的手說:「我不行了,我不行了。」一分鐘後,古月的身子開始發灰髮黑,進入瀕死狀態,從那時開始,古月的呼吸、心跳,就再也沒有恢復。到了醫院,古月的心電圖仍是一根直線,起搏器工作幾個小時,溶栓搶救也進行過多次,甚至進行過兩次電擊,然而古月的眼珠仍呈固定狀,瞳孔一直放大。奇怪的是,古月生前一直沒有心臟病症狀,此次卻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去世。告別儀式定於5日在廣州市殯儀館舉行。

1981年,《西安事變》的導演就大膽啓用了毛遂自薦的非職業演員古月。前蘇聯有幾個扮演列寧、斯大林等的特型演員,但中國以前卻沒有。儘管有幾個人在舞臺、電視和電影裏扮演過毛澤東,但與毛澤東外貌酷似的古月在1981年出品的《西安事變》中一出場就讓所有的觀衆爲之譁然。


華僑見到古月彷彿真的見到了毛澤東!
據傳,連毛的女兒在攝影棚裏見到他都不由自主的叫爸爸。在現實生活中他仍會碰到老百姓把他當成主席,給他寫信、向他反映情況。1993年11月2日,古月在紐約街頭被兩位華僑認出,其中一位緊緊握着他的手,十分激動,彷彿真的見到了毛澤東。

而古月也逐漸牛的找不着北。據《四渡赤水》製片主任馬主任回憶,「大約16年前,古月應邀出演一部毛澤東在延安的電視劇,雖然在劇中只有區區4個鏡頭,他竟要價一萬元,當時的物價條件下這個錢已經非常高了」。打着「毛澤東」的旗號賺錢,現在看來可不是個好事。

北京青年報2003年12月5日在《張克瑤古月王霙在京聚首 三個「毛澤東」昨碰頭》的新聞報導中寫道:爲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央視電影頻道在12月4日請到三位毛澤東的扮演者張克瑤、古月、王霙。

最早步入會場的,是1976年在話劇《西安事變》中出演毛澤東的張克瑤;從電影《開天闢地》開始扮演毛澤東的王霙現在是國家話劇院的演員,他一開始往觀衆席鑽,主持人見狀趕緊把他招呼上來;古月出現最晚,但是派頭最大,一登臺張克瑤和王霙都先後和他握手。這確實是個麻煩事──古月把自己當成了毛澤東,別人也把他當成毛澤東!

主持人請三位「毛澤東」各自說說自己最初演毛澤東的原因和感受。等到王霙發言時,古月開始左顧右盼,看周圍,看天花板,在王霙說到最新的作品《毛主席去安源》時,古月伸手抻了抻領結,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2002年6月3日,新浪娛樂上有一篇自由撰稿人伊夫寫的文章《古月道歉》,文章說,《大決戰》在全國各地上映後,媒體把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毛澤東的扮演者──古月。古月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接受採訪高峰期。因此,他自然會有所重點、有所選擇地接受經久不息的採訪熱潮。這樣,我當然不具備起碼的競爭力。

終於有一天下午再通話時,古月當時的妻子桂萍答應他第二天中午可與古月一見。

文章說,第二天中午,古月在電話裏講:能否給他半小時時間,先讓他吃完飯。我飢腸如鼓地坐在《農民日報》週末版編輯部的電話機旁,只好答應再過30分鐘打過去。《農民日報》記者們要爲我買飯,我謝絕,說等一會兒就得采訪去,沒時間吃了。35分鐘後,我再打電話時,古月早已無影無蹤。接話人講,早走了。我問他留下話沒有,「沒有!」對方乾脆的一句就掛了。旁邊的記者們都很憤慨,認爲古月太不像話了。現在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他不應如此捉弄人的問題。

伊夫這篇文章是這樣結尾的:關於古月,公開或私下的傳言很多且比較不友好。諸如在菏澤水災中對難民袖手旁觀,卻只顧斂錢;買走私車;嫖娼被拘和聲稱是毛澤東丟失的親兒子等等。這些傳言對一個處於前列的特型演員相當不利,儘管不斷有媒體爲他間接闢謠,但新的傳聞又不脛而走。

古月以毛澤東的名義賺到了很多利益,但毛澤東後來不但已經走下「神壇」,而且被認爲是禍國殃民的共黨第一任匪頭。

爭鳴動向雜誌有幾則對毛澤東不利的消息:

學者要求撤除「萬歲」論

2005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七十多名研究員聯署致函中央政治局、國務院、人大常委會,要求本着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撤除「萬歲」論,撤除毛澤東紀念堂,撤除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

大學校長聯署拆毛堂毛像

北京二十二所大學的三十五名校長、副校長,聯署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建議書,其中提及教育、法治、道德、社會問題,並要求拆除不符國情、不符人民意願的毛澤東紀念堂,取下天安門上的毛澤東肖像。

