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香港良心」上街和市民的覺醒(圖)
 
————中國沒有民主,香港也不會有民主

沒有了共產黨,香港才會有真正的普選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12月8日報導)12月4日,香港有25萬市民走上街頭,參與了爭取民主普選的大遊行。香港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當日現身參加遊行,除震動港府高層外,中共北京當局感到極爲驚訝,更派「中間人」在香港四出打聽陳太的背後動機。

港人罵中共要求普選

遊行前,大會安排了一場民間論壇,多位發言人市民均直罵中共,反映出港人認爲,中共是香港爭取普選的主要障礙。

4日下午,民間人權陣線及立法會25名泛民主派議員舉辦了「爭取普選大遊行」。當日下午3時遊行出發前,出席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的市民已經把6個足球場擠滿。

遊行隊伍龍尾在晚上8時左右才抵達終點香港政府總部。據衛星圖片分析專家估計,當天有9萬多人蔘加了遊行;而大遊行的組織者之一的民陣則聲稱有25萬人參加了遊行;即便是警方最保守的數字也達到了6萬3千多人。大遊行當晚,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新聞發佈會上拒絕訂出普選實行時間表。

港高官對陳太上街感震驚

週日的遊行與過往香港迴歸後出現的大遊行不同的地方是,有「香港良心」之稱的陳方安生以市民的身份參與了遊行。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透露,他在遊行翌日與一些特區高層官員討論陳方安生上街事件,官員以「震驚」一詞來形容,因爲他們認爲陳方安生無論如何都不會這樣做。

陳方安生上街也令中共感到極爲驚訝,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透露,4日遊行開始前,已不斷收到中共方面的「中間人」致電,查詢陳方安生是否真的會參加遊行,週六(3日)再有人找他打聽陳方安生上街背後是否有其他政治目的。

該民主派議員透露,中共最關心的4大問題:第一,陳方安生上街除支援普選外,是否有其它目的;第二,背後是否有人支援她;第三,究竟是民主黨還是45條關注組遊說她上街的,第四,陳方安生這次上街,是否有意爲參加2007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鋪路。

有法律界人士透露,這次陳方安生出來遊行,其中一個關鍵人物是一名重量級法律界人士。據稱,陳方安生已於遊行翌日(5日)離開香港,到英國出席一個公開活動,要10日後才返港。

除香港媒體外,外國媒體均以顯著篇幅報導此次民主遊行,並採訪分析家及民衆反映普選的呼聲。對這樣一場聲勢浩大、國際媒體廣泛報導的事件,中共媒體卻沒有做任何報導。

中共極怕港人要普選的訊息傳國內

一直關注中國人權和民主狀況的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說,這一現象說明中共對這樣的事情非常害怕。香港市民以遊行的方式要求普選是一件非常合理的做法,也是很積極的要求。中共官方之所以封鎖消息,是因爲擔心民間知道這件事會引起一些連鎖反應,中國的人民會效仿香港市民,也向當局要求民主和基層普選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孫文廣說,包括美國之音在內的外國媒體網站也是被中共嚴密封鎖的海外媒體,讀者往往需要採取許多繁瑣和迂迴的方式才能瀏覽到。

居住在深圳的自由撰稿人趙達功說:「多少年來都是這樣。我們經常看着看着電視,節目就中斷了,就改成廣告了。廣東市民都很生氣,但是沒有辦法。只要香港媒體報導大陸當局認爲是敏感的、不想讓百姓知道的事情,他們立刻就切斷訊號,這是經常發生的事。」

在回應25萬港人上街爭普選時,美國促請中共儘快給香港民主政制訂定時間表,並指美國相信香港人已具備推行民主的條件,越快訂出時間表達致普選就越好。

以「人民正苦」來挖苦中共

遊行前,會場內舉行了一場民間論壇,讓市民發表他們的意見。多位市民直接責罵中共,有市民以「人民正苦」(廣東話與「人民政府」音調相同)來挖苦中共,他認爲曾蔭權所提出的政制方案,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又說中共是人民的公敵。

另有一位老伯表示,他是第一次也希望是最後一次參加遊行大會。他認爲,香港的民主一定會出現,香港的普選一定會出現。

另一位市民說:「今日我的心情激動,作爲一位市民,在香港有自由、法治。我是大陸走落來的,我在大陸受苦了30年,被共產黨迫害到家破人亡,大紀元講得好清楚,不是誇大,講的都是事實,我身歷其境。有機會要出來爭取。」

有市民表示:香港商人胡某某是既得利益者,他的家族在中國當時是受到迫害的,現在他認賊作父!它(中共)說不成熟是它說的,我們已經很成熟了。它說的全是假,無一句是真的,無自己的媽才是真的,還有就是它的假東西才是真的。”這名市民還高喊天滅中共。

中國沒民主 香港也不會有

一位曾經在香港住了4年的法國教授,專程爲遊行來港,他研究的是香港的政治。他認爲,中國沒有民主,香港也不會有民主,不過,多發出聲音會讓中共頭痛,令香港的情況不致於惡化得很快。

