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央掀起的“不务正业”新高潮在胡锦涛宣布的当天就已结束 (图)
 
【人民报消息】今天纪元专栏刊登任不寐的文章《在“新高潮”中“退潮”》,文章道:

SARS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中央电视台某晚新闻联播突然头版头条播出了学习“三个代表”的新闻。这条新闻在互联网上马上被口水淹没了。人命关天,国难当头,如此不务正业的政府及其作俑者,真有些丧心病狂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SARS刚过,北京在7月1日郑重告诉世界,他们将把那个中断的“不务正业”进行到底──而且还打算掀起一个“新高潮”。了解中国当代政治史的人都明白,那个在理论上一窍不通的“重要思想”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政治烟云。但遗憾的是,尽管人们普遍相信“文革”以后学习政治语录的狂热已经不可能在出现了,但中国人仍然在今天还要受这种形式主义的愚民政治的折磨。这无论如何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但仔细想想也许问题还不至于太令人绝望。事实上这种“运动”基本上徒有虚名。从主席台上到普通党员,都在迫不得已地进行政治表演,也在急不可待地等着散会。至于普通民众,这个高潮早已和文革的狂热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除了嘲笑的兴趣以外。在这种意义上,掀起“新高潮”的运动不过是“文革政治”企图回潮的妄想而已。可以说,“高潮”没有开始就“退潮”了。

围绕“7-1讲话”和“胡温新政”人们在进行了各种争论。特别是7月1日之后,无论是对胡抱有希望的人士还是反对者,似乎以相反的方式一致表达了对中国政治的悲观。也许这是两种不同种类的急切。问题的关键在于,“7-1讲话”并不是那种倒行逆施的既得利益的反扑的开始,毋宁说是这种自私和虚荣力量的恐惧,是这种恐惧强弩之末的最后努力。

周正毅案发回上海似乎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但香港反对23条立法的大游行却给北京政局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变数。人们不应该忘记23条立法出台的真正背景,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上一届主政者遗留下来的问题,或者说它不是新一届政府的政治问题。而这一问题当时之所以发生,原因之一和香港“纵容邪教”以及“异议人士”有关。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倒董”的政治意义就不仅仅局限在香港了。

值得一提的是,7月5日,沉默了几天的董特首神情凝重地告诉新闻界,港府打算对23条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先不讨论这些修改意见如何避重就轻或者是权宜之计,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政治上的让步。根据中国政治固有的特点或缺陷,这种政治让步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方面作出的。但令人疑惑的是,就在前一天,北京在香港的喉舌《大公保》还宣布“决不妥协”(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是,一向见风使舵的香港凤凰台这几天似乎也找不到风向了)。介绍这个案例是想说明,“7-1讲话”并不标志北京政治的某种倒退式的定局──一切都在演化之中。而毫无疑问的是,“7-1”发动的“新高潮”的政治表演,在发动的当天就基本结束了。

作出上述相对乐观的估计,并不是完全指望真有一个“胡温新政”。人们必须明白,时势比人强,时代毕竟在进步,社会毕竟在开放。用已故学者李慎之先生的话来说:中国民主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而且已经滥熟。在这种条件下,新领导人即使缺乏启动政治开放的勇气,但也没有办法开倒车。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6/2701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