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難獲諾貝爾獎背後的真實原因(多圖)
 
李子木
 
2015年10月10日發表
 



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屠呦呦在做試驗。



屠呦呦50年前與老師一起做實驗。

【人民報消息】2015年,中國獲得了一個貨真價實的諾貝爾獎「生理暨醫學獎」。獲獎者是84歲的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呦讀音爲「優」,第一聲)。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她是家裏5個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是父親起的,源自中國古籍《詩經》「小雅·鹿鳴」的首章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意思是說鹿得到蒿草而發出歡快的呼叫同伴的呦呦聲。

先侃一點玄乎乎的題外話

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把「呦呦」當作名字。看到「呦呦」想起另外一個故事,算是題外話。這個故事有點像神話故事,說的是幾個小夥伴在天上玩的高興,後來創世主說給你們一個使命,就是投生到人間去寫作。然後給了每人一支神筆,這些筆所起的作用都不同。有寫這方面文章的,有寫那方面文章的。然後告訴他們說,下世後,每個人的名字裏都有一個「玉」字。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的一位專門從事寫作的朋友恍然大悟說,小的時候,姑姑給她起個名字叫「玉娥」,她說不喜歡,說太土,姑姑給她換個名字叫「玉蓮」,她還說太土,最後姑姑私自定下了一個名字,中間還是帶個「玉」字,她也沒再較勁,也就算了。現在她說,原來這個「玉」字有這麼深的來頭啊。

如此看來,「呦呦」這個名字,看似是其父親給起的名字,但決非偶然,這說明她生來就有這個使命,不但一生和植物等天然藥材不可分割,而且爲完成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在世界上發出了響亮的「呦呦」之聲。

書歸正傳

屠呦呦40餘年都在從事青蒿素的研究,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的研究,對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有重要貢獻。

屠呦呦生於1930年12月30日,還差2個月就85歲,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及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2011年獲得有諾貝爾指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是首位得此獎和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

因爲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中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頭銜,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常被戲稱爲「三無」科學家。據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中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但均未當選。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與另外兩名獲獎科學家爲愛爾蘭的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的大村智分享此獎。屠呦呦得到1/2獎金,其他兩位各得1/4獎金。

接到「中草藥抗瘧」研發任務

讀書時的屠呦呦「長得還蠻清秀,戴着眼鏡,梳個麻花辮」。中學時,她「成績也在中上游,並不拔尖」,但有個特點,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進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讀書。在那個年代,身爲女孩能夠接受大學教育,她認爲自己「很幸運」。

大學畢業,她被分配到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之後的55年中,除了參加過爲期2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幾乎沒有長時間離開過中醫科學院。她最優秀的研究工作,完成於1969年至1972年之間,正值中國的十年文革時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醫研究院接到了一個「中草藥抗瘧」的研發任務,那是一個不小的軍事計劃的一部份,代號「523」,志在幫助北越政府「打擊美帝」,方法是尋找有效的抗瘧新藥。在1960年代的東南亞戰場上,瘧原蟲已經對「奎寧」類藥物產生抗藥性。

從中草藥中尋找抗瘧成份,並不是新鮮事。1941年,來自上海的藥理學家張昌紹,嘗試利用中藥「常山」治療南部沿海地區流行的瘧疾,1946年和1948年,他分別在《科學》和《自然》期刊中發表中藥常山及其活性成份的抗瘧作用。不幸的是,張昌紹在1967年自殺,而另一些原本致力於此的科學工作者也因文革而中斷研究。

最初的「523」任務中,曾嘗試中草藥和鍼灸抗瘧功效的研究小組,卻沒有中醫科學院的參與。直到1969年,爲了加強中草藥方面的研究力量,中醫科學院應召加入,屠呦呦也隨之參與了這個項目。當時她38歲,職位只是助理研究員。

因爲具有中西醫背景,在那個資深科學家大部份已被打爲「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爲研究組組長,帶領一個小組的成員開始查閱中醫藥典籍,尋找抗瘧藥物的線索。耗時3個月,從2000千多個方藥中篩出640個,又鎖定到100多個樣本,最後入選的胡椒「雖對瘧原蟲抑制率達84%,但對瘧原蟲抑殺作用並不理想」。「青蒿」則是當時的191號樣本,雖然曾經有過68%的抑菌率,復篩結果卻一直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這種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關注的藥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決定,用沸點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以低溫萃取的方式提取青蒿,終於成功萃取到青蒿素。

