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拜登白宮會見岸田文雄 考慮日本入AUKUS「第二支柱」
【人民報消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三早上(10日)到達白宮,在出席歡迎儀式之後,便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雙邊會晤。這是相隔九年後,再度有日本首相訪問美國。美日兩國在會晤後宣佈,將會深化軍事合作,考慮日本參與「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第二支柱計劃,拜登形容美日將開啟一個軍事合作的新基準。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拜登說:「我還很高興地宣佈,日本、美國和澳洲將首次創建空中飛彈和防禦系統。我們期待與日本和英國舉行三邊軍事演習,以及加強我們與澳洲的AUKUS國防夥伴關係。英國正在探索日本如何加入我們在第二支柱方面的工作。」 拜登正考慮日本納入AUKUS第二支柱,深化兩國在國防和區域安全上的合作,加強兩國軍事的規劃和互通性。一般認為此舉是劍指中共,用意是抗衡北京在台灣海峽及南中國海日益激進的軍事活動。 岸田文雄會唔後表示,國際社會正處於歷史轉折點,他和總統拜登雙方都確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來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都是絕對不可接受。他說兩國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問題,一致同意繼續密切協調應對有關中共的挑戰。同時,兩國又確認繼續與中共國對話、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重要性。 會面又討論了國際社會面臨的各種具體挑戰,包括:以巴停火協議、對巴勒斯坦的人道支援、烏克蘭局勢,以及朝鮮局勢。兩國宣佈會加深民間在經濟、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計劃,未來將會有兩名日本籍太空人參與美國的登月任務。 中方曾反對日本加入AUKUS軍事聯盟 AUKUS軍事聯盟分為兩個支柱。第一支柱是美國、澳洲和英國之間獨有的合作夥伴關係,重點為提供核動力常規武裝潛艇。總統特別助理兼東亞和大洋洲高級總監胡珀 (Mira Rapp-Hooper) 早前於記者會強調第一支柱不會擴展。 而日本或會參與的第二支柱,專注於合作開發高科技作戰項目,包括:極音速武器、量子運算、人工智能、電子戰、自主系統,以及水下能力。這些項目與第一個支柱完全分開。第二支柱的參與資格由美﹑英﹑澳國防部長作為三邊集團共同決定。 中共駐英大使館周二(9日)曾經作回應,堅決反對日本加入AUKUS軍事聯盟,稱「勢必加大核擴散風險,加劇亞太軍備競賽,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敦促美英澳摒棄冷戰思維、停止拼湊排他性小圈子。 國宴反映拜登重視印太戰略部署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日本問題主席約翰斯通(Christopher B. Johnstone)分析,國事訪問非常罕見,而在拜登任內舉行過的五場國宴中,其中三場皆宴請位處印太地區的國家,現在加上日本,反映了拜登的優先事項,將印太地區視為戰略部署重點。 約翰斯通補充:「我認為向中共傳達的訊息是,美日同盟是強大的,並且變得更加強大,它越來越能夠快速應對危機。美日的戰略同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因此,中共不應該誤判並以某種方式得出結論,認為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可以利用的差異。」 在拜登任內舉行過的五場國宴,分別宴請了法國、澳洲、南韓和印度,後三者皆為四方成員。 美日菲明天將舉行史上首場三方元首會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夫人岸田裕子周二(9日)抵達美國,翌日周三便與美國總統拜登與第一夫人見面 。晚上,岸田文雄與夫人會出席國宴,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屆時亦會出席。 岸田文雄在周四 (11日)將參觀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豐田汽車電池廠。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同樣受邀造訪白宮。美﹑日﹑菲將在周四舉行史上首次的三國峰會。峰會預料會提及加深三國的經貿關係,以及重申各國維持印太地區和平的共同願景。 岸田文雄是自安倍晉三以來第一位進行國事訪問的日本領導人。安倍晉三曾經對二戰後制訂的「和平憲法」進行重大修改,允許其「自衛專用」原則也涵蓋盟友美國;而岸田文雄自 2021 年上任以來,主張日本國防進行全面改革,表明在2027年之前,日本的防衛費用將增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2%,也表明日本將擁有「反擊能力」。△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拜登總統強烈譴責伊朗襲擊以色列 2024/4/14 (12,486次)
美軍攔截了兩伊、敘利亞和葉門對以色列的攻擊(圖) 2024/4/14 (16,637次)
習鼻子非氣歪不可 日首相美國會演講三大看點(圖) 2024/4/14 (40,272次)
美菲重申共同防禦承諾一致對抗中共海上挑釁 2024/4/13 (11,925次)
華為新品搭載英特爾人工智慧晶元,美議員震驚和憤怒(圖) 2024/4/13 (13,666次)
澳英美擬邀日本加盟誰是下一個? 2024/4/13 (13,748次)
美日菲首次三方峰會將對中共產生重大威懾效果(圖) 2024/4/12 (13,300次)
岸田文雄告訴美國國會:美國不必獨自應對全球挑戰(圖) 2024/4/12 (17,878次)
共同應對中共威脅日相岸田演說獲美國兩黨議員大讚(圖) 2024/4/12 (12,440次)
 
