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哄动国际的《天安门文件》,掀起历史真伪之辩,各说各话,也牵涉各种“阴谋论”,因为“六四”的真相与诠释,已经成为现实政治中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谁掌握真相,就等于掌握扭转乾坤的秘密武器,因此即使是“假真相”或是“半真半假”的炒作,也可以成为吓人的武器,夺权于无形。
“六四”的悲剧因此是一门显学,因为它不仅是书斋里的学问,而且可以转化成为政治上巨大的能量,改变历史的进程,尤其在每一次权力交接的前夕,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政治资源,各取所需。竞逐权位者会以“六四”的四两,拨“十六大”的千斤,借力打力,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当权派也许认为,“六四”的真相是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会引发难以预测及无穷无尽的烦恼,因此必须捂住盖子,不要让真相飞进民间。
如果说“六四”是今日当权派的原罪,那么这十二年来的开放改革与繁荣,则又是最佳的救赎。“六四”的记忆成为鞭策当权者的一股无形力量,尤其经济自由的快感,多少化解了政治不自由的痛苦。“六四”的鲜血,似乎意外地灌溉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冲破教条的藩篱,开出艳丽的花朵。
但改革的花朵要经得起国际风雨的吹袭。这次《天安门文件》一书出版,出口转内销,在中国内部引发“六四情结”复炽。官方指称《文件》一书“内容不实及歪曲”,但问题是当局昔日所发布的真相版本,长期以来并不能令人信服,也因而出现“历史的真空”,让各方势力可以钻空子,抢夺历史诠释的权力。叫历史太沉重,但沉重的历史是中国决策者不能永远躲避的重担。只有诚恳地面对历史,还以“六四”的全貌,敢于“求真”,也敢于翻案,中国才能不惧任何大规模的“国际炒作”,才能抢回诠释历史的权力。 (2001年 1月21日亚洲周刊)
摘自(大纪元)(http://renminbao.com)











打印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