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曾慶紅與胡錦濤的瑜亮之爭 最大受益者是江澤民
 
林和立
  儘管距中共召開十六次黨代表大會還有兩年多的時間,但其黨內領導
人物與派系的謀取權位活動,正加緊進行,而各方目光的焦點現都集中在
中央組織部部長曾慶紅的身上。身爲總書記江澤民的人馬,曾慶紅在黨內
的身分雖只是政治局候補委員,但在關係重大的十六大人事安排上,卻似
乎已一言九鼎。

  曾助上海幫升官晉爵

  曾慶紅曾任上海市委副書記,是江澤民的親信,目前有待他辦理的急
務頗多,而當中的首要之務在強化江澤民的統御地位,儘管後者已有退休
計劃。現年七十三歲的江澤民可能會在二○○二年十六大召開和二○○三
年時,交出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位子,但將留任中央軍委主席到二○○七
年十七大召開爲止。在此情況下,曾慶紅必須確保,他所提出的政治局委
員和中央委員人選能夠貫徹江澤民的路線。

  中共黨內一名消息人士說,如今各方都已論定,江澤民領導下的上海
幫會在未來十年內,保持主導地位。除了曾慶紅以外,可望升官晉爵的上
海幫人馬還包括現任副總理吳邦國、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上海市長徐匡
迪、以及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啓正。

  曾慶紅對共產黨式人力資源管理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在於把江澤民的
支持基礎擴大到上海幫以外。上述消息人士說:「九○年代中期以來,曾
慶紅一再勸請江澤民實施文職幹部和軍官輪調製,結果使江澤民能把效忠
他的人馬安插到地方重要職位上。」

  也因此在最近的黨內會議中,曾慶紅建議在十六大上,讓更多的地方
幹部進入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一名派駐北京的西方外交官說:「既然有
更多不同省、區的幹部晉升高職,那麼江澤民就可以反駁有關他獨厚上海
幫的微辭。」

  地方幹部多向曾靠攏

  可望官升一級的地方諸侯包括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和山東省委書記吳
官正在內,其中李長春現爲政治局委員,幾乎篤定會在十六大升任政治局
常委。

  至於省級幹部中行情走俏的新面孔,則包括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和安
徽省委書記回良玉在內,其中至少會有一人進入政治局。張、回二人均被
視爲幹才,而且是江澤民的效忠者,在學習貫徹江澤民「三個代表」的活
動中,扮演了排頭兵角色。現年五十三歲的張德江最近因在浙江採取反腐
倡廉措施,而頗受好評;至於現年五十五歲的回良玉則因是回族幹部,而
佔有晉升的優勢。

  分析家指出,拔擢這些省、區幹部也有利於曾慶紅,因爲過去數年來
調升省、區優越職位的幹部,都對他心存感恩,從而可能在將來形成曾慶
紅自己的派系。分析家並說,正由於曾慶紅缺乏在國務院工作的經驗,所
以自然必須在地方幹部隊伍中拉幫結派。

  然而曾慶紅的領先羣倫地位,也會招上海幫以外的當權派之忌。這些
人指責,現年六十歲、祖籍江西吉安縣併兼任江澤民辦公室主任的曾慶紅
,總是在他們要求面見江澤民時,過分刁難。

  目前曾慶紅與現年五十七歲的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之間,正進行激烈的
權力鬥爭。曾擔任共青團中央書記的胡錦濤認爲,建設青年幹部隊伍的工
作應由他獨攬,而非曾慶紅。但一名黨內老幹部指出,胡錦濤的權力基礎
僅在於共青團和中央黨校,恐難與曾慶紅一較長短。

  胡曾面臨不穩定並立

  這名老幹部認爲,二○○二年之後,胡、曾二人將保持不穩定的「兩
雄並立」關係,一方面胡錦濤將在十六大上接任總書記並於次年升任國家
主席,再方面卻可能由曾慶紅掌控實權。雖然胡錦濤也屬江系人馬,但與
江澤民的關係顯然不如曾慶紅密切。

  現任總理朱鎔基是私下對曾慶紅阻撓面見江澤民有所不滿的領導幹部
之一,同時也對曾慶紅自我膨脹權力一事,心存不悅。儘管朱鎔基本人幾
乎肯定會在二○○二年和次年先後卸任黨內和國務院職位,但現仍積極在
國務院系統培植自己的人馬。比如接近朱陣營的消息人士透露,朱鎔基現
正爭取拔升國務委員吳儀、國務院祕書長王忠禹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
龍等人。他希望,其中至少有兩人能升任政治局委員。

  另一方面,朱鎔基正運用自己的否決權,來拖延李長春的晉升速度。
江澤民和曾慶紅原本希望,李長春能在今年三月召開的九屆全國人大三次
會議中升任副總理。

  此外,政治局常委兼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也有其謀略存在。現年六十
五歲的李瑞環和胡錦濤將是十六大上唯一可以續任的兩名政治局常委,而
江澤民對李瑞環這位長期的政治對手已發出暗示,將在二○○三年允其接
替李鵬的全國人大委員長遺缺。

