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8月9日
發表
人氣:1,578
分享:
|
|
北戴河敏感時分 軍報推「有愧無愧」文 |
|
梅淩霜
|
【人民報消息】在外界備受關註的北戴河會議召開的敏感時分,中共軍報於8月8日在「強軍討論版」欄目下,推出了評論文章《以「有愧」之心,求「無愧」之境》,作者是66429部隊的馬思博。
66429部隊是北京衞戍區警衞一師第五團的代號。官方資料顯示,北京衞戍區下轄警衞第十七團、警衞第一師、警衞第三師,其中警衞第一師師部設在北京市海澱區複興路23號院,轄警衞第三團(重裝部隊)、警衞第四團(精銳輕裝快速反應部隊)、警衞第五團(精銳輕裝快速反應部隊)、警衞第六團(中央警衞團)、儀仗大隊。三團、四團和五團主要負責中共軍委總部機關、軍委總部首長和首長家的警衞。因此,來自66429部隊的這篇文章在這個節點發,不能不讓人有所聯想。
文章首先提到1973年,時任中共總理的周恩來回到延安,看到一些群眾仍缺衣少食,便自責自己這個總理沒當好,對不起鄉親。文章稱「這種自愧、自歉、自責和自省……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和知恥後勇的奮發精神,令人肅然起敬」。姑且不說戕害老百姓、讓老百姓在中共篡政後陷入苦難,助紂為虐的周恩來與毛澤東理應承擔同樣的責任,在一眾中共高官中,文章單單挑出總理周恩來說,難道沒有其他用意?
隨後文章引用孟子之語「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來點出「羞愧心是一種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一種為正義、高尚和良知而鬥爭的精神力量」,作為人時時反思自己「有愧」之處,「是正己修身的重要方法,也是自我淨化、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並以唐代詩人、官員韋應物為例說明。
文章之後又從古代拉回現在,要求中共黨員幹部「為官從政知羞愧,才不致辱官德」,即要求每個中共官員要始終有羞愧感,只有始終以「有愧」之心求「無愧」之境,才不會對溢美之詞欣然自得、對微不足道的成績孤芳自賞,更不會大言不慚地「表揚與自我表揚」。
文章透露的就是當下中共官員從高到低,基本是沒有羞愧之心的,也就是基本的官德都已喪失。如果有羞愧之心,大小各級官員就應在無數災禍發生後,公開向人民道歉;如果有羞愧之心,就不會發生四川江油鎮壓抗議民眾,就不會發生杭州人喝糞水事件,就不會發生甘肅天水幼兒園嚴重鉛中毒事件,就不會發生一場暴雨過後一個邨子的邨民失聯的慘禍……
對於中共大小官員何等無恥,且早已喪失羞愧之心,連人都不配做,很多中國大陸人早有了切身體會,只是讓筆者納罕的是:為何軍報要在此推出這樣的說辭?難道與北戴河會議內部討論有關?難道有中共高官在講話中涉及了「有愧」、「無愧」?那麼是誰呢?
資料顯示,2018年8月21日,中共人民日報曾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常懷一顆「愧民之心」》,文章以山東菏澤原地委書記周振興看到一位重病老人看不起病而抽自己耳光為引子,引出甚麼是「愧民之心」,那就是「時刻不忘對人民的熱忱、對責任的敬畏、對使命的擔當」。
文章特意提到了習近平在2004年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撰文叮囑黨員幹部,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如果對百姓利益不關心、不耐煩、懶政等,就談不上「愧民之心」。只有有愧心,方能無愧政。
還有2018年中共旗幟網刊登了習在浙江時撰寫的《之江新語》部分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2003年6月寫的《不求「官」有多大 但求無愧於民》,文中有這樣的說辭:當幹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同時,一個幹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終人民群眾看得清清楚楚……。
除了習近平任期內官媒曾刊登過與「有愧」、「無愧」的文章以及習的相關言論,在胡溫時期,官媒也曾報導過時任總理溫家寶這方面的言論。2010年2月27日,新華網的一則新聞標題是「溫家寶:我要真正做到無愧於人民」,說的是溫家寶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溫表示自己「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正做到無愧於人民」。
與習任期內習和兩位李姓總理對民眾的姿態看,溫家寶任期內曾幾次展現出溫情的一面,甚至還向民眾三鞠躬表示愧疚和歉意。
如2005年1月2日,溫家寶去曾發生過礦難的陝西省銅川市下石節煤礦井下探望礦工,並流著淚對礦工說:「對不起,我來晚了。」
2008年1月,溫家寶在湖南長沙看望在沙坪變電站除冰搶險中不幸殉職的周景華等三人的家屬,他表示:「今天面對你們,我無法用更多的語言來表示安慰,我給你們鞠個躬吧!」
2008年新年前,溫家寶對旅客說,「節快到了,我給大家拜個早年。你們被困在火車站,還沒能提早回家,我表示深深的歉意,現在我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搶修,一定把大家送回家過春節。」
2011年7月,溫家寶來到溫州,眼角含淚,兩度向甬溫線列車事故死難者家屬鞠躬。在看望事故遇難者家屬時,他亦沉痛落淚。
有人說溫家寶是「影帝」,但這樣的「影帝」在中共高層內多幾個不是更好嗎?在中國現行的一黨獨裁的政治制度積重難返的情況下,溫家寶已經是屬於難能可貴。雖然沒有太多的作為,但至少還沒有完全推卸責任,這與習時期的高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自去年7月三中全會傳出習喪失權力,溫家寶、張又俠等人在幕後實際掌控政局的傳聞下,軍報在北戴河敏感時分提到「有愧」、「無愧」,如果意有所指,那最大可能是溫家寶涉及了這方面的話題,因為溫家寶曾說過「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仰望星空」以及政治改革和尊重人權對中國的健康發展很重要等言論,而張又俠麾下的軍報是不是為了表現支持,而推出評論文章呢?
這樣的推理並非不合理,就在前一天的8月7日,軍報還刊登了一則題為《北京衞戍區某部緊貼使命任務深化教育實踐活動——強固忠誠底色 提振奮鬥狀態》的報導,報導通篇都在講「忠誠履行職責使命」、「鑄牢政治忠誠」,但詭異的是通篇沒有提「習主席」,沒有提「強軍思想」、「習思想」,這則新聞對外傳遞的就是北京衞戍區現在效忠的對象不是習了。
軍報連續兩天發出異常資訊,或許折射的就是北戴河討論的重要議題,而那些希望中國人民真正走向幸福、國家走向開放民主的中共體制內尚保有良知的高層,在這個歷史的轉折時刻,為了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內心,惟有一條路可以選擇。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9/91762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