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北京在对SARS的赌博较量中惨败
【人民报消息】亚洲时报今天刊登Francesco Sisci的文章“北京在对SARS的赌博较量中惨败”,文章说,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战争显然是令人恐怖的,而瘟疫则更可怕。在由于黑死病导致2300万人死亡的欧洲,瘟疫导致的结果是比当时任何战争都更惨重。然而中国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好象已经忘记了历史的教训。

不过,从去年十月第一例SARS病毒被发现以来,中国一直在忙于所谓的权力交接,最高决策者及其信得过的人需要“稳定”的环境来安排他们自己在这场较量中不至失去对实质最高权力的控制。因此,由于中国“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而且SARS又被看作是一种“死亡率不到5%”的疾病,大肆宣扬无异于自找麻烦,北京实在没有兴趣把它与“黑死病”联系起来。

文章说,在上周四的华盛顿邮报上, John Pomfret的文章报道说: "中国官员对于他们在处理这一突发事件的方式上毫无悔过之意。在上周与高级编辑人员的内部非公开的会议上,广东省的副省长雷玉兰(译音)已经取消了同其他国家和近邻的香港一样的信息公开政策。

“你可以看到,香港政府在所有(SARS)信息公开后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据在场的一位与会者转述她的话说。“他们没有能力控制和对付这种疾病,那么把这些消息公开又红又专有什么好处呢? 他们的旅游业和投资都受到了影响。最重要的是使香港人陷入一片混乱。多大的损失啊。”

文章说,如果以上的事是真的话,它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大陆许多干部对这场疾病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国际规则的无知。而正是这种规则使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经济得以迅速增长。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外资涌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外人士在公共关系方面缓慢而艰苦的共同努力。他们让全世界相信中国是一个可靠的,值得信赖的而产出回报率比许多受青睐的投资标的国都高的地方。通过美化形象,中国从中受益不少。

尖刻点儿说,商人们对于他们的投资国在许多方面都是能够忍受的──对异议人士的钳制,高压的政治环境,残暴的军警专制策略──对所有这些通常有助于产生高投资回报的因素他们都是能够忍受的。但是投资者当然不会去冒对他们自己生命安全或者他们的投资产生威胁的风险,而这正是 SARS病毒所扮演的角色。

文章说,在当今这个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世界上,对像SARS病毒这样的信息封锁是不可能的,因为被感染的人最终总会到达一个舆论相对自由的国家,从而导致开始对病源本身的调查。

这种新型肺炎引起了的恐惧就如同我们经历的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它是新产生的,没有疫苗,而且它到目前为止已导致100人死亡。它传播非常之快,显然是通过打喷涕和咳嗽的方式来传播的,虽然也存在着通过其它途径传播的可能性。由于缺少对SARS病毒的可靠信息,和它传染的容易程度,这些都让人回想起了曾蔓延欧洲的黑死病。这种疾病直到它的爆发高峰过后几个世纪还在西方世界神出鬼没。

世界卫生组织相信SARS疫情源于广东省的佛山。而中国明显害怕完全公开有关疫情信息和疫情迅速蔓延到世界许多国家的事实,都使北京当局的可信性大打折扣。因失去信誉而带来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这将严重打击中国的经济,不仅因为商人们会害怕去广东,并且人们会由此而怀疑:既然北京当局能如此恶毒地掩盖这样一个根本难以掩盖的事实,那么可想而知在其它更容易掩盖的问题上他们会做了多少手脚呢? 要使中国的正式和非正式公民们都恢复他们对当局的信任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中国的信托投资未来几个月内很可能会跌入低谷。而且如果全球经济复苏带给投资者们由更开明政府治理的更好的投资地的话,这种下跌将更为惨重。

文章指出,北京本应很容易地做出决定。当世界卫生组织要求被允许对疫情进行调查的时候,北京就应邀请并完全允许他们自由进入疫情区,特别是广东省。它还应允许自由地向世界和国内通报关于SARS疫情的信息。这无疑将有助于中国提升其作为全球社会一份子的可信度。

但是中国国内关于流行病的规定中说:信息在公布之前必须经过上级领导的许可。在中国的政治系统中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规定能够允许医疗卫生官员不经政府的媒体向外界透露消息,否则他们就将受到北京当局的直接惩罚。如果有人敢于透露象SARS这样的敏感讯息,那么不仅他的政治生命完结了,还将可能面临入狱的危险。实际上,即使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也会被政敌抓到把柄,用违背党的团结一致为理由攻击他,而北京会认为这种做法是在影响国家的稳定。

