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演講觸怒老天!颱風襲越南 黨魁提早滾蛋(多圖)
 
鮑光
 
2005年11月2日發表
 

胡錦濤入住,中共血旗降下半旗!
【人民報消息】胡錦濤還願意得救嗎?如果願意,爲何還到處去發表害人的講話,毒害別國人民,給自己增添新的罪行?

據明報網11月2日消息說,由於越南受到颱風啓德吹襲,中共黨魁胡錦濤提早結束在當地訪問,今早啓程回國。

胡錦濤原訂訪問越南三日,11月2日按計劃應到中部城市峴港,不過在胡錦濤11月1日上午11點發表演講後,颱風」啓德」當晚在越南登陸,胡不得不提早半日倉皇逃回。

這不禁讓人想起胡錦濤去加美墨時的情景,走入加拿大下榻賓館前,別國的國旗都好好的在飄揚,只有中共國血旗降着半旗迎接胡錦濤;去到墨西哥,胡被關在兩層電梯中間達15分鐘;抵達渥太華時,專機艙門居然打不開,這僅僅是外界知道的。當然這都是惡兆當頭,這都說明胡錦濤在幹大惡大壞之事。

此次,胡錦濤作爲黨魁和獨裁黨統治的國家主席身份去訪問了北韓和越南,陪同他去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等。在北韓和越南胡錦濤都講了與他黨魁身份相配的話。

胡錦濤去朝鮮聯合周遭惡黨


爲何歡迎人羣離的那麼遠?是否怕看出胡摟着的
不是金正日!
中共太危了,胡錦濤在這時不思擯棄惡黨重組新黨,卻去聯合共產惡黨,要與世界正義力量對抗到底!

據新華網平壤10月28日報導,胡錦濤在機場發表了書面講話。胡錦濤指出,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朝鮮勞動黨堅強領導下,朝鮮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特別是近年來,朝鮮人民緊密團結在以金正日總書記爲首的朝鮮勞動黨周圍,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在建設強盛國家的道路上不斷邁出新的步伐。

胡錦濤還說,中國黨、政府、人民爲朝鮮黨、政府、人民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興。我們相信,在金正日總書記領導下,朝鮮人民一定能夠在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建設強盛國家的事業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胡錦濤指出,我們願同朝鮮同志一道,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共同把中朝兩黨兩國關係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紅領巾是共產黨的少兒附屬組織的標記,是共產黨血旗的一角,在大陸兒童紛紛退出這個邪惡組織的時候,胡錦濤對爲他繫上紅領巾的平壤外國語學院的少年團員說:「你們今天是紅領巾,明天是國家的棟樑。希望你們健康成長!」

報導說,胡錦濤表示,他相信這次訪問將增進中朝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發表社論說,胡錦濤總書記的這次訪問「把朝中友好推向了一個新高潮,併成爲進一步鞏固朝中友好的重要契機」。

在退黨大潮達到530餘萬人之際,胡錦濤去北韓給獨裁黨打氣,要鞏固「友好」,這不是螳臂擋車嗎?

胡錦濤在越南發表害人演說


越南迎胡姑娘倒拿中共血旗!
據新華網11月1日 21:52:00報導,當地時間上午11點左右,胡錦濤在越南國會主席阮文安陪同下步入國會大廳。胡錦濤首先代表中國黨、政府、人民向越南黨、政府、人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他說,今天的越南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中國黨、政府、人民爲越南黨、政府、人民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興,相信在越南共產黨領導下,越南人民一定能夠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爲民富國強、社會公平、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工業國家。

我們看到,胡錦濤在兩國講話中提到的都不是「中國共產黨」這個黨的全稱,而一口一個「中國黨」,中國有「中國黨」這個黨嗎?當然沒有,這樣就又一次把「中共」和「中國」混爲一談,把愛獨裁惡黨和愛中國混爲一談。

報導說,胡錦濤在介紹了中國的發展情況後說,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要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落實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四,要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胡錦濤指出,「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胡錦濤強調,「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任何人,更不會威脅任何人,只會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


胡錦濤在與越共言歡
胡錦濤指出,「經過幾代人共同努力,由毛澤東主席和胡志明主席親手締造和精心培育的中越傳統友誼進入了全面友好合作的新時期。」

胡錦濤還說,「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的共同心聲中,體現在我們兩黨兩國治黨治國經驗的深入交流……」

據新華網報導,越南國會主席阮文安「表示相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在建設中取得更大的勝利。」

越南中央電視臺向全國直播了中共黨魁胡錦濤的害人演講!

11月1日上午11點胡錦濤發表演講,幾個小時後,颱風」啓德」就在越南登了陸,新華網報導胡黨魁「訪問成功」,可沒敢報導胡不得不提早倉皇逃回中共盤踞的老窩。

其實胡錦濤早就看出中共滅亡在即,那爲何非要挽救這個十惡不赦的害人黨,非要與其綁在一起,共赴萬劫不復的深淵?!

 
分享:
 
人氣:24,87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