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访华 (Photo by Ken Ishii - Pool/Getty Images)
耶伦访华为关税措施铺路?
耶伦4月3日至9日访问广州、北京。她在抵达中国前向媒体表示,美国政府认真看待中国在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与电池等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并强调「不排除采取额外措施」,来保护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
王晓岷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美国及欧盟各国都对中国倾销过剩产能的问题开始紧张,因为这会直接冲击到当地的制造产业;而耶伦此次访华,这个应该就是主题。王晓岷虽认为,耶伦此行在改善中国出口过剩产能问题上「不会有成效」,但他表示,至少去了之后,美国接下来采取保护性措施就会有正当性。
王晓岷解释:「她去虽然是没效,就是说,中方说我还是要继续倾销电池等到欧美,不改变倾销作为。至少耶伦可以回来说,我谈过了,我跟它讲很危险,它们还是继续做,那我们就要采取同样的保护政策。这样她可以辩护说,我已经跟他们讲说,你们这样做是倾销,那我现在要有一个回应。」
王晓岷指出,一般来说,美国对倾销的回应应是关税措施,或是其他能提高中国货物进口成本的方式。
中共三中全会 不预期有重大政策改变
上个月底赴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的美国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包道格(Douglas Paal)日前告诉自由亚洲电台,据他与中方官员私下对话了解,北京计划6月召开延迟已久的「三中全会」。由于习近平3月底与美国商界会晤时曾表示,中国「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分析认为,本届「三中全会」可能会酝酿更大幅发展经济的方案。
不过王晓岷表示,总的来看,未来1到4年内,中国不会有什么改变,还是会维持习近平治下的现有政策。但他提到一个但书:「除非,唯一就是说,以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假如说突然间,中国经济各方面打击很大的话,然后里面有人开始反抗,认为这个影响中国各方面太大了,那才可能会有改变。」
王晓岷指出,虽然很多人讲中国经济日趋下滑,但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IIE)资深研究员拉迪(Nicholas Lardy)日前撰文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受太大的打击,还会恢复。
他说:「所以,现在暂时虽然是说经济情况慢慢不太好,可是不好到什么程度还不清楚,可能还要几年才会知道。所以暂时『三中』什么的,我猜都不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