不會生活不喜歡娛樂的老古董才能研究出真東西

有人說她像神農一樣,不惜用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以致搞壞身體,

另有朋友說,她除了埋首做研究,生活上很粗線條,搭火車還會下錯站。也有人說,只有這樣不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不喜歡娛樂的老古董才能研究出真東西來。

今年85歲的屠呦呦外表像個慈祥的老太太,在寧波中學曾跟她同學的翁鄮康說,當時男女同學之間很少說話,也不是很熟,只是覺得她爲人很低調,讀書卻很認真:「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樸素,在同學當中,也不是特別引人注目,屬於沒沒無聞型。」”翁回憶說,後來兩人都到了北京,往來才比較多,在聊天中,就覺得她真的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有一次,屠呦呦曾悄悄告訴老同學,爲了工作,她經常在自己的身體上做實驗,結果身體給弄壞了,體質一直很差。

另一位校友陳效中說,屠呦呦不太會照顧自己,有一次找不到身份證,我幫她找,打開她的箱子發現裏面東西放得亂七八糟,同學們都笑話她。結婚後她也不太擅長家務,她的先生分擔較多。

陳效中說:「她還有點馬虎。」有一次,同學幾個人到寧波開會,屠呦呦因爲有事單獨回北京,她途中下車走走時,火車卻開走了。儘管在生活上是個粗線條,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嚴謹,兢兢業業。

寧波中學教他們政治的班主任徐老師曾回憶屠呦呦說:「不是很活躍,話不多,很愛讀書,總是低頭看書,從小就是一個愛做學問的人,總是在很認真地讀書,不愛參加娛樂活動。」

中華傳統醫藥對世界的偉大貢獻

美聯社10月5日報道稱,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醫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將這一享有盛譽的獎項授予出生於愛爾蘭的威廉-坎貝爾、日本的大村智以及屠呦呦──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

坎貝爾和大村智的獲獎理由是,發明了一種有助於降低河盲症和象皮病(兩種寄生蟲導致的疾病)發病率的藥物。

屠呦呦發明了一種大大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藥物,可以爲全球34億人造福。

坎貝爾是位於美國新澤西州麥迪遜的德魯大學的一名榮譽退休研究員。80歲的大村智是日本北里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來自位於中部的山梨縣。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但她卻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屢評屢落選。

報道稱,這3位獲獎者將分享800萬瑞典克朗(約96萬美元)獎金:一半獎金授予屠呦呦,另一半獎金授予坎貝爾和大村智。

諾貝爾大會說,84歲的屠呦呦發明了青蒿素,這種藥物大大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的發明是以傳統中草藥爲基礎的。由於屠呦呦的發現,瘧疾死亡率在過去10年下降了50%,受感染人數減少了40%。

在屠呦呦獲諾獎後,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講席教授饒毅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屠呦呦獲諾獎算是對中國科技體制的一個衝擊,目前是否趁勢改革也是檢驗官員是否稱職的機會;中國科學界在如此衝擊下,是否臉紅是檢驗大家有沒有羞恥感的時候;長期忽略屠呦呦是體制和文化的恥辱,背後因素是創新發展的阻力;今天和以後的屠呦呦能夠在中國生存嗎?經費如此豐富的中國科學界還會繼續熱衷「關係」而忽略科學嗎?

獲得諾貝爾獎,屠呦呦是從電視上得知的

據寧波日報10月6日報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卻沒人告訴她,她還是從電視上得知的。

報道說,昨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讓寧波沸騰了。打開微信,朋友圈中每隔幾分鐘就可以看到關於她獲獎的報道。

屠呦呦一位在寧波的親戚在微信中寫道:「今天得悉獲獎的消息,全家都爲她高興!她卻很低調地說:不要宣傳。衷心祝福她!她是我們家的驕傲!也是寧波人民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今年10月5日晚,記者撥通了屠呦呦北京家裏的電話。電話是她先生接的,他告訴記者:屠呦呦單位的同事正在和她談話,不方便接聽電話。他還告訴記者:他們也是從電視裏知道獲獎消息的,覺得挺意外。

這個新聞報導內容是不是更讓人感到意外?

