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三峽工程位於地質構造複雜區,河流深切,坡陡谷深,加上這個地區降水豐沛,暴雨集中,因而地質災害特別嚴重。山體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重大地質災害到處皆是。長江水利委員會經過數十年的調查,發現僅重慶境內具有較大規模並影響庫岸穩定和移民城鎮安全的地質災害就達1503處,總體積約34.7億立方米。這些地質災害主要分佈在重慶城區和豐都、萬州、雲陽、巫山等庫區縣市,並危害成渝鐵路、210國道、212國道、318國道、319國道等主要交通幹線的安全。更爲可怕的是,一些特大滑坡,直接威脅三峽大壩安危。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有歷史紀錄的。 例如著名的新灘滑坡,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活動,其中公元1026年、1542年和1985年都曾造成長江斷航。據史書記載,北宋仁宗當政的天聖四年,新灘滑坡使長江斷航21年。1985年那次也曾經使長江斷航,地質人員花了很大力量才把滑坡穩住,使長江這次斷航能夠較快復航。長江三峽庫區嚴重滑坡引致斷航的絕不只新灘一處,例如1982年的雞扒子滑坡也曾堵塞長江而斷航,後來花了8000萬元的工程費,才穩住滑坡恢復航運。20年前的八千萬元人民幣可是個大數目,相當於現在的幾億元了。如果將來有一天某個大滑坡體發生大規模滑動,堵塞了長江,像北宋天聖四年那樣,那時不只長江斷航,而且將壅高上游地區沿岸13個縣市、114個鄉鎮的水位,1500萬人口的生命和財產將受到嚴重威脅。 特別是當三峽大壩建成蓄水後,原來位於陸地的岸坡將有相當大一部分淹於水下,必將引發岸坡的不穩定。老滑坡體的下部因受河水浸泡、沖刷、侵蝕而復活。這些已長期處於穩定平衡的老滑坡將有一部分因調整新的平衡而出現大規模滑動。過去,三峽大約100年才有一次洪水位漲落30米,大壩建成後,每年水位都會漲落30米。也就是說,過去百年一遇的水位漲落,今後將會每年一遇。頻繁的大幅度水位暴漲暴落,定必引起庫岸的不穩定,滑坡、崩塌發生頻率將激增,強度也將增大。 兩岸1500萬人民的安危令人擔憂。尤其是在新建的上萬個農村移民點,由於建設施工擾動了地質基礎,必然孕育新的地質災害隱患。如果某個大滑坡堵塞江河引起河水暴漲,這些新的地質災害隱患必將有一部分成爲新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新滑坡與老滑坡的疊加,其破壞力就不只是簡單算術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數倍甚至數十倍。例如早在20世紀80年代,地質學家已經發現兵書寶劍峽的鏈子崖處在崩墜的邊緣,若大壩建成水庫蓄水,危崖腳下被江水進一步淘刷,必將整體崩墜江中而威脅大壩的安全。因而80年代後期,三峽工程尚未決定上馬,就由地質礦產部花近億元人民幣進行治理。由於工程浩大,不確定因素甚多,治理效果尚難預料。因此特大型巖體崩墜,目前還很難說能否治理成功。 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不只危及航運,危及大壩,危及沿岸1500萬城鄉人民,還危及公路鐵路的陸地交通安全。因爲川東的公路本來等級就低,長期處於"晴通雨堵"狀態。將來水庫蓄水後,海拔175米水位線以上的地質災害體將因調整平衡而產生新的滑動或蠕動,會因邊坡滑動、岩石崩塌或暴雨引發泥石流而路毀人亡。 早在20世紀50年代,著名工程地質學家谷德振院士就提出過警告:複雜的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是三峽工程的攔路虎,它將影響三峽工程的成敗和千千萬萬人的安危,必須慎之又慎。在三峽工程論證過程中,很多地質界知名人士對三峽工程持反對意見或抱懷疑態度。因爲他們深知三峽地質災害的嚴重性。作爲國家科學技術最高權威機構的中國科學院提交國務院的《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研究報告》的結論是:"綜合的系統評價,利弊相抵後,總結果仍明顯地弊大於利"。中國科學院說的環境是廣義的環境,包括地質環境。谷德振院士就是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程地質研究室的主任。"弊大於利"的結論包含了地質災害。 三峽工程正在進行,地質災害也連綿不斷的年年發生。三峽工程已不可能停止。專家認爲,地質災害事關成敗安危,必須充分重視。 按:江澤民執政後給中國製造了多少災難?這三峽大壩就是其中的一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