民主黨派要求撤毛堂

2004年6月,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民建中央、農工黨,聯署致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撤銷毛澤東紀念堂,改爲人民英雄紀念館或人民歷史館。這是民主黨派第三次提出同樣的聯署。

萬里要求改建毛紀念堂

2004年4月,中共元老萬里致函中共中央委員會,要求根據中央決議和尊重人民意願,改建毛澤東紀念堂爲中國民族紀念堂。萬里引用了一九八五年中央政治局決議:二十年後,由中央根據當時情況,作出改變。


不能再爲毛澤東樹立高大形像了!
古月走了,在共產黨生日的第二天。有人說,這麼多人都要求把毛屍挪走,取下天安門上的毛肖像,古月還以毛澤東的形像頻頻出來招搖,太不明智了。

和古月一同參加廣西活動的鄧小平扮演者說:「這絕對是影視界的一大損失,他演的毛澤東形象深入人心,備受觀衆肯定,我想沒有幾個人能比他更優秀!」

有人說,興許就是爲了這,所以才突然把古月的心肌給大面積梗塞住了!

我琢磨,這不是開玩笑,中共要垮了,當然不能還讓「毛澤東」滿處亂遛達,讓人喊「萬歲」!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歷史需要!84次扮演毛澤東的古月招搖死了(多圖) 2005/7/4 (47,169次)
怕叛逃!華國鋒出國旅遊 特工寸步不離(圖) 2005/7/3 (43,313次)
揭開詛咒的謎底!在兩個悲慘故事發生之後(圖) 2005/5/12 (37,025次)
85%↑──高官離婚創紀錄(圖) 2005/4/17 (28,628次)
每日更新:突破網絡封鎖工具一覽 2005/1/15 (332,198次)
別國哀悼中共狂歡 江的印尼別墅安在否(多圖) 2004/12/31 (59,594次)
「刮骨療毒」 ?先把這幾個「毒」刮給咱看看! 2004/12/28 (29,628次)
三個死裏逃生和死罪難免的真實故事 2004/12/13 (31,011次)
《九評》震撼中南海 胡錦濤發表絕密講話 2004/12/10 (22,157次)

一個大不幸的消息從阿富汗傳到北京(圖) 2004/12/7 (28,531次)
一說一個準兒!政治學習時聽到的小道消息 2004/12/5 (21,025次)
千古罪人 萬惡之首 2004/12/5 (29,340次)
如果中共垮臺,誰來領導中國? 2004/12/2 (29,328次)
一箇中共決不解密的密聞:毛澤東行宮的故事 2004/12/1 (68,160次)
一張令你跌跟頭的圖片!真不知新華網是誰這麼惡作劇(多圖) 2004/11/18 (43,226次)
江澤民有一私生子(多圖) 2004/11/4 (74,145次)
升官祕訣!江給李先念送生日蛋糕 郭伯雄爲江午睡站崗(圖) 2004/11/3 (63,182次)
敢當衆向江撒嬌的女人 國慶公然向胡錦濤撒潑(多圖) 2004/10/1 (53,179次)
上海幫又遭一擊!號稱世界第一高樓硬停工(多圖) 2004/9/28 (41,124次)
120萬高幹家屬境外定居 中共在太平間裏化妝(圖) 2004/9/22 (43,487次)
江給胡與普京製造摩擦 中央震怒高調處理(圖) 2004/9/15 (27,842次)
張藝謀大叫自己是「催奔兒」江才是主謀(多圖) 2004/9/15 (31,523次)
江驚呼小看溫家寶 各省頭兒進京威脅江家幫(多圖) 2004/9/13 (48,060次)
政協主席出訪忙壞李肇星 賈慶林西班牙見國王鬧笑兒(圖) 2004/9/8 (36,867次)
昨天最後一忍!小胡這一拳出手漂亮 老江暈菜(多圖) 2004/8/31 (50,754次)
江栽在上海!三個胡錦濤和一個江澤民(圖) 2004/8/31 (47,591次)
高層小道!江臨時取消廣安作秀 中央決定把核心捧下臺(多圖) 2004/8/22 (46,965次)
當衆委屈宋祖英!一張老江漂白自己的圖片(圖) 2004/8/21 (102,577次)
瞬間感悟:陽剛之美 2004/8/16 (15,485次)
玩過了火!越來越刺向自己的江氏民族主義(多圖) 2004/8/13 (29,155次)
胡溫因勢利導佔上風 江家幫幾次較量勢漸弱(多圖) 2004/8/12 (41,974次)
受趙燕索賠案刺激 動北京麥當勞店的腦筋(圖) 2004/8/7 (25,377次)
胡真急了!疾呼江家幫再攪局中共徹底沒戲(圖) 2004/7/22 (42,497次)
怕暗殺冒充小胡!新華網揭江澤民面臨大洗牌(圖) 2004/7/21 (28,543次)
江過繼三個「親兒」 陸軍成了後孃養的(圖) 2004/7/21 (23,90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