屠呦呦獲得準諾貝爾醫學獎日子不好過

2011年,屠呦呦獲得有準諾貝爾之稱的拉斯克獎,這是迄今爲止中國生物醫藥界所獲得的最高的世界級大獎。然而,這個殊榮卻遭到領導和同事的妒忌。

2011年9月23日,拉斯克獎年度頒獎典禮被安排在紐約的一個酒會上舉行,在這個輕鬆的西式社交場合,屠呦呦的些許拘謹看起來反而別有風度。捧起獎盃,面帶微笑的讓記者拍照,然後照着講稿發表獲獎感言,「在青蒿素髮現的過程中,古代文獻在研究的最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這位時年80歲的女科學家聲音清脆,帶着濃濃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開發傳統醫藥,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

從1600多年前的中醫古籍裏得到啓發,屠呦呦最初的發現,讓青蒿素成爲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抗瘧藥,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會爲此獎勵她25萬美元的獎金。

據新華網2011年11月15日報導,帶着盛滿榮譽和爭議的拉斯克獎盃,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15日出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工作大會現場。

報導說,曾有人說,屠呦呦誇大了自己和自己研究團隊在青蒿素研究中的作用。對此,屠呦呦不予回應。15日在獲獎大會現場,面對一片讚譽,屠呦呦表現平靜,一臉淡定。

報導說,當屠呦呦個人獲獎的消息傳來,爭議也接踵而至。有人公開提出質疑,有人慾言又止。就連作爲上級主管部門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沒在第一時間發佈消息公開祝賀,也令人心生疑竇,浮想聯翩。

那些沒有分享到這個榮譽的人被激怒了,這是中共國人的陋習,寧可誰也得不到獎,也容忍不了看別人得到。

他們振振有詞的說:青蒿素,源於1967年啓動的一個集全國科技之力聯合研發抗瘧新藥的「523項目」。漫長的探索中,60多個單位的500名科研人員組成了研發大軍。從藥材篩選、有效成分提煉、臨床實驗、結晶獲取、結構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藥研發,青蒿素的發現發明過程猶如衆多科研人員環環相扣的接力賽,每一棒都功不可沒,沒有誰能包打天下。

屠呦呦得拉斯克獎實至名歸

2011年11月15日,時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非常客觀的說,此次評獎關鍵看三個方面:一是誰先把青蒿素帶到「523」項目組。二是誰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誰做了第一個臨床實驗。屠呦呦做到了三個「第一」,她得這個獎實至名歸。

另外,屠呦呦在古代中醫藥典籍的啓發下,還創造性地解決了4個問題:選用哪種青蒿?選取哪個部位?在什麼季節採摘?用什麼方法提取?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的姜廷良說,屠呦呦他們的研究過程非常曲折,在選材、提取、臨床試驗等環節都困難重重。如果沒有執著的精神,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研究都可能中止。

姜廷良清楚地記得,在做青蒿素動物實驗時,曾發現有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等現象。屠呦呦和她的兩位同事不顧個人健康,決定親自試服。親身證實了藥物安全,然後才投入臨床給病人服用。當時的科研條件簡陋環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時時發出刺鼻的氣味……後來,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團隊中的鐘裕容,肺部發現腫塊,切除了部份氣管和肺葉;另一位研究人員崔淑蓮,很早就過世了。

回顧當時的探索,屠呦呦說,那時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們的工資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慮這些,自覺來加班,要爭取快速推進工作。那時候沒有名利之心,大家經常彙報各自的進展,齊心合力爭取更快出成果。她感嘆,建設創新型國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創發明。你有原創的東西,國際上就會被另眼相待,能說服人。拉斯克基金會尊重科學、尊重原創發明,這一點我也很感動。

她還說,我也沒想到,40多年後,青蒿素研究能被國際認可。總結這40年來的工作,我覺得科學要實事求是,不是爲了爭名爭利。

因爲平均主義作怪,饒毅教授說,所以青蒿素的工作長期是集體得獎,而個人難以得到認可。2011年9月23日,在紐約領拉斯克獎之後,屠呦呦的日子不好過,因爲她得到25萬美元的獎金,還有榮譽。

屠呦呦的「名利雙收」讓同事和領導受不了。不難理解,在拉斯克獎頒獎之後,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國很快就廣爲人知,可誰知道她的領導是誰,在文革期間,領導的名字一定要屬在論文的最前面,現在怎麼啦,拿領導不當回事了?!

