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官場紅包」觸目驚心
 
【人民報消息】來自中央紀委的消息說:自去年底到今年5月底,全國各地幹部上繳的「紅包」數額已超億元,重慶市上繳禮金、有價證券等1591萬元;浙江省1952萬元;湖北省1201萬元……

本來是民間親朋好友之間用來表達親情和友情的「紅包」,近些年來卻成爲了一種權錢交易的重要手段,滲透到了各種正常的公務和職務行爲中,這種官場的「紅包」腐敗已到了非大力治理不可的地步。

發達地區此風盛行落後地區也不遜色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官員收受「紅包」的現象十分普通,既有普通幹部,也有高級幹部;發達地區「紅包」盛行,貧困地區也不遜色。安徽阜陽是一個貧困地區,但原市長肖作新收受的賄賂卻達2000餘萬元,據他交代,其中大部分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病住院期間收受的「紅包」,他每年在端午、中秋、春節3個節日中就能收到六七十萬元的「紅包」。在一個經濟落後的地方尚且如此,「紅包」腐敗之嚴重可見一斑。

當前收送「紅包」的名目非常繁多,「可謂花樣翻新」,主要名目有7種: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收送的禮金;婚喪嫁娶、子女參軍升學、建房喬遷、生日祝壽等家庭重大事宜收送的賀禮;領導幹部及其家人生病、住院收送的慰問禮金;參加各種公務性活動(如慶典、會議)收送的禮金;下級單位發給領導幹部的獎金、補貼或勞務費;辦事的酬金;領導幹部本人的升遷、出差、出國出境、進修學習時收送的賀禮或贊助等。

國家集體蒙受損失

官場「紅包」腐敗的嚴重危害不言而喻。它既嚴重腐蝕了領導幹部,又助長了「一切向錢看」、無禮不辦事的惡劣風氣;使國家和集體的財產遭受鉅額損失。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幹部談到「紅包」的危害時頭頭是道,但對能否拒收「紅包」卻態度曖味。一些幹部坦率地承認,拒收「紅包」也很難,並稱大多時候收受「紅包」是「情不得已」,如果拒收「紅包」將使自己成爲官場中的「異己」,「日子不好過」。他們舉出諸多的事例加以佐證。見諸媒體的安徽省利辛縣委書記夏一鬆拒收「紅包」的遭遇,是被提到最多的事例。

縣委書記拒收紅包遭非議

夏一鬆出任利辛縣委書記不到半年,就收到各級幹部以各種名義送的「紅包」達60多萬元。夏一鬆非常震驚,在全縣幹部大會上,責令送錢者限期取回,否則全部上交縣財政。這一舉動儘管被媒體廣爲讚揚,然而他在當地卻屢遭非議,不少人認爲夏「不識抬舉、不懂禮數」;有些上級領導也認爲「你退錢就是了,何必給地方形象抹黑」,「讓羣衆怎麼看前幾任的領導?」接受採訪的幹部由此推斷,拒收「紅包」的做法似乎不符合「官場」的「遊戲規則」。

官場的收送「紅包」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爲,不能把「情不得已」作爲心安理得收受「紅包」的藉口。有的人認爲本人並沒有主動索賄,只是迫於環境的壓力對不法行爲隨波逐流而已,如一些機關幹部春節期間收受下屬企業進貢的「紅包」等;但是,如果你不是掌握一定的權力還會有誰去給你送「紅包」?一方面,收受「紅包」的領導幹部,大多抱有僥倖心理,認爲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別人不知的事情,大肆收受「紅包」;另一方面,領導幹部收送「紅包」往往打着人情交往、禮尚往來的幌子,用濃厚的「人情」掩蓋權錢交易的實質。收送「紅包」就是一種受賄行賄的犯罪行爲,不能拿「情不得已」當「擋箭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30/1546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