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药方好开病难治──脆弱的中国金融业面临挑战
 
【人民报消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备受保护的中国银行业就要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针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放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展开了整顿工作。但是有评论指出,中国银行业药方好开病难治。

据美国之音报导,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莫利近日在上海召开亚行年会的时候表示,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仅仅占有百分之二,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资银行将在2005年获得与中国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到时候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将获得巨大的发展。而受到中国政府保护的中国金融业非常脆弱,因此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针对这种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整顿金融放款业务,对四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额不良贷款展开金融检查,并且对于在管理中有违规行为的114名银行工作人员依法惩处。包括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在内的中国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不久前在亚行年会召开期间,都异口同声的强调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他们都认为通过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它的竞争力。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达二成*

可是,中国经济时报五月二十一号在所刊载的一篇以“银行业药方好开,病难治”的文章中指出,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资本充足率仅为百分之八,离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时在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由于内部管理有问题,银行经营风险也在增大。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各个银行分行之间存在差距,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另外银行监管还存有空白点,制度非公司化,管理导向多元化,道德风险难以约束等。而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香港中文大学财经系讲座教授郎咸平教授认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金融的改革,最重要的并不是治理结构及私有化,而是整个法治基础能不能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不要犯错。他说:“我们现在缺少一个制度,银行监管的制度是我们最缺乏的。很多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被大量收购,刘永好及海尔都在收购各种金融机构。四大银行希望能够通过私人控股形式来解决问题。可是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因为完全没有办法防止所谓代理人的问题。”

郎咸平进一步分析说,所谓的关联交易在亚洲国家是非常的普遍。他认为目前国有银行的窘境会被私有银行融资给自己相关企业所取代,因此中国继续走下去,会走上老路,因为我们的方向是错误的。所谓错误我们太注重谁来控制这个银行。事实上不管谁控制银行是不可怕的。问题是好的银行法令监管比什么都重要。

*法令监管十分重要*

郎咸平认为,法令监管应该从两大方向着手。第一个是外部的。也就是说哪种企业、哪种行业不准贷款。比方说房地产业在欧洲各国,房地产业者贷款是非常严格的。再就是钱不准流向股票市场。第二方面,郎咸平教授认为法令监管从内部而言,贷款审核程序一定要制度化。全国设立起一个资料库,所有贷款的对象必须严格监管。一切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贷款,必须透过制度。这个钱只能流向好的企业。

他认为所谓好的企业是抵押品够、盈利足以支付利息。也就是说税前盈利除以每年应付的利息和本金,比值要大于一点五。也就是有足够的现金来偿付贷款。他说,中国政府设立这个资料库,就是把所有的资料信息化,所有的银行都能接触到这些资料,我们要透过国家的力量来推动这个事情,目前国家正在做。把所有各个企业的资料全国汇总。财务报告全部汇总。以后贷款的时候设立一套程序,用评分机制来做。在欧洲非常流行,把这个制度引进来。整个贷款程序必须电脑化、公式化。

郎教授表示,谁控制银行并不重要,哪个大股东做什么决定都不能影响对银行制度的推行,银行制度必须符合银行法。因此银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银行的信贷制度建立起来而不是它的产权结构问题。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5/22/2101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