中共利用人工智能在美國挑撥離間;
中共利用人工智能在美國挑撥離間;
中國人出國越來越難!中國300赴美人員遭美海關遣返!「飛機賊」再現
中國人出國越來越難!中國300赴美人員遭美海關遣返!「飛機賊」再現
蔡奇又現新職 習「馴忠」馴出一羣太監;
蔡奇又現新職 習「馴忠」馴出一羣太監;
雄安7週年 網民直擊嘆如末日場景!房主做夢都在賣房!中國斷崖式賣房:
雄安7週年 網民直擊嘆如末日場景!房主做夢都在賣房!中國斷崖式賣房:
習「搞爛經濟」中國鬼城遍地! 大亞灣2,300多戶樓盤僅2戶亮燈!
習「搞爛經濟」中國鬼城遍地! 大亞灣2,300多戶樓盤僅2戶亮燈!
疫情肆虐!中國多地新墳激增,北京市民:「人說走就走了」;中共裝聾作啞
疫情肆虐!中國多地新墳激增,北京市民:「人說走就走了」;中共裝聾作啞
 
蔡奇以中央辦公廳名義發《通知》 習近平大怒? 2024/4/13 (213,093次)
數字會講話 習的「經濟光明論」變「精神大麻」(圖) 2024/4/13 (41,094次)
馬英九不要笑太早 小心重蹈李宗仁的悲劇 2024/4/12 (47,337次)
中共用AI在美挑撥離間 美製裁升級 中國芯片設備陷維修窘境(視頻) 2024/4/12 (29,181次)
馬習二會被嘲諷為「死亡之握」 2024/4/12 (46,243次)
解讀李南央現象:「反共」成了幌子和招牌 2024/4/11 (46,425次)
蔡奇又現新職 習「馴忠」馴出一羣太監(視頻) 2024/4/11 (35,878次)
黑蟲打臉專家 腫臉的是中共(多圖/視頻) 2024/4/11 (88,931次)
習馬會上蔡奇「側目」馬英九稱自己也是「趙家人」(圖) 2024/4/11 (33,810次)

千古第一貪是他!一代權臣和坤遜色多了(多圖) 2024/4/11 (175,340次)
最新調查:92%日本人將中共視爲安全威脅(圖) 2024/4/11 (48,075次)
美國遣返留學生中共氣鼓鼓 律師:還遠遠不夠(多圖) 2024/4/10 (51,152次)
媽祖的威力為何遠超中共(圖) 2024/4/10 (39,774次)
毛屍在天安門展覽 毛新宇祭掃去錯了地方 2024/4/10 (45,019次)
中俄邊境疑發生核泄漏 網友怒罵官媒集體噤聲(多圖) 2024/4/10 (104,186次)
中國經濟惡化遙遙領先 鐵飯碗也不鐵了(圖) 2024/4/10 (39,806次)
北京市民:人說走就走了 中國因疫多地新墳激增(視頻) 2024/4/9 (40,253次)
美國財長耶倫幼稚得可笑 未來十年將爆發戰爭? 2024/4/9 (28,515次)
中共傾銷戰遭各國反擊 耶倫打頭陣 拜登五軍壓境 2024/4/9 (177,214次)
重施故計?巨輪青島號失動力 恐要撞上紐約大橋(圖) 2024/4/9 (65,972次)
新冠病毒沒離開中國 絕大多數死人與「黨」沾邊(多圖) 2024/4/8 (211,401次)
臺灣拒絕中共援助 網友嗆中共是偽中華蘇維埃(多圖) 2024/4/8 (85,555次)
習近平二個計劃受挫 三中全會擱淺(圖) 2024/4/7 (239,752次)
中國在覺醒--讓一部中共主旋律電影大爆黑色幽默(圖) 2024/4/7 (39,885次)
布林肯爆新證據 習給拜登的承諾全是假的(圖) 2024/4/7 (68,718次)
對美統戰 習彭親自上陣 2024/4/6 (41,013次)
重慶檢察院分院副檢察長遭報猝死 2024/4/6 (176,510次)
中共武官耍流氓 在捷克尾隨蕭美琴車隊恐遭驅逐(圖) 2024/4/6 (32,292次)
天災無情 人間有愛 臺灣人用愛互助走過困境(多圖) 2024/4/6 (27,111次)
有陰謀?幕後黑手浮出水面 撞橋貨輪與趙安吉有關(視頻) 2024/4/6 (40,941次)
中南海權鬥不止 那些中共不讓議論的事(視頻) 2024/4/5 (33,284次)
唐一軍被抓詳情曝光 「無所作為」是為了掩蓋一真相(圖) 2024/4/5 (172,959次)
習近平點名抓捕姚明等 體育界正在大清洗中(圖) 2024/4/5 (246,957次)
臺灣強震國際社會忙慰問 中共卻派軍機軍艦擾臺(圖/視頻) 2024/4/4 (79,428次)
習不給馬英九面子!共軍機艦擾臺有增無減(多圖) 2024/4/4 (31,05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