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寄信美國之音 山東異見人士被判三年勞教
 
【人民報消息】美國之音星期天獲得的一份中國濟南一家法院的判決書顯示,山東一位持不同政見人士在給美國之音寫了兩封信之後,曾被判處三年勞動教養。這兩封信,被判決書稱爲和「境外組織」的「勾聯信」。

  42歲的山東濟南居民車宏年原來是工廠工人,因爲參加1989年的抗議運動,以「反革命罪」坐了兩年大獄,出來後,被廠方開除了職務,失業在家。他說,他經常收聽美國之音等西方中文廣播節目。

  1998年10月,車宏年寄出了三封呼籲中國進行政治改革的信,一封寄給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總理朱鎔基,另外兩封寄往「香港郵政信箱66號」「焦點透視組」和「世界報導組」。借用美國之音星期天獲得的濟南中區人民法院判決書上的話說,「香港郵政信箱66號系美國之音在香港的通訊處」。

  *早已預料信件會被當局查扣*

  車宏年說,他早已預料到,這些信件會被當局查扣。果然,沒過幾天,國安局的人就把他叫走了。車宏年說:「我當時第一句話就是:『我早就預料到了』。這是(1998年)十月末,濟南市國家安全局把我帶到國家安全廳,對我傳喚了一天,就把我放了。」

  車宏年沒有預料到的是,寫給美國之音的兩封信,換來的是三年勞教。他在1999年1月被判處勞動教養,罪名是給「境外組織」寫「勾聯信」,危害國家安全。車宏年不服上訴,濟南市中區法院在1999年4月宣佈維持原判。

  車宏年說,他在信中稱讚中國簽署聯合國人權公約,他呼籲中國仿照經濟特區模式,也建立民主特區。他還向美國之音打聽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的地址和電話,並要求協助各地的民運人士和他聯繫。車宏年在申訴中辯護說,香港的地址和組織不屬於「境外」,他在信中只是希望和民運人士聯繫,並沒有表明接下來會有什麼行動。

  但是,法院方面拿出了《國家安全法》的細則,言之鑿鑿地裁決,「香港郵政信箱66號『焦點透視組』和『世界報導組』屬於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所界定的境外機構組織的範疇」。判決書還說,車宏年在信中的「言論是危害國家安全的」,目的是推翻政府,並實施了與境外組織勾結的行爲。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被視爲境外敵對組織*

  今年7月21號獲釋回家的車宏年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當局扣留和拆閱他的信件,是侵犯了他的通信自由。車宏年說:「通信自由是公民權利。公民有用口頭和書面形式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這是憲法允許的、規定的。」

  但是,法院在判決書中是這樣反駁的:中國憲法保障的通信自由,前提是不能危害國家安全,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爲:「法律規定有權機構可以採取技術偵察措施」。

  判決書是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的盧四清在近日內獲得的。盧四清星期天把判決書內容散佈給各西方媒體。車宏年在信中希望和他的中心聯繫,這成爲車宏年的罪證。判決書明文指出:「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是「境外敵對分子」盧四清在香港登記的機構。

  盧四清說,這是他所知道的中國法院首次把他的中心定性爲境外敵對組織。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大陸法院的這項判例,未來可能會對他的中心產生不利影響。盧四清說:「現在的影響還不是太大。我擔心,根據基本法23條他們將來制定了『顛覆法』後,就有可能產生影響。」

  「香港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成立於1998年。法新社在報導這條消息時提到,這個中心是「有關中國人權據稱遭到踐踏的案例的一個主要的、基本可靠的信息來源」。「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也向美國之音提供了很多有關中國大陸持不同政見人士被捕、法輪功信徒被抓或受虐待以及各地工人罷工、市民示威等所謂「敏感消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20/1519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