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朝令夕改!紹興反轉「禁酒令」引熱議 |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報導)2025年5月,中共發布號稱「史上最嚴」禁酒令,使得全國的餐飲業快速進入寒潮。這個禁令執行了4個多月後,9月2日,浙江紹興市政府宣布將出台「提振消費政策」。多位時評人士認為,中共治國無能,朝令夕改,禁酒令讓人們看到中共百病纏身,已經失去基本的管治能力。
據紹興市政府介紹,「提振消費政策」在「支持餐飲消費」方面,將對在酒店舉辦宴席(桌數5桌及以上且消費滿1萬元人民幣)的消費者給予補貼,按照酒店銷售發票含稅金額分檔補助,最高不超過5000元人民幣。這一做法被戲稱為「反向禁酒令」。
紹興市的這一做法在網上引發熱議:「大擺酒席,財政給補貼,這什麼鬼操作?」、「這個政策鼓勵高消費?」、「從ICU到KTV,每次的轉身都是讓人猝不及防」、「真是看不懂,朝三暮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都不把公信力當回事?」
中國自媒體推主「旅界」發文表示,新政策就是只要你在指定範圍內吃得夠多、刷卡夠狠,政府就給你錢。聽上去像不像「反向禁酒令」?他表示,今年6月底,官媒吹風「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又稱「整治違規吃喝,不是一陣風,不能一刀切」。於是乎酒店業突然颳起寒潮,星級酒店開始擺攤,如果酒店餐飲消費繼續萎縮下去,廚師和服務員下崗,食材供應商和婚慶服務商也跟著受衝擊,產業鏈一環扣一環,最終還是地方經濟買單。很快到了7月底,「重慶榮昌書記下館子」的新聞就上了熱搜。如今輪到地方政府開口請大家回酒店吃飯了。近年來不少地方政策都是一陣風,而企業最怕這種朝令夕改。
時評人士顏純鈎在臉書發帖表示,「禁酒令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習近平決策失誤認知退化」,他指出:中共百病纏身,失去基本的管治能力,正當社會消費低迷時,突然來一招禁酒令,而且各級政府層層加碼,公款吃喝暫時扼止,但愈發窒息的,便是奄奄一息的社會消費。網上個體戶叫苦連天,指責禁酒令使大眾消費慾望更崩潰,連街邊小食店﹑街頭攤檔都蕭條不堪。中共見禁酒令起了反作用又趕緊說「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禁酒令並非志在端正黨風,黨風早已破敗不堪,實際上是政府沒錢了,再花天酒地下去,大家都要等死。然而,禁酒令省下來的公款,根本不夠地方政府塞牙縫。卻傷及民間的消費意慾,消費更低迷,私企倒閉更多,失業問題更嚴重,政府管治壓力更大,這樣的惡性循環,習近平也不懂。可見習近平的心智出了問題,決策屢屢犯錯,把國家搞到如此破敗。而一個政權的末日,便是當政的所有人,眼看一條船到處漏水,人人都在看,就等船沉的那天到來。
時評人士蕭易在大紀元發表文章指出,中共號稱「史上最嚴」的禁酒令,表面上看是對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的整治,實際上是一場政治運動。在當局高壓推行與地方政府層層加碼下,一紙禁令演變為對體制內人員的全面管控。公務員工作、聚餐和社交活動都被納入管理,還波及非體制內群體,導致本就風雨飄搖的中國經濟和地方財政進一步惡化。
文章認為,這場禁酒令風暴,從反腐敗擴展到社會控制,從公職整頓擴大到經濟管制,暴露出中共「黨管一切」治理模式的致命缺陷。但最終當局會陷入騎虎難下的困局,若繼續高壓推行,經濟崩塌、體制士氣崩潰加劇;若撤回禁酒令,則被視為政策失敗、中央妥協,權威動搖。當局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11/92282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