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5年11月22日
发表
人气:1,583
分享:
|
|
|
| 对现政权不满已成主流 中共严防返乡滞乡(图) |
| |
|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孔屏综合报导)离中国新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农民返乡潮已经出现,而中共官方也开始为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部署专项行动。有专家指出,中共之所以提前三个多月部署农民工返乡问题,是担心农民工中累积的对当局执政党不满情绪可能转化为更大规模的社会抗争。
11月13日,中共农业农村部在云南召开“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工作会议”。所谓的“两稳一防”指的是“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会议打著“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的旗号,要求基层政府要努力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微博大V、独立学者杜建国11月21日表示,农业农村工作部会议上提出了“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的新说法。这极有可能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回乡过年,返乡潮提早出现是因为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他们当中很多人对于无法摆脱贫穷生活感到气愤,当他们在反响的路途中有机会聚集在一起,聊天中很自然就会吐槽当局的执政诟病时,会激化对中共的不满,容易出现群体抗争时间,动摇中共的执政基础。
目前中共当局最害怕的就是社会爆发群体抗震事件,每一次群体抗争事件都会激化更大的民怨民愤,使得反共抗暴的思潮在民间越传越广。
据大陆地方媒体报导, 预计2026年过年返乡后滞留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衡阳县的数据虽然属于过年后返岗情况,但作为各地普遍面临压力的缩影,反映农民工就业环境恶化的趋势。
美国财扩房地产投资公司总裁蒋品超对大纪元表示,这种“返乡潮”的直接原因是外资撤离导致就业机会消失,“整个经济萎缩,人们在城市没有活路,就返回农村了”。
据中共官方数据,2024年的中国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人数占比44.7%;从事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比54.6%。这些产业在近年受到外资撤离、投资下滑的冲击最为明显。
海外中国人权律师联盟负责人吴绍平则认为,中共之所以提前三个多月部署农民工返乡问题,是担心农民工中累积的不满可能转化为更大规模的社会抗争,担心他们会成为反抗中共政权的力量。
他对大纪元表示,“现在的农民工中很多人在城里打工过程中学到了技能,也扩展了自己的见识,他们知道,他们的命运和处境是跟中共的压榨、腐败的体制和其邪恶的制度有关系。那这些农民,可能就会在某一天揭竿而起。”“这些农民一、非常地团结;二、非常地勇敢。”“这些农民工一旦揭竿而起,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势,最终动摇中共的统治。”
过去一周,对于官方防范农民工返乡滞乡话题,在中国和海外的社交媒体上持续有相关讨论,不少是对官方吐槽和质疑的。
而大陆网民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留守儿童无人问,返乡滞乡有人管!”、“封控,关收容所,这些不会重来吧?”、“落叶归根!你叫人家不要回去?匪夷所思,荒唐滑稽。”
也有许多海外网民讨论:“什么意思,穷人连回老家的权利都没有了吗?在外混不下去,急需回乡的怎么办,等几个月,政府付饭钱吗?”、“年轻人不是乡巴佬,见过大世面,说不定在乡下密谋成立反政府组织,对抗政府!所以政府心虚了!”、“留在城里好集中管理。回乡后无所事事,万一搞出一个陈胜吴广农村包围城市咋办?”“党也怕整装张献忠”、“可怕,这样控制人民的生活!是要搞死他们吗?”、“现实是:今时今日的中国人饿死也不会造反”、“不要再犹豫了……三亿农民工起义推翻这个不让人生活的邪恶政权吧”、“掘竿起义!大集合!大团结联盟”、“自己国家的不仁不义就是要靠所有的百姓来争取。”
微博大V“育跑跑”发文提到,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养老还依赖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收入支撑。而最近几年,随著房地产行业下行,大批农民工失去工作、回到家乡。头一两年或许还能支撑,但如果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一个村子里许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整天聚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
他写道:“现在是11月底,再过半年左右,又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准备毕业出来找工作,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时事评论员李大宇近日在其频道“大宇拍案惊奇”指出,于朦胧事件引爆的风暴早已超越娱乐范畴,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全面撕裂。他引述民运人士唐柏桥分享的“内部深入排访”指出,根据他们对中国多各省份的采访结果显示,民众对现政权不满已成主流,一线、二线城市与30岁以下年轻人尤为强烈,不少应届毕业生干脆认为“我们都是最后一代”选择躺平;疫情后房市腰斩、资产外逃、个体户耗尽积蓄,毕业几乎等于失业,体制内尤其军队与文艺界离心更重,红色权贵家族分赃失衡,加上中共近期传出靠器官产业牟利,将东南亚电诈集团当作掩护与延伸,一旦黑幕被完全揭开,恐成压垮其合法性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大宇说明,从于朦胧案的离奇、明星接连出事,到高层权斗与民间躺平潮,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对官媒叙事已普遍免疫,许多官方新闻底下充满冷嘲热讽。他强调,“放弃中共是历史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未来反对独裁的情绪将持续累积,即便一时难以走上街头,也会在网路与各种缝隙中与当局周旋。△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22/93096.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