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諫江澤民書 (18,146次)

真情的故事傳遍了全國
 
【人民報消息】一段傳奇加人間, 真情的故事傳遍了全國

  一段傳奇經歷之後演繹的人間真情故事感天動地。在1998年初,故事曾被全國數十家名雜誌、報紙、電臺電視臺刊播過。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叫馮桂榮,她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不幸」而又「頑強」的女人。

據報道,馮桂榮的家住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她12歲喪母,16歲那年喪父。19歲時,自強不息的馮桂榮考取了黑龍江大學物理系。1982年,馮因哈爾濱沒有親人而被分配到遠離省城的通河縣烏鴉泡林業局工作,但她一心想找機會回到哈爾濱。一位局長想讓她做兒媳婦,馮桂榮堅決不從,那局長一怒,把她「派」到採石場幹體力活。1991年9月,經過多方努力,馮桂榮終於被哈爾濱一家勞教所接收。10月2日,馮桂榮辦好了一切調轉手續,便去了哈爾濱。到哈爾濱時是下午2時,當時哈爾濱市天氣突然變冷,雨夾雪,街上行人很少。當時的馮桂榮帶了4000元錢,手指上戴了一枚戒指,爲安全起見,她決定坐出租車去報到,也爲了安全,她截了一輛有兩個人的出租車坐了進去,但禍從此生……

10月3日早晨7點50分,清潔工在打掃垃圾時驚奇地發現橋邊的垃圾蓋上有個破筐,掀開一看,裏面竟是一個滿臉是血四肢冰涼的姑娘。9時許,因搶救無效,馮桂榮被送到太平間。下午,管太平間的人意外地發現,馮桂榮的腿動了一下。這樣,馮桂榮重又被搶救,但卻成了植物人。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昏迷之後,1994年6月初,馮桂榮奇蹟般地甦醒了。而她從遭劫到甦醒,卻是整整的974天。醫學專家說,一般說來,在昏迷900余天後存活下來,是十萬分之一的奇蹟。

馮桂榮花了10餘萬元醫療費撿回了生命,卻雙腿偏癱,成了殘疾,生活難以自理,只好回林區堂兄家暫住。可堂嫂是個刻薄的人,對馮桂榮百般刁難。馮桂榮僱車來到了哈爾濱。1996年3月8日,同學介紹馮桂榮認識了哈爾濱拖拉機廠第二招待所所長王本清,王本清收留了她。但是此時患肺結核的馮桂榮高燒不退,想起辛酸一生,馮桂榮想到死,她求人買了5瓶安眠藥。

1996年4月16日,遼寧省錦州市的下崗女工魏玉傑來哈爾濱催欠款,恰巧住在馮桂榮的鄰床。當時,馮桂榮正在發燒,非常痛苦,她求魏玉傑幫她買退熱藥。熱心善良的魏玉傑不但幫她買了藥,還耐心地照顧她,特別是當她聽了馮桂榮的傳奇經歷後,被感動得落了淚,她拉住馮桂榮的手說:「我今年40歲,比你大幾歲,從今天起,就是你姐,明天我就帶你去看病。」第二天,魏玉傑把馮桂榮背進了醫院,醫生說,再晚來一週,病人必死無疑。這一次,魏玉傑花了400元。馮桂榮怕連累魏玉傑,仍然想死。魏玉傑不放心,決定把病人揹回錦州,養她一輩子。

6月26日,魏玉傑先把馮桂榮送進了興城的療養院。不久,療養院說馮桂榮的結核病又犯了。魏玉傑便決定把馮桂榮揹回家中照顧。魏玉傑的家庭狀況一般,且上有70多歲老母,下有上學的兒子。丈夫收入也很微薄,魏玉傑家只有兩間屋,馮桂榮得的又是容易傳染的結核病,但魏玉傑的家人對此毫無怨言,他們儘量省吃儉用保證馮桂榮的營養。有時一個月光藥費就得2000多元。就這樣,瘦弱枯乾馮桂榮一天天胖了起來,病情有了好轉,結核病也得到了徹底的根治,而魏玉傑2萬的積蓄也花光了。

1997年8月初,當地新聞媒體報道了此事。熱心人開始向她們奉獻愛心。黑龍江省旅客許春林在錦州期間被錦州人對老鄉的熱情感動,他給魏玉傑寄去200元錢。錦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專程把馮桂榮接去,免費治療她的偏癱。河南新密一位姓屈的女同志專程趕到錦州,爲馮桂榮買了皮衣、營養品,臨走還扔下幾千元錢。錦州一位退休教師,兒女都下崗在家,生活很困難,但她還是拄着柺杖把1000元錢送到馮桂榮的手中。當時,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馮桂榮身體恢復得不錯,她表示:「將知識全部奉獻給錦州人民。」

下崗女工魏玉傑的愛心終得回報。她先後被錦州有關部門授予「文明市民」,「再就業標兵」,「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1998年春節,魏、馮兩人被邀參加當地傳媒組織的春節晚會現場。有關領導稱魏玉傑爲錦州增了光,鼓勵馮桂榮「治好了病,留在錦州」。當地報紙又刊發了一篇《女大學生生死有情天》的詳細報道,其它媒體也紛紛「全方位」報道此事,全國幾十家報紙、雜誌也紛紛刊登轉載等等,許多單位許多人要求幫助馮魏兩人。  