  派系互鬥江澤民受益

  然而在自由派幹部和黨外政治人物間享有廣泛支持的李瑞環,卻有自
己的打算。他曾擔任天津市長,目前正爲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或未來張某
的接班人謀求政治局席位。直到九○年代初期之前,北京、上海和天津三
個直轄市的黨委一把手都是當然的政治局委員。

  上述權力爭奪下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江澤民。由於曾慶紅或胡錦濤
等第四代領導人無一可能在未來的十年內積聚足夠的權力,因此現年七十
三歲的江澤民就可繼續扮演最高主政者角色。然而江澤民也可能會因此被
指責爲,將個人利益和其黨羽的野心置於國家前途之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7/296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00年9月7日

1. 江主席昨夜是不是太辛苦了?─新長恨歌(圖) (36,136次)

2. 蛤蟆精禍亂中華——江澤民摸黑到紐約其時暴雨傾盆 (34,283次)

3. 江澤民接受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訪問全文 (33,880次)

4. 看哪!江澤民秀味十足 (32,499次)

5. 一次成功的政變:一九八九年江澤民上臺前後紀實 (32,003次)

6. 江主席怎麼越來越下流 (29,407次)

7. 這就是我們的偉大領袖, 你們承認嗎 (29,002次)

8. 江澤民可望成爲此次元首大會最耀眼的明星 (26,005次)

9. 自由亞洲電臺專訪李洪寬談《小參考》和《大參考》 (22,570次)

10. 江澤民就是一隻鴨子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華萊士當面暗示 (22,103次)

11. 【凌鋒】李鵬子女──太子黨的新朽 (21,183次)

12. 朱熔基指李鵬老婆涉嫌走私 (20,943次)

13. 張志新冤案又披露出新的祕密 (20,875次)

14. 政治順口溜 江澤民多事之秋 (20,038次)

15. 國內官場腐敗大觀 (19,893次)

16. 諫江澤民書 (18,148次)

17. 江澤民在紐約召開記者招待會黑布封窗 對面大街法輪功大旗招展 (17,960次)

18. 真情的故事傳遍了全國 (17,472次)

19. 百瘤齊發,推陳出新--中國腐敗面面觀 (17,432次)

20. 孟玄: 透視中南海:誰將成爲江澤民接班人? (17,313次)

21. 胡平: 從法輪功現象談起 (17,048次)

22. 專政絕無日月,民主才有青天! (16,999次)

23. 新派武俠系列: 大鬧紫禁城之六相府風波 (16,717次)

24. 小笑話 老漢趕驢進城 (16,680次)

25. 江澤民集團斷送了中國共產黨的前程 (16,552次)

26. 江澤民是「偉大領袖」 末世怪事多 (16,372次)

27.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四李老官兒 (16,316次)

28. 人民可以賣,國家都可以賣,那塊石頭爲什麼不可以賣 (16,208次)

29. 早報:中國事故頻頻形勢嚴峻 (16,190次)

30. 暗箱操作夢斷清華 又一考生成高招犧牲品 (16,076次)

31. 在這個國家,編織着世界上最美麗而又最無恥的謊言 (15,917次)

32. 江南傑:江澤民謀略全無,怎能和毛鄧平起平坐? (15,871次)

33. 《阿詩瑪》的命運 (15,761次)

34.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五小俠這廝 (15,717次)

35. 李長春內定國務院總理 (15,522次)

36. 【人民報社論】「愛國」天主教主傅鐵山爲共產教皇江主子傳教 (15,503次)

37. 江澤民何許人也? (15,431次)

38. 江西兩萬農民暴動 民間流傳「只缺陳勝吳廣」 (15,343次)

39. 華毅: 也談法輪功現象 (15,342次)

40. 江澤民三部署延續政治生命力 (15,313次)

41. 曾慶紅與胡錦濤的瑜亮之爭 最大受益者是江澤民 (15,261次)

42. 凌鋒: 李鵬是中國腐敗總頭目 (15,239次)

43. 李鵬縱有苦衷懷璧其罪 江胡薪火相傳樂觀其成  (15,224次)

44. 星火正燎原:反江浪潮洶湧,七月惡性動亂破紀錄 (15,215次)

45. 曾志回憶錄記錄中共殺人防火 (15,071次)

46. 十六大江澤民志在當「教主」 胡錦濤只能是「新弱主」 (15,017次)

47. 河北省爆出高級官員集體貪污受賄大案 (14,933次)

48. 李鵬走了,不帶走一片光彩 (14,901次)

49. 人民呼聲: 爲什麼這個共產黨的縣政府這麼牛 (14,889次)

50.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訂得一塌糊塗 (14,822次)

51. 新派武俠系列: 彈江澤民鎮壓法輪功 (14,779次)

