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北京可能再次启动政治改革?
李锐的意见,一共十条,前五条着眼于共产党本身制度的民主化改革,后五条着眼于中国国家制度完成宪政转型。据北京学者丁东披露,李锐为写这份《建议》征求过数名前中顾委委员和中科院院士的意见,每一条意见都作了反复推敲,三千多字的文章,准备了一年之久。在十六大召开以前,他还以书面的方式送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每人一份。在十六大分组讨论会上,李锐宣读了他的《意见》,十六大以后香港的《开放》杂志和北京的《炎黄春秋》公开发表了这份意见,尤其是在国内公开发表,颇具指标性,被《纽约时报》等有影响的国际媒体及时跟进予以评介。 尽管李锐的意见看似老生常谈,其实也是中共宣称的所谓"政治文明"的基本常识,但是由李锐这样健在的中共元老级人物系统的提出,意义就非同寻常。李锐是中共党内健在的大秀才,海内外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着有《青年毛泽东》、《庐山会议实录》等书,担任过曾任中共领袖高岗、陈云、毛泽东的秘书,曾官拜电力部副部长,是中国共产党内公开反对三峡工程的代表人物;胡耀邦主政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期间创建并出任青年局局长,一手操办第三梯队的接班运作,与现任中共当权者有很深的渊源,这也可能是他虽然几度作为自由派的代表人物遭到批评,却不同于胡绩伟、朱厚泽等的下场,反而受邀出席十六大并获得发言权的原因。 一般认为,李锐的这份政改意见得以在国内公开发表,应该是中国有可能重新启动政治改革的明确信号。人们已经注意到,年前胡锦涛两次公开强调维护宪法的权威。这也正是李锐《意见》中的建议主张。李锐建议的公开发表,在客观上成为胡锦涛新政的舆论先声。 不过,虽然13年来主张政治改革的力量又一次重新积聚、并公开亮出了旗帜,但因为胡锦涛是否已经成为中共的主流派还没有成为最后定局,掌握实际权力的第三代核心江泽民尚未完全退出中南海的决策圈,曾经导致中共前几次政改夭折的党内外因素依然存在,李锐的建议能否真启动中共的政改,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是,无论结局如何,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评估:十六大后的北京似乎再次获得了政治改革的契机,能否把握住这个十分难得的良机,就要看中南海的"当家人"了。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