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7月24日
發表
人氣:7,542
分享:
|
|
李克強最後遺言首度公開 密友保存其去世前親筆信 |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李昱報導)今年6月初,2023年去世的中共前總理李克強被披露死於謀殺後,各種關於李克強被謀殺的信息都引發高度關注。近日,現居美國的上海企業家胡力任先生表示,將要動用他的全部社會資源來調查還原李克強被謀殺的真相。今天(7月23日)他披露,李克強密友在李克強去世3個月後,將一封李克強在預感到危險時寫下的「致全國人民公開信」交給了胡力任。胡力任表示,這封信將成為揭示李克強非正常死亡真相的重要線索。
7月23日,胡力任先生在其油管節目中透露,李克強離世前曾親筆寫下一封信件,準備向全國人民公開發布。在信中,李克強流露出對個人安危的深切預感。説明李克強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已清楚地意識到危險正在迫近。
胡力任說,李克強生前極為信任的一位密友,在李克強去世三個月後,2024年初主動聯繫了他,將這封信件的內容交給他,並懇請他妥善保管。在時機成熟時,向公眾公開這份珍貴的歷史資料。
李克強的密友是胡力任多年前在工作中認識的一位朋友。儘管平時聯繫不多,但始終保持著深厚的信任。胡力任表示,為了保護這位重要資料提供者及其家人,目前不能公開他的真實姓名。
信件全文如下:
致親愛的中國人民,謹以此信獻給未竟的理想。
親愛的同胞們,當你們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或許已經不能再發聲,再解釋,再留下隻言片語。但我仍願藉此片刻,留下我心中未盡的信念與深深的牽掛。
我出生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成長於社會動盪的時期,得以憑藉讀書改變命運,走上建設國家的道路,從地方到中央,從政數十年,有幸經歷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困走向溫飽,也見證了億萬家庭勤勞奮鬥的歷程。每一次調研,每一次傾聽,都讓我深切感受到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艱辛與內心的堅韌。
我始終相信,一個國家的現代化不應只體現在高樓大廈與GDP數字的躍升,更應體現在人民是否真正擁有安穩的生活,有尊嚴的就業,以及實現自身價值的發展機會。現代化的成果,最終必須落到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之中。發展必須有溫度,改革必須有回應,政策不能脫離民意,更應利於民生。
在擔任國務院總理期間,我主張簡政放權,支持民營經濟,強調市場在資源支配中的決定性作用。我始終認為,中國的發展必須依靠市場機制,法治保障和制度創新。而不應過度依賴行政指令,或人爲干預。只有充分釋放社會的創造力,國家的潛力才能真正被激發。
我曾提到,中國人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據,而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正視的現實。我們不能迴避問題,也不能迴避責任。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當以問題為導向,以民生為根本。
我也曾經說過,人在做,天在看。這不僅是一句勸勉善良的話,更是我在崗位上始終懷抱的一種敬畏之心。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於人,理應服務於人民,受監督於人民。我始終銘記那段全民抗疫的歲月,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全民考驗。封控、隔離、焦慮與犧牲,深刻改變了千家萬戶的生活軌跡。防疫是必要的,但在抗疫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正視另一面,過度封控可能傷及民生,信息不暢容易引發恐慌。壓抑表達,則會積聚社會的不安。那段時間太多家庭在沉默中承受困苦,太多真實的聲音未能被聽見。
回望過去,我們不僅要總結經驗,更要勇敢面對教訓。一個真正負責任的政府,理應在危機中主動傾聽民生,修正偏差,而不是讓人民在痛苦中沉默,在困境中無聲。近年來,改革的動力在減弱,市場對政策與發展的預期出現波動,社會的聲音在減少。這些變化值得我們深思,一個健康的社會應當鼓勵講真話,容納不同意見,通過制度化的途徑解決矛盾。如果一切僅依靠維穩與控制,那種表面的平靜終究難以長久。
我從不刻意指責體制,也不執著於歷史的評判,而更關注如何從過往中吸取經驗,走向未來。我始終相信,中國的未來屬於每一位腳踏實地心懷夢想的普通人。希望大家不要失去信心,請相信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根本途徑。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不能關閉視野,更不能讓恐懼壓倒理性。請堅持做一位清醒的公民,即使身處喧囂,也不放棄理性判斷,即使力量微小,也不喪失良知底線。
我知道,有人說我性格溫和,表達克制,但我始終認為,這個國家需要更多說實話,辦實事有責任的建設者,而不僅僅是高喊口號的人。如果我的努力,哪怕只在改革中留下一絲空間,在市場中守住一絲機制,在社會中爭得一點寬容,那我便不曾辜負肩上的責任。但我仍有遺憾,為了讓你們的生活更加安心,制度更透明,言論更自由,這是我的歉意,也是我未竟的責任。
如蜉蝣寄身天地,不過是滄海一數,我深知自身的渺小與有限,卻也願將一生所思所願,託付給這片土地和人民。願未來中國的每一位公民,可以在一個更加法治、公正、充滿希望的社會中成長。願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可以坦然發聲,自主選擇,安心生活。我或許將歸於寂靜,但你們仍在塵世奔走,願這封信如微光未滅,照見彼此前行的方向。
2023年春月, 李克強敬上
胡力任還透露,由於工作關係,他曾於2003年至2006年見過李克強兩次。一次在河南,一次在遼寧。
胡力任說,他作為受邀的國內投資專家組成員,參與當地的相關會談。在這兩次接觸中,李克強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李克強突然以非正常方式離世時,他的心中始終難以釋懷,出自內心的責任感讓他決定要追尋其中真相。
胡力任說,在李克強去世後,他一直在通過自己的各種社會關係,持續追查真相。在這一年多的調查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線索逐漸浮出水面。他也接觸到了一些極為關鍵的知情者﹑信函等重要資料。胡力任表示,這些資料將會在未來陸續向公眾披露,讓所有關心此事件的朋友們了解真相的全貌。
(人民報首發)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24/91512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