中共體制宣揚的是「爲黨、爲國家爭光」,不許突出個人,不許「個人爭名爭利」,只許宣傳「集體主義」。於是,媒體上宣傳的都不是真相,而那些「集體英雄」中的人在這種不公正的「平均主義」環境中,人心被扭曲了,別人付出了,得到相應的報酬,就受不了。在國外,沒有這種奇怪的體制和說辭,因此,人家沒有這種烈性傳染病。

外國科學家推動中國人獲獎

有66年曆史的美國拉斯克獎,是有「諾貝爾獎風向標」的國際大獎。屠呦呦獲獎是國外的科學家推動的,特別是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的蘇新專和米勒。拉斯克獎委員會在獲得推薦後,諮詢了一些科學家,當然都是幕後諮詢,不會公佈。拉斯克獎之前之後,一些國外科學家也看過一些中文翻譯成爲英文的資料。

在獲獎之後,屠呦呦一直堅持對媒體一言不發。唯一的一次露面,是2個月之後,在她所在單位舉辦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會」上。

這個看不出是什麼內容的會議,其實只有一個主題──表彰屠呦呦。會上授予她個人「中國中醫科學院傑出貢獻獎」,但100萬元人民幣獎金卻給了她所領導的青蒿素研究團隊。這絕對是中共國特色。

時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說,這個傑出貢獻獎是他和其他人於2011年9月給屠呦呦和張亭棟爭的由GSK藥廠頒發的傑出科學獎,「但它既不是國內獎項、也不是國際大獎,而是我們一些人試圖給他們公正的一個結果。」

2011年10月24日,《科學松鼠會》網以《發現屠呦呦》爲題,報導說,拉斯克獎引發的第一個疑問是:爲什麼青蒿素沒有拿到國內的科技大獎,反而先拿到了國外的大獎?

科學界主流的答案是:沒法確定獎項的歸屬。屠呦呦獲獎後,中國科協主席韓啓德在一次公開場合的發言中曾表示:「青蒿素的發明,一直是我國引以爲豪的科技成果,但僅僅由於難以確定成果歸宿而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表彰和獎勵……」。

1978年,治瘧的「523」項目的科研成果鑑定會最終認定:青蒿素的研製成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集體的榮譽,6家發明單位各有各的發明創造……」在這個長達數頁的結論中,隻字未提發現者屠呦呦的名字。

2004年,泰國瑪希敦獎將5萬美金和一枚獎章頒發給了青蒿素研發團體,這不怪泰國科學家,是中共國不肯實事求是的公佈發現者的名字,人家當然只能把獎金獎章頒發給研發團體。

大多數青蒿素研究參與者贊成將這筆獎金捐給盛產青蒿的四川酉陽地區的中學。這時,屠呦呦提出,必須先明確她個人應該享有50%以上獎金的份額,然後,由她以個人名義捐給酉陽。 但未得到「組織」和「戰友」的同意。7年後這筆錢也沒有以研發團體的名義捐出去。爲什麼呢?因爲領導心知肚明,屠呦呦的要求在理。

網民們是怎麼說的:

*國外看重個人起到的關鍵作用,事實也是如此,沒有這些人起到的突破性作用,一大堆人都是在瞎忙活。

*「必須先明確她個人應該享有50%以上獎金的份額,然後,由她以個人名義捐給酉陽」,這個提議有什麼問題嗎?連這個都容不下?!

*「作爲一個鼓勵科學發現的獎項,拉斯克獎傾向於只授予最初始的發現者。」很好的規則,給妒忌者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報道說,後來的幾十年中,被認爲不夠「淡泊名利」的屠呦呦成了整個團隊中讓人頭疼的因素。

爲什麼不把她踢出去呢?爲什麼忍受了幾十年,一直忍受到她得了拉斯克獎,又拿了諾貝爾醫學獎?其實,團隊中每個人都知道,沒有了這個讓人頭疼的屠呦呦,這個團隊就解決不了該課題,而這才真正讓人頭疼。

「青蒿素的成績屬於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屬於中國科學家羣體。這也是標誌着中醫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屠呦呦的講話始終保持一致的「腔調」,在紐約的頒獎典禮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會上,她都是這麼說的。

