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不止鄧小平會「拉二胡」
 
作者:趙達功
 
【人民報消息】當年鄧小平爲了對付華國鋒的「兩個凡是」,啓動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是從「拉二胡」開始的。「二胡」一個指胡耀邦,一個指胡啓立,加上趙紫陽,確立了中央堅實的改革力量,終於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口號下,打垮了以華國鋒爲首的「毛派」和「凡是派」。

如今中央只有「一胡」,就是胡錦濤,我們還得假定胡錦濤是政治改革派,但缺少了一根弦就不叫「二胡」了,政治改革的旋律也沒見拉出什麼聲音來,政治迫害和政治鎮壓倒是頻頻發生。

不過近來出現了民間「二胡」,一個是北京市民胡佳,一個是上海市民胡愚文。這兩個人在網絡上已經是大名鼎鼎,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以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方式,敢於向專制當局說「不」,嘗試採取具體行動維護公民權利。「二胡」大有燕趙俠骨之風,大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之豪氣,使得國內各界人士深爲歎服。

有關胡佳的介紹說,胡佳今年31歲,現居北京。多年來致力環保,關懷艾滋病人,關心六四。他多年來一直不能「忘懷六四」。胡佳今年2月曾經安排蔣彥永教授和高耀潔教授會面。蔣彥永今年兩會期間呼籲爲六四平反的信公開,引起國內外震動。胡佳也曾爲劉荻呼籲,找相關部門的警察討論劉荻的案子。胡佳還是個苦行僧,爲抗議六四屠殺,從此吃齋。前不久,我在北京與胡佳見面,他個子不高,消瘦的身子,光著腦袋,一副大眼鏡掛在臉上,手脖子上有一串念珠,我對他的印象首先是想到了聖雄甘地。就在與他見面第二天上午,警察就將他帶走,盤問一些情況。我知道他曾經試圖在4月4日清明節這一天到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前爲胡耀邦和六四死難學生鮮花,消息被透露出去,警察已經讓他「失蹤」,願望破滅。但4月15日胡耀邦逝世紀念日這一天,他孤身一人,明知有危險,還是勇敢的走到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前,將一束鮮花獻給前中共開明領袖胡耀邦。隨即警察又將他抓走。對胡佳的公民維權正義行爲,當局的作法是:抓──放──監控──抓,是典型侵犯公民權利的違法行爲。

胡愚文生於1969年,上海籍人,自從去年11月初開始,他按照中國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連續向上海市公安局申請遊行,開始公安局拒絕接待受理,胡愚文就在胸前掛上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遞交遊行申請,要求有人接待」,站在公安局門口,讓過往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一直堅持到今天,期間受到抓捕、恐嚇、監控、跟蹤,但這些並沒有將胡愚文嚇倒,反而更激勵了他維護公民權利的決心。終於當局按捺不住恐懼,露出了猙獰面目,23日派出警察砸開胡愚文的家門,毆打併拘捕了他。胡愚文委託朋友王繼海23日發表聲明:「今天上午胡愚文先生被上海楊浦區延吉派出所警察以傳喚名義抓捕,並遭受到警方的粗暴對待:在抓捕愚文時毆打了愚文,在派出所愚文被躺在地上。愚文先生以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身份執著地依法申請反腐遊行,何罪之有?警方不但無理拒之,還橫加責難並跟蹤。今天竟然發展到給以無理傳喚並毆打,這是什麼世道?這是誰家的法律?爲此,受胡愚文先生的委託,特向網絡及各界發佈愚文先生七天絕食聲明,唯以此來抗議當局的恐怖行徑。」

當局對胡佳、胡愚文抓捕和恐嚇,已經引起國內廣大網友的強烈憤慨,也引起國外媒體的關注。所有的人都會疑問:將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不是在強調共產黨謊言執政的權威嗎?

鄧小平會「拉二胡」,目的是啓動改革開放,對此我們曾喊一嗓子「好!」我們老百姓也會「拉二胡」,挺「二胡」,目的是要維護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對此我們也要喊一嗓子「好!」。我們要向所有的媒體和網絡呼籲,大家都來「拉二胡」,聲援胡佳和胡愚文維權的正義行動,抗議當局無法無天,戳穿當局「保障人權」的謊言,推動民間維權浪潮,推動憲政民主進程。

2004年4月25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4/26/3089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