這段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像滾雪球一樣瘋卷全國,它越滾越遠、越滾越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22/24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00年8月22日

1. 自由亞洲電臺專訪李洪寬談《小參考》和《大參考》 (22,570次)

2. 政治順口溜 江澤民多事之秋 (20,038次)

3. 諫江澤民書 (18,146次)

4. 真情的故事傳遍了全國 (17,472次)

5. 百瘤齊發,推陳出新--中國腐敗面面觀 (17,431次)

6. 專政絕無日月,民主才有青天! (16,998次)

7. 早報:中國事故頻頻形勢嚴峻 (16,190次)

8. 在這個國家,編織着世界上最美麗而又最無恥的謊言 (15,917次)

9. 江南傑:江澤民謀略全無,怎能和毛鄧平起平坐? (15,871次)

10. 《阿詩瑪》的命運 (15,760次)

11. 江澤民三部署延續政治生命力 (15,313次)

12. 北京軍區某軍人:《出師表》 致江陛下 (14,725次)

13. 江澤民——人類歷史上最醜的怪角 (14,694次)

14. 海外專家嘲笑江澤民建議的國際網絡警察公約 (14,530次)

15. 中共十六大和第十屆人大、政協領導成員名單 (14,401次)

16. 老同志聯誼會堅決----粉碎江澤民的斯大林主義迷夢 (14,172次)

17. 醒醒吧!夢中的中國人! (14,066次)

18. 透視中南海:朱熔基留任總理妨礙了誰? (13,983次)

19. 記者暗訪揭驚天黑幕:血頭操縱盲流「獻血」 (13,875次)

20. 外長唐家璇一家三代都是著名的親日派 (13,725次)

21. 中央黨校教授痛批江澤民,呼籲徹底改造中國共產黨! (13,720次)

22.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實踐、實踐、再實踐(圖文) (13,583次)

23. 安徽臨泉已成爲我國六大毒品集散地之一 (13,480次)

24. 「三個代表」說明江澤民走向修正主義 (13,471次)

25. 透視中南海:反江同盟,是虛構,還是現實? (13,366次)

26. 國慶前夕中共將祕密處決一批法輪功骨幹 (13,273次)

27. 江澤民——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者 (13,264次)

28. 江澤民十六大交班卻可能拒絕交出軍權 (13,093次)

29. 今年北戴河會議的主題-- 王丹評論 (13,034次)

30. 江主席,你被正直的共產黨員唾棄 ! (12,961次)

31. 中國爲什麼能專制? (12,877次)

32. 爭議:魯迅一旦再生「耳光」會打向誰? (12,787次)

33. 李洪寬──突破新聞封鎖的游擊戰士 (12,707次)

34. 江澤民憂心下崗問題威脅政權 (12,688次)

35. 江西萍鄉鋼鐵廠特大爆炸死傷32人 (12,649次)

36. 王丹:腐敗分子是共產黨的中流砥柱 (12,555次)

37. 論中國大陸「不貪官」們的四面楚歌之境地 (12,531次)

38. 四川動用網警查出發表批評政府文章的教師 (12,523次)

39. 法治並非「萬能藥」 (12,491次)

40. 江澤民培養兒子接班的蛛絲馬跡 (12,462次)

41. 道出心聲護同胞 (12,413次)

42. 加拿大華裔女性政治人物支持法輪功 (12,341次)

43. 劉洪波: 計劃生育還是計劃殺人? (12,338次)

44. 武漢計劃生育工作員施酷刑處死超生嬰兒 (12,313次)

45. 碧利斯颱風將於23日在福建再次登陸 (12,143次)

46. 李鵬訪美 民運將組聯盟聲討 (12,138次)

47. 陝西乾縣車禍造成至少8人喪生 (11,928次)

48. 是誰在不斷地製造大貪官? (11,800次)

49. 「人事制度」拖中國科技競爭力後腿 (11,750次)

50. 貴州都市報:我國第二大草原遭受蝗蟲襲擊 (11,689次)

51. 三峽大壩質量起爭議 驚現48處裂縫 (11,633次)

52. 江澤民紐約行程提前暴光 (11,620次)

53. 五國際知名作家抗議江澤民逮捕貝嶺 (11,530次)

54. 遠華案原總裁賴昌星揚言報復 (11,309次)

55. 沒錢也得幹——向農民攤派「人口普查費」 (11,218次)

56. 局勢動盪:菲南部七千人逃離家園 (11,158次)

57. 中國,是否已在劇變的前夜? (11,153次)

58. 江澤民指示對「中功」進行嚴密監視 (11,088次)

59. 天災人禍威脅中國三大江河源頭地區 (10,851次)

60. 雲南教師以十幾個耳光將學生打死 (10,656次)

61. 江西萍鄉鋼廠爆炸死亡人數增至19人 (10,556次)

62. 陝南遭暴雨襲擊10人死亡 (10,486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