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難忍王義夫 鄧家人譏諷黨核心(圖)
 
鮑光
 
【人民報消息】看了王義夫12年終拿奧運金牌,心裏真爲他高興。有朋友說,王義夫說話和他射擊一樣,不來「虛晃一槍」。

在落後了整整1環,大家都只剩下兩發子彈的情況下,體壇週報報道說,王義夫突然用右手撫摸了一下自己的心臟。他在撫摸藏在胸口的毛主席像章。「感謝毛主席,他老人家在讓我保持頭腦清醒,在給我力量。」老王賽後無比誠摯地說道。

「神五」上天江綿恆插進了兩隻腳;杜麗剛爲中國拿下首塊射擊金牌,江澤民馬上就讓李長春在新華網焦點處來一篇消息:《受李長春委託陳至立打電話祝賀中國隊獲雅典首金》,有點油水兒江澤民就要揩。

結果王義夫接受採訪時,沒有說是「三個代表」的「偉大力量」,而是把功勞歸功於毛澤東!他隨身攜帶的不是江澤民那一折賤賣的「三個代表」小冊子,而是擺放在胸口處的毛主席像章! 鼠肚雞腸的江澤民能受得了嗎?

近兩天,還有一件醒目的事情和江澤民有關,鄧小平百年誕辰在即時,江澤民爲鄧小平故居和鄧小平銅像題了詞,這兩個題詞讓鄧小平夫人卓琳和他的兒女們象吃了只蒼蠅似的噁心。

江澤民題詞前無古人還真不是「謙虛」,媒體報導說,有人想學開車,上「濟南交通信息網」學習法規,打開首頁,赫然出現江澤民給「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題詞:「嚴格執法,熱情服務」(1995年10月15日)。真可謂「江過留詞」。

媒體在2001年報導,8月22日是鄧小平97歲誕辰,受恩於鄧大人的江澤民理應向媒體打招呼,多出一些歌頌的文章以顯示不忘鄧恩人的提拔,再者給追隨者做個好榜樣,也可在人前留個好名聲。但是據中央宣傳部得到的指示,江澤民下令不準刊登紀念鄧小平的文章!當時掌握黨政軍三權的江澤民是多麼猖狂!鄧小平的夫人和兒女沒有一個敢出聲的。

鄧家三姐弟再次譏諷江

今年則不同,7月28日,中央電視臺在一個專訪鄧的家人的節目中,不但重播了鄧小平1989年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的信件和講話,稱頌他爲推動幹部年輕化作出表率,而且鄧小平長女鄧林亦在節目中意有所指的表示,鄧小平退休後,完全不看文件,也不干涉年輕一代施政。凡是那天看電視的北京人都一邊看一邊評論說,鄧林敢在央視指桑罵槐,證明江澤民在中央裏已經萎了。

這還不算完,8月11日,在鄧小平誕辰100週年前夕,鄧小平的兒女三人在位於北京景山後街米糧庫衚衕的住所院內接受新華社記者的採訪,又一次譏諷江澤民賴在臺上的醜態,中央裏沒有人撐腰他們敢這麼明敲暗打嗎? 不知道黨內鬥爭的形勢他們也不敢如此貿貿然。

九月就是四中全會了,據說負責鄧小平故居和塑像題詞這部份工作的人指示說:以後肯定得重新來過,先這麼着吧!


相關文章:

江澤民題詞前無古人
江澤民又題詞啦!溫總理知道這70多億的事嗎?(多圖)
太子黨撇撇嘴:江澤民糗事一籮筐(一)
馬屁拍拍到位:江澤民糗事一籮筐(二)
倒茶遞煙拿拖鞋:江澤民糗事一籮筐(三)
和劉曉慶談電影藝術:江澤民糗事一籮筐(四)
外國音樂會露大怯:江澤民糗事一籮筐(五)
鄧小平生日江下令禁止紀念:江澤民糗事一籮筐(六)
借戴綠帽調出長春: 江澤民糗事一羅筐(七)
李先念支持江當總書記:江澤民糗事一羅筐(八)
拽着上海人民褲腰帶往上爬:江澤民糗事一羅筐(九)
撞破頭血流滿面還吹牛:江澤民糗事一羅筐(十)
江澤民唱明了!只給劉曉慶留一條命(多圖)
小道快訊!曾慶紅慫恿搞軍閥割據 中央高層發生八級地震(多圖)
李柱銘給香港人掙足面子!江澤民吃癟子的兩件糗事
江澤民的兩大糗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8/16/3222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