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國的獨裁者習近平。 |
相聲:如此照相。 |
隨後,《如此照相》開始了一年的全國巡迴演出,所到之處都是萬人空巷,入場券比當時家家必需的生活購物券更緊俏。人們不是因爲喜歡姜昆,而是因爲在姜昆的相聲裏看到了已經麻木了的自己,和自己曾經的毫無意義的生活。 但是,《如此照相》並不是在所有劇場都如此受歡迎。在爲軍隊和地方縣團級以上領導做彙報演出時,劇場裏既沒有笑聲更沒有掌聲。因爲《如此照相》的內容太過離經叛道太直戳每個人的痛處。觀衆中的許多人,不久之前還是那些荒誕行爲的制定者和強制執行者。即使有些人看出了荒謬和可笑,他們也不敢在同僚面前笑出聲來。畢竟那是1978年,那個錯亂瘋狂年代剛剛宣佈結束,親歷者都還心懷寂寂,誰都不知道那個剛結束的時代會不會再殺來一個回馬槍。 姜昆在他的事業巔峰期過後曾說,相聲可以是歌頌與諷刺並存。在他後期的相聲作品裏,歌頌不但「與諷刺並存」,而且還更上層樓,頌揚成了主調。當下中國社會可諷刺的現象並不比30、40年前少,但是允許諷刺的話題和空間明顯受到了巨大限制。 在今天全民讀《習選》的宣傳畫面中,有兩個面孔令人難以釋懷。他們中的一個是曾被打成右派的作家王蒙,他是文革結束後第一批擁抱自由主義的作家。另一個就是姜昆,他曾經犀利勇敢地對那個瘋狂時代進行諷刺和批判。現在,他們似乎都已經把那個癲狂又痛苦的年代忘了個一乾二淨。 他們是被壓力裹挾而出鏡表演,還是天真的以爲,這樣逢場作戲就能在這新的癲狂時代矇混過關,保全肉身和靈魂? 三十五年前,當姜昆用《如此照相》爲那個時代送葬的時候,他一定不曾料到,在他功成名就的暮年,還要現身說法爲大衆示範如何照相。今天,當對習近平「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的口號取代了當年對毛澤東的「三忠於」和「四無限」,曾經荒誕的「如此照相」場景也許很快就會再次變得和空氣一樣自然和無處不在。 姜昆在他的有生之年,是否還能第二次目睹一個癲狂年代的終結、是否還能有機會再創作出一部可以和他35年前的成名傑作比肩的新作品——《再說如此照相》? 中國用了10年才從那全民癲狂中痛苦地醒來,又用那之後的30多年力圖通過經濟發展永遠擺脫那個夢魘。 現在,中國又要被重新帶回到那個癲狂年代。△ (轉自萬維讀者)