文章还强调说,在北京这场对SARS病毒信息的封锁中,全世界都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制造了一个令经常到中国旅行的投资者和商人们的生命和投资没有切实保证的环境。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下午承认中国卫生部隐瞒SARS疫情 (图) 2003/4/12 (20,424次)
中共将恐怖视线引向东盟国家 SARS引爆外交战 (图) 2003/4/12 (16,472次)
美国国务院星期四警告美国公民避免到中国进行非必要旅行 2003/4/12 (13,044次)
中国著名医学专家北京新闻发布会戳破中共谎言 2003/4/12 (15,549次)
这个政权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谎言──看中共在SARS问题是如何自己打自己嘴巴的 2003/4/12 (15,019次)
这也是一种生化战──联合国难道就这样袖手旁观? 2003/4/12 (13,863次)
夏季将临 中国乃至世界正面临惨绝人寰的灾难 (图) 2003/4/11 (17,098次)
何止SARS!屡骗得手的中共和总是上当的被骗者 2003/4/11 (13,928次)
难道天意真的如此──美军击垮萨达姆政府,SARS打倒江泽民政权? (图) 2003/4/11 (17,773次)
全军干部调动权在江绵康手里!江泽民次子坐着火箭升为少将(多图) 2003/4/11 (42,506次)
中共气数已尽!高层水火不相容 江泽民宣布一级战备(多图) 2003/4/11 (36,955次)
当命和钱只能选择一样时!世界正在抛弃中共国(多图) 2003/4/11 (19,993次)
江胡听谁的!江嫡亲华建敏8日考察,新华网10日全新改版(多图) 2003/4/10 (32,446次)
也许这是江突然把次子江绵康火速塞进军队的原因吧!(多图) 2003/4/9 (34,831次)
一张举世震惊的图片!中共掌门人揭秘(多图) 2003/4/8 (79,745次)
胡锦涛,别带头给江泽民当啦啦队了!(多图) 2003/4/5 (28,863次)
江身边人透露一点儿老江秘密(图) 2003/4/4 (31,280次)
不是挑拨江胡关系!悄悄问一声,这是想恶心老江?(多图) 2003/4/3 (23,824次)

江泽民痿了!刘晓庆案有部级高干直接插手(多图) 2003/4/3 (40,419次)
军队参谋长向中纪委揭发江泽民索贿如索命(图) 2003/4/2 (32,167次)
看新华网!温家宝成了江泽民眼中的一根新刺(多图) 2003/4/1 (32,720次)
江亲自动手“清点”选票 胡锦涛治江猛出三招儿(多图) 2003/3/31 (32,083次)
胡锦涛,你中了江泽民的圈套!(多图) 2003/3/30 (24,317次)
江泽民白吃饱!中共飞弹技术不过关 伊对空飞弹连续误炸平民 (图) 2003/3/30 (22,571次)
中国没有两个权力中心 江胡之争曾庆红不成关键(图) 2003/3/29 (23,898次)
新华网中新网的这两条新闻让咱不能不关注(图) 2003/3/29 (15,957次)
两会代表飞弹外加迫击炮 火力集中提案直戳江肺尖儿(多图) 2003/3/27 (30,549次)
江泽民目前在国际上的作用太重大(多图) 2003/3/27 (21,444次)
江泽民挨轰聚餐会饿肚皮逃离 万里宋平抡大棒紧追不舍(多图) 2003/3/23 (41,972次)
FBI近日惊爆去布什农场的不是江泽民(多图) 2003/3/22 (32,502次)
为何李纪周等多位高官判刑后纷纷寻死(多图) 2003/3/21 (42,118次)
家有内鬼国无宁日!政法公安会议狂爆黑幕(多图) 2003/3/20 (24,232次)
反美情绪要保持!但七十所大学的反战集会可千万免了(图) 2003/3/20 (18,891次)
军方主动和江拉开距离 反江势力迅速扩大(多图) 2003/3/19 (26,025次)
世界大国严密注视江胡权斗 美加英法俄不祝贺江当军委主席(多图) 2003/3/18 (28,383次)
军队不忠江!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闻(多图) 2003/3/16 (50,916次)
胡锦涛着着实实向江泽民轰了一枪(多图) 2003/3/16 (37,500次)
现在,新华网上正跑着一行可笑的红字(多图) 2003/3/16 (27,250次)
得票率暴光江人马惨败 江前胡后好日子不再(图) 2003/3/15 (26,942次)
98票反对122票弃权!江泽民留任军委主席 众高官反对三个代表(多图) 2003/3/15 (25,930次)
坏菜了!江泽民两会上向自己投了一颗原子弹(多图) 2003/3/13 (40,323次)
贾庆林比巴金多54票 金正日比江泽民牛多了(多图) 2003/3/13 (22,287次)
李鹏谈爸谈妈有根有梢儿 江泽民说爹论娘无头无尾(图) 2003/3/12 (35,401次)
人大选举斗智斗勇! 逼江吃巴豆还要让他“下水”不通(多图) 2003/3/11 (22,07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