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为何不谴责伊拉克绑匪?
 
作者:林保华
 
【人民报消息】4月11日,7名福建平潭人在从约旦进入伊拉克后,被武装分子绑架。在获知他们拿的是中国护照后,12日晚间释放了他们,前后被绑36小时。

在4月13日中国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发言人孔泉强调,外交部曾就解救人质问题与伊拉克各个方面联系,人质获释“其实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外籍记者询问中国政府是否谴责所有绑架行为?包括派兵到伊拉克国家的人民遭到绑架是否应谴责?孔泉回避不答,他仅表示,让伊拉克人民早日治理自己的国家,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对于其他国家侨民被扣,北京都表示同情。

对恐怖分子的绑架行为北京为何不谴责?有人会说,不想危及人质的安全。但是人质已经安全获释,不存在这个问题,也许是要报答绑匪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吧。

但是这仅仅是局部的恩怨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是绑架大国,伊拉克仅是绑架小国,中国如果谴责伊拉克的绑架行为,又将把自己放在什么地位上?众所周知,八九年中国政府镇压民主运动以来,就是把他们逮捕的异议人士当作人质同国际社会讨价还价,换取中共所需要的利益,又不断的逮捕新的异议人士来补充他们的人质仓库,避免货源短缺。例如当年每当美国要讨论是否给中国最惠国待遇时,或美国国会要讨论中国的人权问题时,以及提出申办奥运的时候,北京就要放一些人示好;1997年释放魏京生来换取江泽民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为了推进中美关系而在平安夜释放徐文立,把他当作圣诞礼物送给美国;最近则因为美国要重新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谴责中国的人权问题而释放王有才。

伊拉克绑匪的绑架行为也是为了同国际社会讨价还价,但是绑的是外国人,中国绑匪绑的是自己中国人。因此伊拉克绑匪虽然拜中国政府为师,但是的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为多少比中国政府显得“爱国”。面对这样优秀的学生,中国政府怎么可以谴责呢?应该鼓励才是。特别是如果中国政府对某些国家恨得痒痒的而又不敢得罪他们的时候,假手这些绑匪和他们的恐怖活动,是最好的办法。也因此,中国政府为甚么长期以来同北朝鲜、同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以及同伊拉克的恐怖分子脉脉含情的原因。包括在以色列做苦工的中国外劳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炸死炸伤,中国的反应也很温和。

孔泉说人质获释是外交部同各方联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据外电报导:目击者说,7名中国人既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阿拉伯语,因为无法沟通,武装分子在公路上拦截一辆汽车,挟持车内4名来自英国的医疗救援人员帮助了解7人身份,两名医援人员入屋查看确认7人持有中国护照后获释。也就是说,绑匪发现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场误会,所以不需要各方努力,他们就自动放人了。人质之一的薛由贵说:“当那些拿枪的人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后,对我们还算友好,没有给我们戴手铐,还给我们水和食品。”

绑架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是这7位中国的贫下中农为甚么在完全生疏的情况下会冒险到伊拉克找工作?中国政府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说他们是被骗的,然而他们并不是偷渡,而是拿著堂堂正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那样的成功,人权是那样的进步,这些人又何必冒著生命危险到中东和战火纷飞的地区找工作?

由于这次事件中所表现出来中国同伊拉克绑匪的良好关系,因此今后西方国家有人被绑架后,不妨拜托同他们站在一起“反恐”的中国政府,协助同绑匪沟通来释放人质。就如同美国拜托中国关照北朝鲜一样。既然北京对被绑架的人质有难得的同情心,出手相救是当仁不让也。至于中国要求怎样的回报,那是另外一场的生意经了。

(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4/15/3075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