然而對於屠呦呦的「低調」,有人還是餘怒未消,憤怒的說,「她從來沒有承認過別人的工作,現在的致謝被認爲是缺乏誠意的。」

國人都有體會:在中國,妒忌心象一把殺人刀,可以使人完全失去理智。具有極大妒忌心的人職位越高越可怕。

諾獎得主屠呦呦終於有資格說出真相

在屠呦呦從央視晚間新聞中得知自己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三天後,10月8日,中國科協主辦了「科技界祝賀屠呦呦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座談會」。

85歲高齡的屠呦呦在下午3點鐘到場。思路清晰的屠呦呦用濃重的寧波口音脫稿演講,講故事,極少官話套話,和在場其他能說會道的科學家、官員們相比對照鮮明。

屠呦呦演講中始終貫穿着並肯定着團隊協作工作的方式,尤其是研發過程講得很細。她說:

「東晉時期,(也就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有個《肘後備急方》(記載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壓出來的水喝下去。後來回想我們當時一般中藥都是用水煎一煎,就考慮到爲什麼這麼來處理這個藥?我們就考慮,可能有溫度破壞的問題,還有一個提出來的到底是什麼(成份),也就是說,還有一個藥用部位的問題,還有一個品種的問題。早期的青蒿、5月的青蒿根本沒有青蒿素,因爲從植物來說,它體內沒有合成青蒿素,就是大量的青蒿酸,都有品種的問題,有藥用部位的問題,還有采收季節的問題,更多的是提取方法的問題。從這四個方面反覆實踐以後,(我們)最後才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部位,這個部位能夠抗瘧,有百分之一百的抑制率。其實青蒿一大部份都是杆,這個杆根本不含有青蒿素,只有很少的一點,葉子才含有青蒿素。所以後來,我們用乙醚來提(青蒿素),因爲乙醚的沸點比較低。但這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用乙醚提出來的雜質還是比較多的。有酸性和中性兩個部份,酸性部份是沒效的而且有毒性,所以去掉酸性部份,留下來的中性部份,這才能達到100%療效。」

在與國內其它團隊的關係上,屠教授實事求是的講述了,其它團隊和其它國家的科研人員的實踐是在分享屠教授的思路基礎上的實踐,但不是核心性原創。

清華大學魯白教授在鳳凰網專訪時說:「屠呦呦之前很多人都用各種傳統的中草藥提取,屠呦呦最後鎖定在青蒿,這是第一個貢獻;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辦法來提取的時候,屠呦呦採用了乙醚進行萃取。我覺得是這兩個發現和步驟奠定了她的得獎基礎。」

他認爲,屠呦呦研究員獨享諾獎之合理性之一,在於其原創性和作爲一個團隊靈魂的貢獻。

屠呦呦把她的原創性很平靜的講了出來。她說:「因爲很多年沒做出來工作,大家就對鼠瘧、猴瘧能不能準確反映臨床的療效有了懷疑。這個做出來以後,我們也都向『523辦公室』彙報,那時候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但這個項目要開展一些內部的會議,其他一些同志也都參加,也不保密。」「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1978年召開科學大會,我去領獎狀,是因爲我們的科技組──中醫研究院裏我的組得了這個獎,我作爲組長就要上去,這個獎狀現在還在那裏。1982年,就領了一個發明獎,我們是第一單位,因爲那時候寫了六個單位,但是中醫研究中藥所是放在第一,我就去把這個發明證書領回來。所以一直到1981年,WHO也了解了這些情況,要求衛生部在中國召開首次的青蒿素國際會,他們來了7位專家,英國、美國、法國,我們就全部做了報告。」

屠呦呦強調,中醫中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經過繼承、創新、發揚,它的精華能更好的被世人認識,能爲世界醫學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中國人的成果被國際認可,關鍵是真正解決了問題,挽救了許多生命。

中國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使中國首次得到這種殊榮。讓世界目瞪口呆的是,中國人不是爲此高興,而是在媒體上掀起一個她是不是竊取了「集體」的榮譽,諾貝爾獎的評審是否犯糊塗了,把獎發錯人了。使一些知情人不得不爲她辯解。

有讀者說:這篇文章應該改名爲「中國是如何扼殺諾貝爾得獎者的」,文革,集體主義意識,領導搶功,中國人除了科研,還要過五關斬六將才得見天日。

最具諷刺意義的是,中共當政後一直給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了60多年,咋只見醋罈子、不見愛國?△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184,84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