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神秘的“长城工程”内幕
 
【人民报讯】目前大陆对台威慑的主要“秘密武器”,不是海外各界胡猜的四十军、四十二军甚至远在保定的三十八军的大规模军事集结,那样的集结必须大规模地面运输,目标大而无用,也不附合高科技战争需要。目前利用的主要战略威慑是:从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全面实施的“长城工程”。

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划,解放军在东南沿海、沿疆和全国三十五座重要大城市附近的山区、丘陵、沙漠地带,以二炮(战略导弹部队)为主体,部署一系列隐秘的国防工程。此一工程耗资巨大、规模空前,主要施工部队是从八五年“百万大裁军”,从陆军“集体转业”的工程兵和铁道兵工程队。

“长城工程”的现状

为对付台湾,大量战略、战术导弹、核弹、防空、反舰导弹、防核、防化武器、设备及战备物资均已优先部署到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沿海、沿疆的各个大山区和各大城市附近,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及南京等市的郊区。在广西、云南、四川、西藏山区则部署大量中远程陆击导弹、防空导弹,以对付印度、南沙沿岸诸国、越南等,在西部北部和东北沿疆也部署各种瞄准南亚、中亚各国大城市的陆击导弹。

这些地下战备工程全部进行全面绿化、伪装,正如九五年十二月份《人民日报》报导,这些战略导弹部署时,都做到“天上看不见,地下寻不着”,九五年底中共《解放军报》宣称:长城工程已“初具规模”。粗略估计“长城工程”部署的各类战略战术导弹(包括核武器),至少也在数万枚以上。

“长城工程”的性质

九二年后解放军战略战术发生质变,导弹部队已由原来的“积极防御(打击敌人军事进攻,保护我方战略目标)”理论进一步演化成:支援战争的攻击行动,打击敌人纵深“可能形成”的战斗力,阻断敌军内部后续部队和战略支援。甚至进一步演化为“主动防御理论”:在敌人开始军事集结、准备进攻之前首先发动攻击,摧毁可能形成的军事目标和战争力量。

长城工程不仅向对方的“一线、二线、三线”实施战略打击,其中包括核战的“二次、三次核报复”。由此看来长城工程绝不是纯防御性的,它一方面是毛泽东六十年代搞的“二线、三线战备工程”现代化翻版,另方面是隐秘的战略攻击基地。特别是最新开发的巡航导弹,主要战略思想就是在战前,首先对敌人最要害的战略目标,做外科手术式的重点打击。

“长城工程”的发展

九五年十月中共国防部长迟浩田主持召开“国防交通会议”,声称:“今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要与国防功能相结合,为国防服务”。其实这一方面是解放军划分“七大战区(统统辖区内陆、海、空各军种和公安、民警、民用各武力)”,是毛泽东“人民战争”和西方“总体战理论”的继续,另一方面也带动了“长城工程”的发展。


军委和总参规划把“长城工程”、“人防工程”等等用铁道与城市的地下铁连接,而战时只要打开地铁暗门,长城工程就与全国机场、铁道网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中国新的万里长城。

转自《华岳论坛》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4/914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