52. 北京軍區某軍人:《出師表》 致江陛下 (14,725次)

53. 江澤民——人類歷史上最醜的怪角 (14,694次)

54. 美國聯邦法院受理控訴李鵬案代號爲六四四六 (14,565次)

55. 海外專家嘲笑江澤民建議的國際網絡警察公約 (14,530次)

56. 頌「反腐」詩歌數首 (2) (14,516次)

57. 新派武俠系列: 與江總書記網上鬥法(全) (14,489次)

58. 大陸網友從技術上確保個人隱私、防止跟蹤的全套手段 (14,426次)

59. 無法無天的計劃生育(三): 株連九族的專政 (14,424次)

60. 厚黑高手-江澤民 (14,420次)

61. 中共十六大和第十屆人大、政協領導成員名單 (14,401次)

62.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三此去秦城 (14,399次)

63. 李鵬護衛羣與牛共影 美特勤人員嚴加部署 大陸車隊陣容各國之最 (14,345次)

64. 傳中國氣功師沈昌被逮捕 (14,312次)

65. 李鵬在接見海外華人時的重要講話 (14,294次)

66. 中共公安派臥底監視「網吧」 網民們小心 (14,280次)

67. 找一個藉口做奴隸 - 致善良的奴隸們! (14,278次)

68. 江先生的「三講」 我看還是「莫三講」算了 (14,267次)

69. 何祚庥先生的政治目的達到了嗎? (14,262次)

70. 老同志聯誼會堅決----粉碎江澤民的斯大林主義迷夢 (14,172次)

71. 江澤民到長春禍害百姓 尤如皇帝巡視 (14,122次)

72. 時髦女被當街砍死.現場羣衆至少有二三十人,沒人喊叫,更沒人上前制止 (14,081次)

73. 醒醒吧!夢中的中國人! (14,067次)

74. 險遭暗算 反貪小說《天怒》作者陳放 (14,011次)

75. 透視中南海:朱熔基留任總理妨礙了誰? (13,984次)

76. 河南警方制伏一劫持33名小學生爲人質的綁匪 (13,975次)

77. 李鵬不滿江澤民同情學生 (13,963次)

78. 猛醒: 墮落的中國,可憐的中國! (13,959次)

79. 喧天鑼鼓是歡迎江主席呢,還是疆獨、藏獨人士的抗議? (13,940次)

80. 李瑞環新暗貶「三講」批評「空話」 (13,936次)

81. 江澤民踏著鄧小平的足跡上「六十分鐘」 (13,892次)

82. 江澤民的「形象工程」 (13,880次)

83. 記者暗訪揭驚天黑幕:血頭操縱盲流「獻血」 (13,875次)

84. 世界各地三千法輪功代表雲聚紐約向江澤民請願 (13,862次)

85. 西部大貪污同樣觸目驚心 (13,857次)

86. 難道共產黨內部就那麼黑暗嗎?沒錢沒權寸步難行 (13,856次)

87. 無法無天的計劃生育(二): 敢問罰款何處去?官民皆指腐敗風 (13,825次)

88. 【人民報社論】讓江澤民同志回家賣紅薯 (13,823次)

89. 再論三峽工程: 朱熔基和三峽工程 (13,822次)

90. 震撼中原的滅門慘案 (13,772次)

91. 中國政府加強抵制達賴喇嘛 (13,764次)

92. 江澤民揚州小調(選場) (13,738次)

93. 外長唐家璇一家三代都是著名的親日派 (13,725次)

94. 中央黨校教授痛批江澤民,呼籲徹底改造中國共產黨! (13,721次)

95. FBI追查中國銀行 (13,720次)

96.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二初入京城 (13,713次)

97. 對「【人民報社論】愛國天主教主傅鐵山...」的一些看法 (13,691次)

98. 胡錦濤接班:何以逃脫「林彪困境」 (13,684次)

99. 小白: 談"給政府壓力"或者"反政府"行爲 (13,619次)

100. 又一起僱兇殺害舉報人案件始末 踐踏生命的血腥交易 (13,595次)

101. 刑不上中南海,貪腐更猖獗 (13,588次)

102.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實踐、實踐、再實踐(圖文) (13,583次)

103. 經典爆笑——克林頓訪問西安時想要吃西安的葫蘆頭泡饃 (13,582次)

104. 陝西「癌症村」悲情實錄 (13,581次)

105. 「咫尺天涯遠 易去難相見」 ——斯諾夫人來訪被阻紀實 (13,573次)

106. 當心,別被「墨菲定律」繞昏了頭! (13,566次)

107. 從兩個國際「友人」到「6.4」李鵬 (13,562次)

108. 巴黎地鐵出軌二十四人受傷 (13,549次)

109. 漂亮女編輯緣何死於常規檢查? (13,541次)

110. 共產黨垮臺是肯定的 要全中國陪葬 (13,539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