在遊行隊伍中,包括了持橫額及標語直指中共是香港取得民主的主要障礙的香港大紀元時報義工。由於大紀元的義工人手不足,因此找來其他參加遊行的市民幫忙拿橫幅,橫幅內容是「沒有共產黨 才有新中國」,遊行人士看到橫幅後說:「這個好!這個才是大會的主題。普選、普選,沒有了共產黨不就有普選!」

此外,由大紀元義工組成的腰鼓隊由維園出發後不久,一對夫婦從腰鼓隊周圍的人羣突圍而出,站在腰鼓隊前,很端正地向義工們鞠了一個躬後離去。

腰鼓隊經過一處街頭攤位時,攤位的工作人員以擴音器大聲說,腰鼓隊是給香港人打氣的。

遊行人士互相交談說,衆多參與遊行的團體中,以大紀元最有誠意。而最多遊行人士聽後一起喊的口號是:「解脫中共捆綁 還我自由良心」。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聲援600萬退黨 香港1210大遊行 (多圖) 2005/12/10 (104,763次)
記住血染的2005年12月6日 2005/12/10 (18,916次)
上海繫獄律師鄭恩寵獲頒德國人權獎(圖) 2005/12/9 (16,684次)
爭普選大遊行 25萬港民陳方安生參加(多圖) 2005/12/4 (20,813次)
這個可怕的消息被中共衛生部首次承認 2005/12/3 (19,221次)
「三個代表」耍流氓!中共制度性的強姦活動(多圖) 2005/12/2 (19,524次)
挑戰中共中央決定!高智晟皈依基督教 2005/11/23 (19,648次)
中共海外媒體涉間諜活動(圖) 2005/11/22 (16,840次)
港法律界部署聲援高智晟 2005/11/9 (16,228次)
煎過的藥渣爲何要倒在門口? 2005/12/11 (18,850次)
胡錦濤紙上談救黨 羅幹開槍滅中共(圖) 2005/12/10 (44,340次)
看見何祚庥就亂棍打死的理由(圖) 2005/12/9 (32,586次)
墨人類腳印130萬歲 敲痛歷史學家的頑固腦殼 2005/12/9 (30,469次)
政治局面對禿頭上的蝨子猛發奇談怪論(多圖) 2005/12/8 (44,239次)
小笑話:江澤民的法庭辯護 2005/12/8 (24,998次)
小笑話:美國妒忌江綿恆 2005/12/7 (24,971次)
薩達姆用絞肉機行刑 中共國旗用鮮血染成(圖) 2005/12/6 (26,374次)
小胡兩拳一出 軍頭四分五裂(圖) 2005/12/6 (50,537次)

賈廷安溜了!「江辦」被徹底踢出中南海 2005/12/6 (46,472次)
喪命是因爲多長一根舌頭 2005/12/5 (32,027次)
一個對澳門人民可怕至極的消息(多圖) 2005/12/4 (44,774次)
新華網廣而告之──胡錦濤步步走向深淵 2005/12/2 (37,613次)
要多絕有多絕!三張世界難尋的圖片(多圖) 2005/11/5 (37,894次)
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一句話 2005/9/8 (23,278次)
高層對峙 坦克車開上天安門(多圖) 2005/8/28 (54,972次)
真神了!聲明三退後發生的真事!(多圖) 2005/8/22 (28,115次)
難得一見!這些照片您不看會後悔一輩子(多圖) 2005/8/8 (59,350次)
歷史需要!84次扮演毛澤東的古月招搖死了(多圖) 2005/7/4 (47,170次)
怕叛逃!華國鋒出國旅遊 特工寸步不離(圖) 2005/7/3 (43,314次)
揭開詛咒的謎底!在兩個悲慘故事發生之後(圖) 2005/5/12 (37,026次)
85%↑──高官離婚創紀錄(圖) 2005/4/17 (28,628次)
每日更新:突破網絡封鎖工具一覽 2005/1/15 (332,199次)
別國哀悼中共狂歡 江的印尼別墅安在否(多圖) 2004/12/31 (59,595次)
「刮骨療毒」 ?先把這幾個「毒」刮給咱看看! 2004/12/28 (29,628次)
三個死裏逃生和死罪難免的真實故事 2004/12/13 (31,011次)
《九評》震撼中南海 胡錦濤發表絕密講話 2004/12/10 (22,157次)
一個大不幸的消息從阿富汗傳到北京(圖) 2004/12/7 (28,531次)
一說一個準兒!政治學習時聽到的小道消息 2004/12/5 (21,025次)
千古罪人 萬惡之首 2004/12/5 (29,340次)
如果中共垮臺,誰來領導中國? 2004/12/2 (29,328次)
一箇中共決不解密的密聞:毛澤東行宮的故事 2004/12/1 (68,161次)
一張令你跌跟頭的圖片!真不知新華網是誰這麼惡作劇(多圖) 2004/11/18 (43,229次)
江澤民有一私生子(多圖) 2004/11/4 (74,145次)
升官祕訣!江給李先念送生日蛋糕 郭伯雄爲江午睡站崗(圖) 2004/11/3 (63,18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