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澤民就怕法輪功的兩點
 
2005年2月2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據大紀元記者張子純、歸燕報導)2005年2月20日,《大紀元時報》在巴黎十三區舉辦了的第三次「九評共產黨」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採取了自由交談的形式,與會者有路經巴黎的海外民運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先生、1989六四天安門廣場學生糾察總長張健先生、留學生、民主人士,也有看過《九評共產黨》之後深有感觸的東南亞華僑。

魏京生講到,《九評》出來之後的重要標誌,使更多的中國百姓認清了中共的本質。中國的老百姓很善良,以前總對共產黨抱有希望,希望它還能變好。但事實是一批又一批的人失望了。現在國內的老百姓也是這種狀況,越來越多的人對共產黨徹底失望了。

他說,趙紫陽的去世,爲什麼和胡耀邦當年去世我們採取的方式不一樣,爲什麼當時都上街悼念,因爲人民對中共還抱有一定希望,想跟它去講理,一個人不行集體去講。但實際上它把坦克開出來了屠殺老百姓。現在因爲百姓認清了中共的本質,沒有必要和流氓講理。共產黨的一黨專制不結束,任何事情都辦不成。

對在中國多次發生的大鎮壓和迫害,有人說共產黨情有可原,魏京生認爲,這就是幫助共產黨,這不是中國百姓想聽的話,是不公平的,是向中共流氓妥協的一種話。我們必須站在正義的一面,站在廣大受到壓迫、受剝削和迫害的人的立場上組成人民的聯盟,我們就一定能勝過它,而它對這一點也是非常害怕的。

一位江先生說,我一看到九評,就讓朋友給大紀元寫信說,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讓這麼好的文章更多的教育十三億人口。他還希望九評這樣的文章要繼續寫。一位曾先生說,中共的罪惡1001天都說不完。他們建議,也要考慮一些受中共欺騙、毒害的大陸出來的人、文化不高的人等的接受能力,儘量避免使用看似口號的標題,而類似「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蘇榮在海外被通緝」、「陳至立在坦桑尼亞出庭受審」 這樣的標題,會使人想看的,這是策略問題,要讓人像看小說一樣,愛不釋手。魏先生說,九評是綱領性的,在以後不斷充實九評、講具體故事揭露中共時,就可以用這種辦法。

有人反映九評中有一評專講法輪功遭受的迫害使一些人難以接受九評,江先生說,我不煉法輪功,但從最開始我就跟我們民運所有的人說,一定不要輕視法輪功的力量,民運一定要支持法輪功,否則你們就不夠當民運的資格。因爲法輪功一,堅持真善忍,二,有那麼大的凝聚力。我們研究研究古今中外,最大的凝聚力就兩種,一種是強迫,向中共這樣逼迫全體中國人跟它一樣;再一種就是信仰,像基督教信仰耶穌,法輪功信仰真善忍和李洪志先生,所以法輪功才發展得這麼快,如果不是共產黨迫不及待的出來鎮壓,那就會兩億、三億、五億。所以九評這麼做有他的道理。他還說,法輪功今後在中國要擴大,因爲真善人代表了中國人的本性,中國人的善,中國人的民族文化;法輪功爲什麼能有這麼大的作用呢,就是他喚起了中國人的良心、良知。所以我希望法輪功在大陸大量發展,發展到五億、十億,中共就完了。江澤民就怕法輪功的兩點:真善忍和人多。

一位法輪功學員說,中共自己的統計說,法輪功學員有7000萬到1億,那麼最起碼這麼多民衆的信仰、煉功等基本權利被剝奪了;每個學員都有個三、四口之家,家人受中共誣衊宣傳的欺騙,就會在家庭內部引發矛盾甚至仇恨,甚至迫害者會逼倆口子離婚;每個學員都有幾十個同事、親朋好友,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所以,迫害法輪功是觸及了全社會各個階層的、極待解決的大問題,所以應該專門講一講。

在談到中共爲了保命散佈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共產黨使中國經濟發展」等洗腦宣傳時,江先生說,三十年前我就和最好的朋友說,中共只要一完蛋,中國的經濟三年就起來,那是因爲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人的勤勞和不畏艱辛。不信你把一千個中國人放到撒哈拉大沙漠去,三年後你一看,那兒有個中國城,繁榮極了,但是有一條,不能有共產黨去(衆笑)。中共現在不得不經濟上松一點兒綁,否則它的統治就維持不下去了,它絕不是經濟的發展者,而是破壞者。江先生建議大紀元和何清蓮這樣的經濟學家統計研究一下中共對經濟的掠奪破壞程度,寫一篇題目就叫《共產黨永遠是經濟的破壞者》。

關於如何克服困難,讓更多的民衆了解九評,張健說,有些人,特別是有的留學生,由於長期泡在中共的洗腦宣傳裏,就問我:九評怎麼說中共是邪教呀?碰到這種問題,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宣傳員,和人們去交流,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見證共產黨對我們每個人的迫害。民意如流水,需要我們走在前面衝破阻力來引導他們。

一位留學生說:「九評」有一點講得太好了!他講出了共產黨就是一個邪靈附體,這實在是太確切了。

在自由互動的發言中,會場氣氛熱烈。與會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都希望九評可以讓十三億中國百姓、乃至全世界六、七十億人認清中共的邪惡本質。三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有說不完的話,大家期待多開「九評」研討會,在各界華人中相互轉告,讓更多的華人蔘加這樣的研討會,用他們親身經歷見證中共的罪行。


 
分享:
 
人氣:14,31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